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9月7號武漢江夏區一名14歲的男生,由於在教室中和同學打撲克被請了家長。從監控視頻中能看到,男孩的母親當著眾人的面給了孩子兩耳光。等母親離去後,男孩縱身從樓上跳下,與整個世界訣別。
一時之間,網上的討論沸沸揚揚。指責母親的,認為老師多此一舉的,甚至認為孩子心理太脆弱的聲音不絕於耳。聽到14歲的孩子被母親打了兩巴掌後跳樓,不少人第一時間會覺得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有網友表示自己小時候整天被父親追著揍,照樣活得好好的。還有人甚至認為,現在的孩子一點苦都不能吃,以後走上社會也會被淘汰。
但真的是孩子的錯嗎?這件事其實是將家庭教育問題赤裸裸擺在了大眾面前。讓一個在同學眼中樂觀的孩子毫不猶豫結束生命,或許不只是因為母親的兩巴掌,而是長久以來內心積壓的苦悶。當然,眾目睽睽之下被甩巴掌,對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也是致命打擊。
自尊心嚴重受挫可能是導火索,但背後隱藏的家庭教育問題更不容忽視。長久以來,很多家長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孩子頤指氣使。卻從來沒有抽出時間與孩子好好溝通,問問孩子的真實想法。從視頻中母親熟練的動作或許能看出,平時的教育也都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可實際上,長久積壓的委屈就在這兩個巴掌下頃刻爆發,成為壓倒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這個世間似乎也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了。
近幾年,青春期孩子跳樓事件屢見不鮮,並不是一句抗壓能力差就能輕飄飄抹去家長所犯的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家長失敗的一塌糊塗。不懂得換位思考,不懂得平等對待,只知道秉承高高在上的威嚴。殊不知,正是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讓本該擁抱美好未來的祖國花朵一朵一朵夭折。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學校也同樣脫不開干係。從進入小學開始,孩子們就將在學校度過自己青蔥歲月的大部分時光。就事論事,這件事情討論的更多的是老師該不該叫家長這一點。即便學生是在課間打牌,但確實會產生不好的影響,甚至讓其他同學爭相模仿。老師的本意是好的,但請家長之後的方式可能不太妥當。
或許可以改變一下請家長的形式,家長、老師和同學三個人可以面對面地解決問題,而非在大庭廣眾之下。或許老師因此達到了自己&34;的目的,但卻忽略了這個年紀的孩子所具有的強烈自尊心。儘管出發點是好的,但卻起到了相反的結果。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都讓廣大家長和老師頭疼不已,另外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也值得關注。近幾年,青少年自殺、自殘等情況愈演愈烈,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同時進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