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和大家來聊一聊位於大腿內側的肌群:內收肌。
在說內收肌之前先跟大家簡單的說幾個人體部位和概念。
恥骨
骨盆最下面的骨骼,我們在瑜伽練習中經常會說到卷尾骨提恥骨,在女性產後修復當中我們還會說到恥骨分離。都是說的這部分骨骼。
恥骨聯合,恥骨分離
我們知道骨盆是有左右對稱的二部分組成的。骨骨盆最下面左右兩側就是有恥骨連到一起的,女性在生產的時候恥骨聯合處就會分離變寬,便於生產。
盆底肌,
如果把骨盆看著一個容器的話,那麼盆底肌就是容器底。盆底肌像網一樣託住容器底部,支撐盆腔內的臟器,盆底肌鬆弛無力盆腔內的臟器就會下垂移位造成一系列問題。同時盆底肌還是核心的一部分,如果盆底肌無力核心就會受影響。
說了這麼多廢話,總結一下:恥骨聯合處很重要,不能讓它分離;盆底肌很重要,不能讓它無力和鬆弛。否則就會引起一系列難以啟齒的問題。
現在我們再回到我們的主題內收肌群上來。
說是一個肌群,肯定就不是一塊肌肉了,它有四塊肌肉組成,分別是:恥骨肌、長收肌、短收機和大收肌。其實我們也不用知道有哪些肌肉,但是有一點你要牢記:這四塊肌肉的起點全部在恥骨上面,止點全部在大腿骨上面。說白了,這個肌肉群一頭綁在恥骨上,另一頭綁在大腿骨上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有幾根繩子綁在恥骨和大腿骨之間,大概就是下圖的樣子。
我們接著想像,假設這個繩子綁得很鬆會怎麼樣:是不是就很難起到固定的作用;如果外側大腿外側比較緊,內側無力的話,兩側不平衡是不是恥骨分離的可能性就更大;而恥骨分離又會影響盆底肌的啟動和功能等……這些是對我們人體健康和生理的影響,對女性的影響尤其大,我說女人一定要多練內收肌,尤其是生過娃的
同時內收肌還影響我們的腿型,大腿內側的拜拜肉的罪魁禍首。
我們再來看看它對我們瑜伽體式的影響:
如果內收肌太弱沒有力量,會影響髖關節靈活度活動幅度:影響髖關節內收、影響髖關節外旋、影響髖關節前屈後伸。我以前分享過,為什麼你一字馬最後十公分下不去,就是內收肌惹的禍。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看,連結如下:為什麼你一字馬豎叉最後10公分就是下不去?
花這麼多時間來講這些就是希望引起大家對內收肌的重視,
下面我們來看看加強內收肌的動作。
順帶說一句加強某塊肌肉要從兩方面入手:增加柔韌性和增加力量。我們說瑜伽體式是力量和柔韌的結合和平衡。
我們先來看增加內收肌柔韌性的動作。
所有伸展大腿內側,讓大腿遠離身體的動作都可以增內收肌的柔韌性,我們舉一個坐角式例子。
坐角式,下圖
坐在墊子上,骨盆端正脊柱立直。雙腳平行向兩側打開腳尖回勾,大腳趾球向遠處蹬送。吸氣時,脊柱延展。呼氣時,轉動骨盆,讓骨盆前傾,身體前屈到自己的幅度。保持3分鐘左右。光有柔韌性沒有力量也是不行的,想一想,我們上面說的只拉伸內收肌,如果沒有力量收回來也不行是不是。
我們再來看看加強內收肌力量的訓練動作。
也給大家介紹一個動作,大腿內側夾球。
下圖、
坐在椅子的前端,讓坐骨儘量靠向椅子的前緣,彎曲雙膝蓋,膝蓋腳趾朝向正前方。大腿內側夾個大小合適的瑜伽球,根據瑜伽球的大小調整好雙腳的距離。呼氣時,腳不動,膝蓋不動,大腿向中間夾瑜伽球,保持十秒鐘左右。吸氣時,還原配合呼吸做三組,每組做10到15次。我建議大家用瑜伽球,因為瑜伽球有彈性,當你雙腿向中間夾瑜伽球的時候,瑜伽球有彈性就會有一個向外推的力,形成對抗
除了針對性的訓練,平時我們在練瑜伽的過程中,要學會啟動隨時大腿內側肌肉。很多人雖然一直在練瑜伽,但是大腿內側得不到鍛鍊,依然松松的,為什麼?因為平時在練習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用到大腿內側,看上去你在練瑜伽,但是你平時用不到的肌肉,你竟然用不到,起不到鍛鍊、加強、補充、平衡的作用。
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在練習的過程中,大腳趾球向下踩有助於幫助啟動大腿內側肌肉。
內收肌對腿部線條、日常生活、盆腔內臟器、以及瑜伽體式的影響比你想像的要重要多得多,建議大家多練習內收肌,特別是女性。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