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國建立之後,臺灣問題成為了全國都在關注的焦點,粟裕在東南沿海地區一度集結起65萬大軍,準備解放臺灣。但是在準備解放臺灣的關鍵時刻,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了,解放臺灣的進程也不得不推遲。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解放軍的軍事重點就放在了臺海地區,大批的空軍和海軍向臺海地區集結,雙方還進行了數次大規模的空戰和海戰。當時有很多的國民黨軍飛行員思鄉心切,不滿臺灣方面的獨裁統治,向大陸方面飛回。當然也有少數的解放軍飛行員飛到臺灣,因為當時臺灣給出的價碼比較高,殲五獎3000兩黃金,殲六獎5000兩黃金。
其實國民黨軍飛行員駕駛戰機起義的事情在解放戰爭的時候就發生過多起,後來國民黨方面對其加強了管控,這才少了很多。但是建國後,依然有不少國民黨軍的飛行員駕駛戰機起義,徐廷澤就是其中的一位。
1928年,徐廷澤出生於重慶黔江區,他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所以他對家鄉一直都有很深切的思想。1945年,徐廷澤參加國民黨軍後不久,被任命為電臺排長。後來蔣介石率領國民黨殘軍退到臺灣後,徐廷澤也被裹挾了進去,由於有一定的文化,而且當時國民黨方面在臺灣大規模的招募飛行員,徐廷澤被送入航校學習,任見習教官、國民黨軍空軍第二聯隊十一大隊四十二中隊上尉飛行員。
徐廷澤的飛行技術在當時是一流的,蔣介石還親自宴請過他。但是他卻遭到了上級的猜忌,經常刻意為難他,故意讓他參加一些非常危險的任務,再加上後來越來越思想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想要駕駛戰機起義的心思也越來越明顯。最後他終於下定決心準備駕機起義,併購買了福建地區的地形圖,研究當地的山川,河流,機場,城鎮。
1963年4月的一天,當同伴都去舞廳玩鬧的時候,徐廷澤偷偷收聽到大陸的廣播:「蔣空軍官兵們,祖國大陸和親人們盼望你們回來,人民政府歡迎你們歸來,將視情獎勵你們……」這更讓徐廷澤感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1963年6月1日,徐廷澤覺得時機到了,駕駛一架美制F86戰機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向大陸方向飛去。臺灣方面發現了這架飛機的異常,塔臺立刻警告他,讓他飛回來,並派出四架戰機追擊,徐廷澤把炮彈推入炮膛,仍然不管不顧地向大陸方向飛去。但是在接近大陸的時候,突然天氣變得很惡劣,最終他憑藉高超的技術降落在一座小型機場上。
徐廷澤駕駛戰機起義之後,迅速得到了大陸方面的熱烈歡迎,空軍司令劉亞樓親自授予其少校軍銜,並獎勵其2500兩黃金。此後,徐廷澤擔任空軍第十二航校三團副團長,航校司令部副參謀長,副校長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