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不背種族主義的鍋

2020-12-24 澎湃新聞

西諺說,「偏見節省時間」。我的導師曾跟我講過一件有關偏見的軼事:他讀博時,系裡有兩位大牌教授,一位是北美哺乳動物學鼻祖霍爾,另一位是兩棲爬行動物學大師泰勒,但兩人互不服氣,成見很深。一次,我老師到泰勒辦公室去借書,泰勒在身後書架上掃了一眼說,怪了,前兩天我還看見它在這裡,怎麼不在了?——肯定被那老王八蛋霍爾偷走了!話音剛落,我老師在旁邊的一個書架上找到了那本書,泰勒搖了搖他那碩大的腦袋,不假思索、一本正經地說,肯定是老賊霍爾又偷偷地還回來了——還放錯了地方!

與此相似的是,100多年來,每當世界上遭遇戰爭、大屠殺、種族清洗或各種政治風潮乃至於流行瘟疫,總會有人拿達爾文說事;尤其對神創論者以及保守派來說,達爾文似乎是現成的、可以信手牽來的一隻「替罪羊」。不久前,當英國首相詹森提到「群體免疫」時,有人立即指出這是英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在作祟。最近,明尼蘇達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了美國乃至於世界範圍內的大規模街頭抗議活動,又有人說,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純粹是為種族主義張目的。姑且不談這些人恐怕壓根兒就沒有讀過達爾文著作,他們可能對達爾文發表過的「政治不正確」言論也一無所知。否則,真不知道他們該如何大張旗鼓地抹黑他呢。

受到他所處時代政治文化觀念的限制,達爾文確曾流露過白種人在文化上優於黑人和土著人種的「偏見」。在達爾文浩瀚的著述以及私人通信中,能夠被抓住「小辮子」的此類武斷言論,也僅此而已。任何將社會達爾文主義和種族主義的髒水往達爾文身上潑的人,都是罔顧事實——達爾文不背這口黑鍋!事實上,達爾文對同時代博物學家(比如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奠基人阿格塞等)的種族主義「科學」曾深惡痛絕,極盡批評鞭撻。比如,阿格塞提出,世界上的各類人種分屬八個不同的物種,而非洲人屬於低劣人種;因此,他們是不應該享受平等的人權的。達爾文曾嚴厲地批判了阿格塞的這一偽科學結論。不特此也,達爾文全家都反對蓄奴制,他以及父親、祖父是強烈反對販賣和使用黑奴的「三代忠良」;他外祖父塞奇伍德一家,更是英國廢除奴隸制運動中的活躍人物。因此,指責達爾文是種族主義者,就像說甘迺迪總統是種族主義者一樣的荒唐可笑。

《達爾文的神聖事業:種族、奴隸制及探索人類起源》

2009年紀念達爾文誕辰200周年暨《物種起源》出版150周年之際,著名的《達爾文傳》共同作者阿德裡安·戴斯蒙德與詹姆斯·莫爾推出新作《達爾文的神聖事業:種族、奴隸制及探索人類起源》(Adrian Desmond & James Moore,2009. Darwin's Sacred Cause: Race, Slavery and the Quest for Human Origins.)。當時曾引起不小的轟動,許多著名報刊都曾刊登過該書的書評,用「好評如潮」來形容,一點兒也不過分。當然,該書之所以引起轟動,並不只是緣於作者的聲望,而在於書中提出的不同尋常、令人耳目一新的論點:達爾文提出自然選擇學說與生物演化論的原動力是為了探索人類的起源與演化,進而證明不同人種來自共同祖先因而生來平等。

在近400頁長篇大論中,戴斯蒙德與莫爾試圖闡明,達爾文研究自然選擇學說與生物演化論,並非單純出於對科學真理自身的探求,而是來自他對蓄奴制和種族主義的極端厭惡和憎恨,是想通過這一理論證明——萬物共祖、世界上所有的人種都來自同一祖先,因而他們之間血肉相連。換言之,戴斯蒙德與莫爾堅持認為,達爾文之所以提出自然選擇學說與生物演化論,是為了證明蓄奴制和種族主義是錯誤的,是反科學的,是一種道德犯罪。

作者在書中詳盡地描述了達爾文的出生背景與成長經歷,說明達爾文自小就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充滿同情心與同理心、反對殘忍。比如,他在挖蚯蚓做釣魚的誘餌時,小心翼翼地不弄傷蚯蚓;把蚯蚓穿在魚鉤上之前,先將其置於鹽水裡浸泡,使蚯蚓免受被魚鉤穿刺的痛苦。他後來隨小獵犬號環球科考途中,在南美與佛德島等地與黑人和土著人種有過較多接觸。他在日記中寫道,當你跟黑人接觸時,你不可能對他們不產生好感…… 從他的日記中還可以看出,當他在阿根廷看到一個女黑奴被鞭打時,他心中無比憤怒但卻束手無策;當他看到一老嫗所收藏的用來擠壓有反抗行為的黑奴手指的器具時,他頓時怒火中燒。在巴西,他曾聽到屋外遠處傳來的奴隸被毆打折磨的慘叫聲,以至於自此以後,無論他在哪裡聽到遠處的慘叫聲,都會想起在巴西遭遇的那一幕。

除了戴斯蒙德與莫爾在書中列舉的各種事例之外,在《小獵犬號航海記》中,達爾文也記錄了殖民者屠殺印第安人的場景以及他筆下流露的憤怒之情。正如譯者陳紅博士在「中譯者序」中稱讚達爾文文風時所寫到的:「這樣的文字風格有一種難以言傳的隨意和自由。偶爾的例外是達爾文對奴隸制度的深惡痛絕,他對此的表達非常直接強烈,表現出一種正義凜然的胸懷。」

因此,《達爾文的神聖事業:種族、奴隸制及探索人類起源》一書所記載的案例,與以往文獻記載是相輔相成、一以貫之的;加之作者的觀點新奇,故該書一問世,就引起巨大反響。有書評人指出,該書給讀者帶來了達爾文的新形象:他不僅是優秀的科學家而且是高尚的道德家。正像戴斯蒙德與莫爾所指出的,以前沒人想到過,達爾文對人類起源的探索竟是他痛恨奴隸制的道德怒火所驅動的。

儘管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裡幾乎矢口未提人類的起源與演化,只是在文末「猶抱琵琶半遮面」地寫道,「人類的起源及其歷史,也將從中得到啟迪。」然而,當讀者讀到下面這句話,一切都在不言而喻之中:「當我把所有的生物不看作是特別的創造產物,而把其視為是遠在志留系第一層沉積下來之前就業已生存的少數幾種生物的直系後代的話,我覺得它們反而變得高貴了。」

難怪一位牧師的太太在讀完《物種起源》後,驚慌失措地對她先生說,天哪!讓我們希望達爾文先生所說的不是真的。倘若是真的話,讓我們希望不要讓人人都知道這是真的……

不過,我不得不說,儘管戴斯蒙德與莫爾的這本書曾讓我收穫了閱讀的愉悅,但他們的主要論點並沒有令我信服。竊以為,他們的材料雖豐富、語言也生動,但結論頗為牽強,本人不敢苟同。首先,倘若達爾文試圖用共同祖先理論來反對蓄奴制和種族主義的話,那麼,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用所有人種都是亞當與夏娃的子孫、大家都是上帝之子的「一元論」來解釋,豈不是更容易讓人接受嗎?為什麼要繞那麼大一個圈子、把地球上所有的動植物都牽扯進來?其次,倘若試圖用物種可變論以及萬物共祖理論來批判種族主義的話,那麼,世界上各個人種的共同祖先究竟要追溯到多久以前?在達爾文時代,既沒有任何古人類化石的記錄,也沒有檢測人類基因組的分子生物學手段,如何回答這一問題?是一萬年前、十萬年前,還是一百萬年前?顯然,狂熱的種族主義者肯定想把人類共同祖先推到越久遠的過去越好(確曾有人提出至少可追溯到數百萬年前),而反對奴隸制的人肯定希望越近越好。既然達爾文當時沒有任何證據和手段回答這一問題,生物演化論對其反種族主義的立場顯然毫無助益,而且只會添亂;聰明如達爾文,他為什麼要把自己引進這個走不出去的邏輯死胡同?再次,倘若種族問題是達爾文提出生物演化論的原動力的話,為什麼他在提及像澳大利亞土著一類的「未開化」部落將「不可避免地」滅絕時,竟表現出毫無感情地就事論事?他甚至於在筆下流露過這些未開化的土著「野蠻人」在文化、道德、智力諸方面均不如白種人。

總之,雖然本書作者們所羅列的大量證據表明了達爾文及其家族對蓄奴制和種族主義,一向深惡痛絕,而達爾文的生物演化論在邏輯延伸上是反蓄奴制和種族主義的;然而,作者完全未能令人信服地闡明達爾文的立場與其理論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係。因此,作者的結論充其量是一個「大膽假設」而已,尚未經過嚴格的「小心求證」。此外,作者的結論也無法解釋達爾文為什麼把自己的理論「雪藏」了二十多年之後才發表,而發表後並未發生達爾文所預期的「慘遭迫害」的可怕後果。恰恰相反,達爾文學說較快地被大多數人所接受,這是達爾文本人也始料未及的。科學史家們一般認為,事實上,社會達爾文主義者以及英帝國在全球的殖民擴張,確曾在某種程度上「綁架」了達爾文理論,也使它的傳播在當時遭遇到相對說來比較小的阻力。其實,馬克思從一開始就發現了自然選擇學說與瘋狂競爭的資本市場驅動力之間的顯著聯繫。當然這些並非達爾文的初衷,也遠不是他本人所能夠左右的。

相形之下,本書作者的結論似乎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試圖給達爾文冷靜的純學術研究戴上了熱忱的道德光環;在我看來,這不僅立論不足,而且毫無必要。儘管如此,基於本書的豐富史料、對達爾文及其學說的深刻了解與極度熱情,以及行雲流水般的文字,我依然樂意向大家傾情推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鍋該誰背?美大學驅逐中國留學生,事情鬧大後,突然發現不對勁了
    事情越鬧越大後,北得州大學發言人在最新回應中透露,學校是得到了美國執法部門的信息通報後採取了這一行動,但事後他們突然發現事情不對勁了。因為該言論一經放出,當地多個執法機構卻紛紛「甩鍋」,表態稱他們與此事無關。在各大執法機構撇清關係後,「驅逐」中國留學生的鍋該由誰背?
  • 訪《達爾文》著者詹姆斯·穆爾:非同尋常的達爾文
    大部分保存於劍橋大學圖書館的達爾文的筆記和書信被編輯整理出版了。你和戴斯蒙德合著的《達爾文》被認為是一部權威性的達爾文傳記,你們是如何完成這部巨著的? 詹姆斯·穆爾:在19年前,這本書首次出版時,被認為第一本講達爾文的傳記,這個評價是對的。我們沒有採訪他的親朋好友,但是我們比他們都更了解達爾文。我們是第一個搜集了所有資料,包括達爾文的信件、手稿。
  • 徐之凱︱建構「差異」——從愛因斯坦看當代種族主義
    對於貝尼耶而言,種族完全只代表一種體質區別:看上去不相像的人顯然就是不同種族的成員,這並不存在什麼社會身份上的評價意義。當達爾文的外甥高爾頓爵士在1883年建立優生學時,其主旨是通過控制生育來決定人類演化的進度和方向,這使得「種族」一詞成了與優劣掛鈎的概念。高爾頓認為,像拿破崙、貝多芬這樣推動歷史進程的人就應該多多繁育後代,只有這樣才能推動人類的進步。
  • 社會達爾文主義是達爾文生物學的簡單複製嗎? | 你身邊的政治學Siri
    一些社會和政治思想家企圖藉助於達爾文生物學的威望為他們自己的理論張目,這種企圖就被人們乾脆稱之為「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全盛期是19世紀的最後25年。但是,對此必須加一些重要的限定。
  • 阿迪達斯也逃不掉,因「種族主義」問題,涉事英國女高管決定辭職
    來自美國《華爾街日報》和石英網等其他媒體報導顯示,其中一名在阿迪達斯入職1年的25歲黑人設計師,還爆料說阿迪達斯的美國分部存在明顯的種族主義問題,只是因為黑人員工不敢公開說出來,只能私下抱怨,才顯得沒有事。
  • 王義桅:歐美種族主義何去何從
    【摘要】種族主義在當代已經演變為鼓吹「文化間差異的絕對化」的文化性種族主義,其在當代歐美國家的興起同難民危機、逆向歧視和民粹運動等背景環境息息相關。歐美種族主義未來將會受到來自政治體制內的更多制衡與約束,但同時其激發的身份政治熱潮可能帶來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 承受黑人抗議壓力,韋氏詞典修訂種族主義定義承認系統性種族主義
    喬治·弗洛伊德的死亡引發的抗議席捲全美國,人們對種族主義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如果認為種族主義僅僅是一種「無意識偏見」,實際上否認美國存在系統性種族主義。進擊的黑人會說:「不!黑人不可能是種族主義者,因為種族主義需要系統的力量。黑人根本不具備種族主義的社會資本。」 外籍人士會說:「錯了!錯了,先生。任何人都可能是種族主義者。只要在字典裡查一下這個詞,你就知道了!」
  • 「這鍋我不背」英語怎麼說
    生活中有時候,不管是自願還是無奈,都會成了別人的替罪羊——scapegoat,替別人背黑鍋。看下面例句:Tom's little brother broke a precious plate and Tom finally took the off him.湯姆的弟弟打碎了一個珍貴的盤子,最後,湯姆替他背了黑鍋。
  • 西方哲學的系統性種族主義
    即使他擁有種族主義觀點,黑格爾對真理的哲學追求導致他主張依靠革命鬥爭獲得普遍正義。果真如此,其哲學體系可能被合理地認為與種族主義格格不入。恰巧因為這樣的不和諧聲音,評論家們有理由為區分黑格爾公然的種族主義觀點和他的哲學體系的意義來辯護。但是,如果我們更深刻地觀察黑格爾辯證法觀點的源頭,這種區分就站不住腳了。如果這麼做,我們將發現殖民主義種族主義直接指導了辯證法概念本身。
  • 我的男神達爾文
    達爾文原本是貴族富二代,若按照父親為他安排的人生,完全可以無憂無慮瀟瀟灑灑的,可人家就愛搞點特別研究,而且不瘋魔不成活兒,這種狂熱的「極客」品質,其實從小就體現出來了。有一次,達爾文在一個古代城堡上散步,像往常一樣陷入了沉思,突然一腳踩空,從城垛上跌了下來。甚至這個時候,他還在思考自己的跌落時的反應怎麼與之前的心理學家認為的不一樣。達爾文在自傳裡寫自己的童年故事:「除了搜集甲蟲標本,其他沒有一件事情能激發我的熱情,引起我的快樂。」在劍橋大學上學期間的某一天,達爾文到倫敦郊外的一片樹林裡轉悠。
  • 達爾文的進化路
    今天,不論是生命科學這樣的基礎學科,還是法證科學類的應用領域,都與達爾文相關理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也是全世界都在慶祝達爾文誕生200周年、《物種起源》出版150周年的原因。達爾文進化論與相對論、量子力學等其他重要理論體系一起,構成了現代科學的支柱。正如哥白尼推翻「地球中心說」一樣,達爾文理論否定了人類主宰自然世界的說法。
  • 《達爾文的戰爭》:達爾文總結自然規律的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
    曼特爾原本可以收門票賺錢,但是他覺得商業活動有損他的紳士形象,並且作為一個科學家,他也做不來這個商業。他是正直的人,只能燒自己的錢,欠一大堆債,家也散了,妻子也帶著孩子走了。後來加上歐文的瘋狂打壓,1852年,曼特爾吞食了32倍治療劑的鴉片自殺身亡。曼特爾是悲慘的。比他悲慘的先驅者大有人在。
  • 牛津詞典擬為「結構性種族主義」和「系統性種族主義」創建新條目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日消息,在弗洛伊德之死引起的抗議甚囂塵上的背景下,牛津大學出版社傳播、學術和英語教學臨時主管艾拉·珀西瓦爾(Ella Percival)表示,《牛津英語詞典》正在研究結構性和系統性種族主義的定義,以使這一現象的體現更具包容性。
  • 如何評價達爾文的進化論
    科學史上沒有哪一個理論學說像達爾文的進化理論那樣面對著那麼多的反對者,遭到那麼多的攻擊、誤解和歪曲,經歷了那麼長久而激烈的爭論。達爾文的最大貢獻是促進了進化論思想的傳播,但達爾文對生物進化方式的解釋對不對,卻一直存在著爭議。現在一般人了解的達爾文進化論並不是原汁原味的達爾文進化論,原始的達爾文進化論相當龐雜。
  • 達爾文進化論1
    今天我們來聊聊達爾文的進化論。過去五百年當中,哪位是人類思想界的王者?我舉雙手投達爾文的票,當然我心裡也清楚,馬克思和愛因斯坦是另外兩位極有競爭力的候選者。一般情況下,我們聊達爾文的話,都會聊他怎樣出海遠航?怎樣做研究?怎樣跟著"小獵犬號"去考察?又是怎樣跟華萊士競爭?又是怎樣做一個紳士?最終提出「物種起源論」的……我們不這樣說,我們今天就比較一下達爾文、馬克思、愛因斯坦。
  • 在反對種族主義的抗議聲中,科學家們開始從期刊、獎項等等中去除...
    研究人員正在努力擺脫他們認為冒犯或美化持有種族主義觀點的人的詞彙和名字。 本周,一個科學學會正在考慮給一個主要的期刊重新命名,以紀念一位持有種族主義觀點的著名19世紀研究人員; 另一個學會正在投票決定是否給一個將一位傑出的優生學者奉為聖徒的瑣事競賽更名。一所著名的大學表示,它將從校園建築物中移除一位支持白人至上主義的著名科學家的名字。
  • 達爾文進化論是不是被推翻了
    達爾文進化論原文是什麼呢?準確的說,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一直在發展的科學理論,從達爾文、華萊士、赫胥黎、胡克等,經歷了無數動物學、植物學、細胞學、遺傳生物學等研究,一步步不斷發展的學科。進化論是尋找生命演化規律的科學理論,所以其一直也在變化,一直在更新。可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卻一直被異化,尤其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 【名人故事】生物學家達爾文
    但達爾文從小就熱愛大自然,尤其喜歡採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進到醫學院後,他仍然經常到野外採集動植物標本。父親認為他「不務正業」,又送他到劍橋大學,改學神學,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尊貴的牧師」。達爾文對神學院的神創論等謬說十分厭煩,他仍然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聽自然科學講座,自學大量的自然科學書籍。1828年的一天,他在倫敦郊外的一片樹林裡,圍著一棵老樹轉悠。
  • 呂文浩:潘光旦剝離優生學與種族主義的努力
    西方近代種族主義的一部分內容,後來和20世紀初期盛行的優生運動合流,曾經釀成了德國殘殺猶太人的慘劇,由此也給優生學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二戰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優生學在科學共同體內成為「政治不正確」的「偽科學」,與種族主義的從中作祟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優生學的被排斥,與他們的社會階級偏見不適於現代民主社會的主流輿論也有很大關係,這裡不去詳細討論了。
  • 簡單3步,讓你學會像達爾文一樣思考
    比如他們的後背到尾巴上都有一層小小的鱗片組成的背甲,看起來特別像護身甲。並且,它們的四肢都很強壯,還帶有鋒利的爪子。已經滅絕的雕齒獸和犰狳雖然有很多相似性,但是還有一定的區別。雕齒獸的背甲是一整塊,而犰狳的背甲則分成幾大塊,中間由關節相連接。並且雕齒獸的體重非常重,差不多相當於兩輛小汽車,犰狳只相當於一輛摩託車那麼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