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力是否存在?牛頓、愛因斯坦等最頂尖物理學家們的終極夢想

2020-12-27 蘇格拉有頂

近代以來,牛頓爵士「開天闢地」,將物理學從無限接近於零的水平提升到了一個絕對的高度,只要講起科學,怎麼也無法繞開這位大神。然而很多人都認為,牛頓雖然作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卻是宗教的信仰者,甚至於晚年陷入到了上帝之力的幻境中。

其實科學家和信仰宗教沒有根本性的衝突,牛頓的「上帝之力」乃是他的終極夢想。不光是牛頓,連愛因斯坦在後期也投入到了其中,直到現在依舊有很多人都想完成這個「上帝之力」的夢想。

科學家的夢想——萬法歸宗

科學家們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了解自然的規律,即:化繁為簡。而最理想的狀態莫過於萬法歸宗,就像太極一樣。這裡不得不提一個人:麥克斯韋。麥克斯韋之所以這麼有名,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實現了電和磁兩樣事物的統一,使得人們發現這兩樣事物的本質其實是同一個東西,而且描述它們的方程組很是簡單,甚至可以將方程組再度提煉成一個方程!一個方程就能解釋世界上所有的電磁學現象,這就是小範圍的「萬法歸宗」。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四種基本力為: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以及引力。如果能將這四個力完全統一,這個人絕對是物理學上能夠比肩牛頓和愛因斯坦的人物。

牛頓的上帝之力——力之源頭

牛頓在發現引力之後,將引力研究得十分深入,他越研究越發現這個世界規律的可怕,那麼作為萬物運動的基礎——力的源頭到底是來自何方?牛頓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把所有力的來源比作「上帝之力」,就像《聖經》中其他事物一樣,上帝說要有力,於是力就出現了。

牛頓一直到死亡都沒有發現力的源頭。

愛因斯坦的上帝之力——電磁力與引力的統一

愛因斯坦在得出引力來源之前,麥克斯韋已經一統了電磁兩界,甚至他的方程組中就暗含著光速不變的原理。這使愛因斯坦對統一很是嚮往。而引入廣義相對論之後,引力的來源終於被他解釋清楚了,它是時空扭曲產生的。此時擺在他面前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力:引力和電磁力。那麼有沒有可能這兩種力可以統一起來呢?就像麥克斯韋統一了電和磁?

很遺憾,沒有,愛因斯坦直到死亡也沒有統一這兩種力。

最有可能實現四大基本力統一的理論——超弦理論

超弦理論是在「弦理論」上改進過來的。它的發展速度之快,目標之遠大,讓人心驚。弦理論想統一的不僅僅是四大基本力,甚至要將電子、光子等基本粒子一起統一進來!這不就是科學家們朝思暮想的終極上帝之力嗎?可以想像,倘若這個理論被證實是正確的,那麼它就是連接相對論、量子力學的橋梁,肯定成為科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從目前來看,即便是超弦理論還是存在著一些缺陷的,但是在很多時候,它的確能夠以一法而馭萬物,相信隨著不斷地完善,「上帝之力」終將現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貢獻的物理學家名字變成了單位,而愛因斯坦沒有!
    說起物理,人們一定會想到愛因斯坦,更有人所,愛因斯坦的智商高達180以上,尤其是愛因斯坦的一個個理論著作,都被一一的實現,可以說愛因斯坦是19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但是你們視乎有沒有發現,愛因斯坦如此的豐功偉績,為什麼沒有用愛因斯坦的名字做單位,好讓後人懷念呢?
  • 麥克斯韋是電磁學的集大成者,為啥感覺比牛頓、愛因斯坦低一檔?
    客觀地說,僅僅從成就來看,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三人應該是並駕齊驅的,是理論物理學史上毫無爭議的第一梯隊的存在,而且第一梯隊有且只有這三位而已。可我們會發現,在很多人眼裡麥克斯韋的地位似乎遠不如牛頓、愛因斯坦,甚至都不如伽利略。不僅如此,很多人對牛頓、愛因斯坦的生平了解的很多,但很少人了解麥克斯韋的生平。
  • 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霍金四位物理學家的「糾纏」
    要說近代比較有名的物理學家,想必有四位大家都聽過,他們是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霍金。伽利略論證了日心說;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霍金髮表了《時間簡史》。他們靠著自己天才的頭腦為人類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值得所有尊重。
  • 史上偉大科學家,為何最終都承認上帝存在,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關於上帝,我們都認為他只是代表著人們的宗教信仰,人類文明中誕生了很多的宗教信仰,比如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三大宗教,都有屬於自己的至高神,宗教人士們相信神的存在,能把身邊的一切無法用常理解釋的事情歸到神學方面,我們這些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是不相信這些的,我們相信科學家,認為一切都能用科學的手段來解釋
  • 為什麼牛頓、愛因斯坦和霍金之後,楊振寧就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人類歷史上有沒有比愛因斯坦更牛的物理學家?不少人都認為,愛因斯坦的大腦非同一般,以至於負責其逝世後遺體解剖的醫生,趁著難得的親近機會將這個讓世人好奇的器官直接偷走,就連愛因斯坦的眼球都沒有放過。
  • 牛頓or愛因斯坦,誰是最偉大的科學家
    牛頓和愛因斯坦都是科學界史上劃時代的領袖人物。伏爾泰曾這樣評價牛頓:「 他用真理的力量統治我們的頭腦,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們」。拉格朗日則直呼牛頓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那麼誰是你心目中最偉大的科學家呢?牛頓是一個百科式的全才,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建樹。關於牛頓最經典的一個故事就是「一個蘋果砸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而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這兩種共同構成了經典力學的基石,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在數學方面,牛頓和萊布尼茨共同創立和發展了微積分,開創了數學史上的新紀元。
  • 物理學進入了瓶頸期,為何不期待出現新的牛頓、愛因斯坦?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家,他們在物理學領域都做出了非常偉大的貢獻。牛頓三定律是經典力學的核心;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將天上的力和地上的力統一了起來,從此天體的運動不再神聖。愛因斯坦給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將時間和空間統一了起來,極大地刷新了人類的認識。
  • 愛因斯坦晚年為何信奉神學?上帝存在與自然科學是不是無法共存的
    愛因斯坦是現代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其著作《相對論》影響了後來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哪怕是再過100年,甚至是1000年,都沒有人能夠否定愛因斯坦在科學方面做出的貢獻,但許多人或許不理解的是,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科學研究的大科學家到晚年卻十分信奉神學,並且認為科學最後的一切都是指向神明?
  • 愛因斯坦證明「上帝」存在的故事
    不管怎樣,文中愛因斯坦的邏輯和論證方式是非常有趣的,值得玩味。在現實中,愛因斯坦經常把「上帝」掛在嘴邊,他稱上帝為「老頭子」。在量子力學興起之時,他曾經犯了一個錯誤,他當時反對量子力學的一些重要發現,並且說了一句著名的話:「上帝不會擲骰子。」結果量子力學的發展,證明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反對是錯的。但這與「上帝」擲不擲骰子沒有什麼關係,「上帝會不會擲骰子」是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
  • 牛頓也迷信!牛頓最後為什麼信仰神?證明上帝的存在
    尤其是科學家們,他們研究科學事業,更不會信仰宗教了,但是有一個科學家就是一個例外。這個科學家就是牛頓。艾薩克·牛頓是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被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牛頓在科學領域上有了很重大的發現,他提出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
  • 牛頓研究鍊金術,愛因斯坦信奉上帝,他們研究神學的目的是什麼?
    古代的人們不相信科學,總是喜歡把事情和神明之類的存在扯上關係。到了近代,科學的雛形才出現在了西方,西方的科學家確實佔據了大部分。而且具有重大意義的科學理論,大多都是西方科學家提出的。牛頓和愛因斯坦就是西方科學家的代表人物,但讓人覺得困惑的是,這兩位科學巨匠晚年都選擇了研究神學。
  •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後……物理學界就再也安靜不下來了!
    直到今天,基本的思想沒有改變,只是現在的物理學家的目標是統一上一段提到的力!快進到牛頓時代,17世紀晚期。牛頓可以被認為是現代開始尋找萬物理論的人。他成功地解釋了伽利略關於地球引力的物理學,克卜勒關於行星運動和海洋潮汐的觀點,這些都是萬有引力理論的產物。你們可能知道這是一個超距作用的例子。進入19世紀。
  • 麥克斯韋是電磁學的集大成者,為何要比牛頓、愛因斯坦低一檔?
    如果按成就給有史以來的物理學家進行一次大排名,牛頓和愛因斯坦會坐穩前兩把交椅,其地位無人可以撼動。麥克斯韋也是偉大的科學家,他完成了電和磁的統一,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指出光就是一種電磁波。可他習慣了坐第三把交椅,幾乎未曾有過進入前兩名的時候。
  • 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後,牛頓的定律是錯的嗎?
    萬有引力是物理學中我們已知的四個力之一。其他的幾個力是:控制著電力、磁力和光的電磁力,以及在原子核內的微小距離上有效的一對核力。似乎可能違背直覺的是,萬有引力是這些力中最弱的一個。一個小小的冰箱貼足以從桌子上吸起一枚回形針,即使整個地球的質量都在向下拖拽這枚回形針。
  • 基本作用力有:引力、電磁力,你還知道什麼「力」?
    可是,這些力都不是物理學家眼中這個宇宙中最根本的力。我們一拳打在沙包上,一個小球撞向另外一個小球,或者一顆子彈洞穿標靶,這些是動量守恆定理在起著作用。只要知道物體的運動速度和質量,就可以計算撞擊後發生的一切事情。
  • 他與牛頓和愛因斯坦齊名|詹姆斯·麥克斯韋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是英國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數學家,經典電動力學的創始人,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被譽為是繼法拉第之後集電磁學大成的偉大科學家,與牛頓和愛因斯坦齊名。2015年距離阿拉伯學者海什木的5卷本光學著作誕生恰好1000年。
  • 世界最後一個全能物理學家:毒舌至極,還敢給牛頓、愛因斯坦打分
    他號稱是世界上最後一個全能的物理學家,以他名字命名的物理學名詞有:朗道能級、朗道阻尼、朗道抗磁性、朗道-金茲堡理論……還憑藉液氦的先驅性理論,被授予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他有個奇怪的癖好,像給愛豆打榜一樣,給物理學家(包括自己)評級打分!牛頓、愛因斯坦、薛丁格都上榜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麥克斯韋明明統一了電磁學,為何只能排在牛頓、愛因斯坦後面?
    無論是哪個排行榜,前三必定是牛頓、愛因斯坦與麥克斯韋,其中牛頓與愛因斯坦兩位物理學家的成就太過於驚人,論地位完全可以平起平坐,而麥克斯韋只能獨享第三把交椅。不過若論對物理學以及人類生活的影響力,三位大神基本上不分高下。作為電磁學的創始人,現代文明的先驅者,麥克斯韋為何只能夠排行第三?
  • 【續】宇宙中的四種「力」
    我如果問你「力」是什麼,你可能馬上想到力不就是力氣、力量、力度嗎,我如果問你受力的大小怎麼理解?你可能會揮起拳頭這麼一比畫,說拳頭往沙包上打去,打得越狠,沙包受到的力就越大。可是,這些力都不是物理學家眼中這個宇宙中最根本的力。
  • 愛因斯坦系列之七:戰爭下的廣義相對論
    17世紀初出了個欺師滅祖的伽利略,這個楞頭青從比薩斜塔上同時扔下大小倆鐵球,兩者同時落地,大家才發現亞裡斯多德說得不對。伽利略1642年去世,同年他的轉世靈童牛頓出生。按金庸說法,轉世靈童功力都比前世更高。牛頓證明金庸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