法國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曾經說:"現在,我證實,發生了一次盜竊,有兩名竊賊。"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中,法律與正義永遠追隨著人類,而違法犯罪之人也必將受到懲罰。古今中外,無一例外。
20世紀60年代,瀋陽的一個工廠發生了一起巨大的盜竊事故,800多兩黃金在一夜之間被洗劫一空,這是建國後中國的最大黃金失竊案,社會各界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追查19年後,這起建國以來最大的黃金失竊案終於告破,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
瀋陽市大東區大東路138號,瀋陽造幣廠靜靜矗立著,昭示著一個城市的經濟輝煌。50年前,這裡是瀋陽的六一五工廠。
1961年,六一五工廠接到了一個國家發布的秘密任務——冶煉從民間收集而來的黃金和白銀。因為此次冶煉工程量巨大,涉及的經濟數額巨大,所以六一五工廠的一切工作都是嚴格保密的。
為了防止有心之人覬覦,六一五工廠將黃金和白銀分別編號100、200放入臨時倉庫中。偽裝度極高、保密性較好,六一五工廠的知情人十分放心,此次冶煉任務萬無一失,每個人都信心百倍。沒有人想到,一夜之間,八百兩零七錢的黃金不翼而飛。
1961年3月20日早,工人高興貴像往常一樣來到了六一五工廠上班。高興貴發現儲存黃金和白銀的倉庫們虛掩著,他十分疑惑。
走進倉庫之後,高興貴著實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標有100號的箱子的鎖已經被撬開,所有的物品都被洗劫一空。高興貴急忙向上級報告,聽到100號箱子被撬開之後,負責收集黃金和白銀的組長大驚失色。100號物品就是黃金,整整八百兩零七錢。
六一五工廠內部戒備森嚴,所有的保密工作的標準極高,外界的竊賊根本不可能入室盜竊。一番分析之後,專家們得出了一致的結論:此次的黃金失竊案是家賊所為,而案件的始作俑者就是六一五工廠的工人。
搬運大量的黃金必然動靜很大,同為工廠的工人,某些人一定是內部的知情人員。警察來到六一五工廠之後將工人們分為10人一組,每組的兩個人背靠背相互檢舉,如果檢舉成功將會得到獎勵。
然而這個方法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沒有人知道黃金失竊的那天晚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與此同時,因為倉庫內部遺留下來了作案者的腳印和羊角錘,因此所有工人的布鞋和羊角錘都被收走用於比對。警察們仔細對比,依舊一無所獲。
黃金和白銀保管組的組長因為看管不利而撤職,他原本的預備黨員資格也被取消。六一五工廠原廠長李榆是這個案件的最大嫌疑犯,儘管警察們已經使盡渾身解數,依舊無法從李榆身上找到突破口。
警察們並不相信李榆是無辜的,因此密切關注著他以及他家庭的一舉一動。長時間的深挖之後,警察們終於找到了蛛絲馬跡。根據調查,李榆家原本有一個保姆,這個保姆已經在李榆家生活多年,卻在1959年突然返鄉。
2年之後,六一五工廠發生了黃金失竊案,警察認為李榆在盜竊了黃金之後將它們轉移到了鄉下保姆那裡,隨後立即展開調查。令人失望的是,保姆並沒有參與這起黃金盜竊案,因此李榆也擺脫了嫌疑。
1980年,距離六一五工廠已經過去了19年,專案組從沒有放棄追蹤,可是案件的真相依舊十分模糊。此時國家已經放鬆了黃金買賣的限制,黃金的價格也開始回升。
1980年4月15日,一個名叫黃淑珍的人帶了一塊巨大的黃金到銀行售賣,因為黃金的純度很高,銀行人員懷疑其來歷,於是扣押了黃淑珍。經過審訊,黃淑珍交代出了另一個犯罪嫌疑人:關慶昌。
正如專案組人所料,關慶昌就是六一五工廠內部人員。1961年3月18日下班之後,關慶昌帶上作案工具進入倉庫,撬開了箱子,將裡面的黃金帶走。離開倉庫之後,關慶昌將黃金掛在脖子上,用雨衣作為遮擋,路過的人們並沒有看出任何的異常。
回家將黃金藏好之後,關慶昌迅速來到了工廠舉辦的舞會中,他熱情跟同事打招呼,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異常。
也就是說,關慶昌巧妙地運用了時間差製造了自己的不在場證明,因此也躲避了警察的追捕。舞會結束之後,關慶昌迅速更換自己的鞋底,進一步排除了自己的嫌疑。
將黃金帶回家之後關慶昌一直不敢輕易出手,而他也憑藉著強大的偽裝躲過了警察的層層追捕。19年之後,建國以來最大的黃金盜竊案終於告破,關慶昌的罪行也大白於天下。
人們不禁十分疑惑,一個已經確定了是家賊所為的盜竊案為什麼將近20年才破案?
首先,犯罪嫌疑人十分狡猾且經驗豐富,這為辦案人員增加了難度。關慶昌是六一五工廠的工作人員,因此他知道黃金的儲存點,這大大減少了他的作案時間。
與此同時,關慶昌十分擅長反偵察,他懂得如何為自己製造不在場證明,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留在現場的蛛絲馬跡。從容不迫、鎮定自若、心細如髮,與這樣的高手周旋,專案組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其次,案件發生在一個十分複雜的環境之中,這其中有著眾多的幹擾。六一五工廠人流量巨大,每一個工廠的工人都無法擺脫嫌疑。與此同時,六一五工廠的人員來來往往,魚龍混雜,如果工人們想要抹去自己的蹤跡簡直是易如反掌。
最後,案件的偵破缺少恰當的時機。案件發生之後最好的偵破手段就是追查黃金的流向,然而彼時國家限制黃金的買賣,金價也一直處於較低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關慶昌倒賣黃金的日期,直到19年之後,關慶昌出售黃金之日,人們破案之時。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建國以來最大的黃金失竊案終於告破,法律與正義得到伸張。
19年來,人們夜以繼日,始終未曾放棄追查,並不是因為那些黃金貴重,而是因為法律不容褻瀆。每個錯誤的行為都會付出相應的代價,真相一定會來,所以人們始終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