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7月26日,3歲的樂樂突然出現了發熱、嘔吐的症狀,一整天都沒什麼精神,食欲不振。
第二天早上起來又吐了3次,家長以為只是「腸胃感冒」,送孩子來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兒科就診。
7月27日
上午11:00
兒科醫生辦公室電話響起:「醫生,有位患兒剛剛入院,精神差,呼吸急促,體溫37.9℃,心率235次/分,血壓和血氧飽和度正常。」
醫生放下電話,在病房找到樂樂。
只見小姑娘軟軟地趴在爸爸背上,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她給樂樂做了詳細的體格檢查,安靜狀態下的心率甚至超過240次/分(1~3歲兒童正常心率每分鐘100~120次),於是立即啟動兒科搶救應急小組,對患兒進行了生命體徵監護。
這時,床邊心電圖也有了結果:室上性心動過速!
12:00-12:40
靜脈多次推注抗心律失常藥物後,樂樂的心率還是波動在180-220次/分,明顯表現出了煩躁不安,呼吸急促,手足涼的症狀。
此時,部分實驗室檢查結果也出來了。看到檢查結果,病房內的所有搶救人員都面色一緊:「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衰竭的可能性很大,必須快速復律!」若樂樂持續心動過速無法緩解,必定進一步加重心肌損害,甚至會出現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12:50
在兒科主任詹璐聯繫了聯合心內科和特檢科主任,繼續營養心肌、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並準備進行食道調搏復律。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樂樂復律成功,轉為竇性心律,心率恢復正常。大家終於鬆了一口氣……
兒科詹璐主任提醒各位家長,若小朋友出現腹痛、嘔吐、胸悶氣短、面色蒼白、精神差等症狀,絕不能輕易忽視,除了胃腸道疾病,一定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
什麼是病毒性心肌炎?它的危害有哪些?
詹主任介紹,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肌,引起的心肌細胞變性、壞死和間質性炎症。
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各年齡均發病,但以學齡前及學齡兒童多見,好發於夏、秋季。多數病例在發病前1~2周或同時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者僅似「感冒」樣表現,或表現為乏力、多汗、心悸胸悶、噁心嘔吐等不適;重者則很快出現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嚴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一般的病毒性心肌炎若得到及時有效的綜合治療,絕大多數患兒預後良好。而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又稱為「爆發性心肌炎」,死亡率極高。
針對一般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兒,詹主任提出以下建議:
1、急性期內絕對臥床,以減輕兒童心臟負擔,休息時間不應少於3個月,有心臟擴大患兒延長至半年至一年。
2、積極治療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原發病,如病毒性感冒、流感、腸道感染等。
3、注意膳食營養,多食富含鉀及維生素C的食物。(記者 陳彥汝 通訊員 張玥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