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船首艘飛彈巡防艦 預算245億元新臺幣

2020-12-08 華夏經緯網

    臺海軍建造新一代4500噸級飛彈巡防艦原型艦1艘,代號「震海計劃」,因臺灣「中科院」達不到海軍需求標準,致進度一再落後。負責建造艦體的臺船公司在上周舉行法說會中,透露首艘原型艦預算約245億元(新臺幣,下同),預計2021年底啟動,未來建造19艘。不過,有軍方官員認為,臺船推估的進度,過於樂觀。

    臺船在上周法說會透露,明年底啟動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計劃,臺船並披露,艦艏將配置3組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另配置4套斜式發射箱,部署雄二與雄三反艦飛彈。

    但據了解,由於海軍已決定不要臺灣「中科院」研發的相列雷達與戰系,改為向美方購買,因為「中科院」研發的雷達太重,放不上新造軍艦;「中科院」研製的戰系,也有軍方官員認為,「連先進國家的車尾燈都追不上」,因此海軍決定對外採購雷達與戰系,臺船能否於明年底啟動,變量太多,臺船說法太樂觀。

    至於臺船說要建造19艘,加上原型艦是20艘,軍方官員認為,沒有那麼多,應在14至19艘之間;有退役將領認為,依當前大陸海軍軍力的快速增長,及臺灣防衛任務需求,大型軍艦主要是擔任巡弋等任務,不必建太多艘。

    另有關海軍兩艘劍龍級潛艦性能提升案進度落後,至今年尚未開工。臺防務部門在送達立會的書面報告中指出,海軍「劍揚計劃」劍龍級潛艦戰鬥系統性能提升案,已於2020年8月4日獲得美國國會核准取得裝備輸出許可(TAA),並於11月26日完成技術文件驗收,全案原預定在2021至2022年執行人員海外教育訓練、裝備產制及交運,並配合劍龍級潛艦修期執行加改裝工程及系統測試驗證。

    臺防務部門說,因應「中科院」與外商戰鬥系統合約生效後,依各項裝備獲得期程,海軍將再與「中科院」研討「劍龍級潛艦戰鬥系統提升案」妥適的項目工期。

    臺海軍於2018至2024年度編列74億1254萬餘元,透過「中科院」與美商洛克希德馬丁籤約執行「劍龍級潛艦戰鬥系統提升案」,但此案紛擾不斷,至今尚未開工。

 

來源: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臺首艘600噸級巡防艦今交船,蔡英文將主持,艦上保留飛彈發射基座
    臺「海巡署」安平級巡防艦首艘安平艦(CG-601)完成海上公試,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將親臨交船典禮。臺灣省綠媒吹噓稱,安平艦具平戰轉換功能,平時捍衛藍色「國土」,也可搖身一變成為「國防戰力」。根據「海巡艦艇發展計劃」,共要建造141艘艦艇,新造600噸級巡防艦參考海軍沱江艦設計基礎,最大特色為甲板面積大,保留了雄二、雄三飛彈發射基座,也增加了警備救難區及救難艇,平常可以執行海巡救生救難及海域執法任務,平常速度達40節以上,據稱「可大幅提升巡防能量」。
  • 臺灣首艘自製600噸安平級巡防艦今交船 蔡英文:造艦...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臺灣海巡署首艘自製600噸安平級巡防艦在今天(12月11日)早晨舉行交船儀式,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往見證並表示,她對承造海巡造艦計劃的各項進度都大幅超前表達肯定與勉勵之意,也希望海巡同仁能善用臺灣自製新艦艇,共同達成守護臺灣的目標。
  • 臺灣高雄艦下水 將肩負巡防與救護任務(圖)
    臺當局「海巡署」3000噸級的巡防救難艦「高雄艦」今天下水。(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4月18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海巡署」3000噸級的巡防救難艦「高雄艦」今天下水,增添護漁及救難利器,將肩負南部海域巡防和救護任務。
  • 臺軍揭秘系列5|蔡英文為何把8艘「潛艇自造」業務都交給臺船?
    而承擔「潛艇自造」任務的牽牽頭單位,是全臺造船業界最為知名的「臺船」公司。「臺船」究竟是怎樣的一家公司?為何蔡英文當局會把8艘「潛艇自造」任務交由其承擔呢?不過,臺船自1977年收歸為「經濟部」下轄之公營事業單位以來,「支援國防建設」一直是臺當局下達給該廠重要任務,也就是說,臺船其實是軍工企業。因此,臺灣「國防部」、「海巡署」亦是其業務來往單位。
  • 「臺造潛艦」經費刪不得?國民黨怒批蔡英文雙標
    為劍龍級潛艦於攻擊後浮上水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臺造潛艦」等軍事投資預算應否凍刪,成為熱門話題,連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都加入戰局。事實上,民進黨「立委」也曾提案凍刪防務預算,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質疑,若防務外事預算「刪不得、凍不得」,為何民進黨「立委」也提案凍結,甚至聯署國民黨的凍結提案?難道民進黨是雙面黨,一面罵「在野黨」扯後腿,一面又要凍結預算?蔡英文日前在臉書上向「在野黨」喊話,不要刪除或凍結潛艦、高教機、F16升級、CPTPP等預算。
  • 用愛造艦?臺北防務展神盾艦、常規潛艇、塢登模型齊亮相
    自上臺以來,臺灣當局一直在推動所謂的主戰艦艇自行建造計劃,此次在臺北航太展上亮相的神盾艦、潛艇和塢登都是這一計劃的產物,2016年6月,臺海軍高官曾透露,12項主戰艦艇自行建造計劃,預算估約4700億新臺幣,其中「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即雙體的沱江級飛彈艇)、「快速布雷艇」是今年開始實施的優先項目。此次展會上,臺版「神盾艦」再次亮相。
  • 回敬蔡英文 國民黨黨團應通宵達旦狠審預算
    2021年度臺灣防務預算編3668億餘元(新臺幣,下同),立法機構防務委員會初審才刪近5億,連零頭都不到,雖非防務預算初審刪除最少紀錄,但也排在最前。防務預算審5天,1天刪不到1億,蔡英文當局應關起門暗笑,這在野黨太好說話,結果得了便宜的綠營,還製造在野黨大砍建軍預算假像,連蔡英文都加入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