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樂英語等在線教育是否能成為「教育焦慮」的減壓閥?
2018-08-23 18:11 在線教育 米樂英語
教育焦慮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背後原因主要是一個社會公平體制和機制的問題
8月將逝,暑假已臨近尾聲,80後的一代很多或許還能過一個懶撒的暑期,而隔了90後一代的00後,暑假各種補習班,各種專業班接踵而至。
一位畢業於浙大的吳先生,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能像自己一樣,成為學霸。於是,他要求女兒每天要寫四篇有質量的作文。這個作業量,年僅10歲的女兒倍感吃力,經常寫到凌晨1、2點鐘,如果完不成,吳先生就陪在邊上,不允許她睡覺。無奈之下,媽媽只能報警解決。
而另一位杭州的孫女士,兒子上小學6年級,全班只有她兒子一個人從沒出過國。孫女士只好花費數月工資,將兒子送進學校暑假組織的英國遊學團。據了解,為期2周的遊學費用高達3萬餘元、網友對該事件的評論中,有人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有人吐槽家長之間、學生之間跟風攀比,有人在質疑孩子幾天遊學花掉家長數月工資性價比太低。
這兩則新聞背後,縈繞著濃濃的「教育焦慮」。再窮不能窮教育,這是根治於很多中國人心中的觀念。而家長們為孩子追求優質教育的機會,使得「教育焦慮」成為了困擾很多家庭的煩惱。
焦慮是一種氛圍,社會、媒體、教育機構、家長等,一起營造了「教育焦慮」的氛圍。
在線教育機構米樂英語副總劉靜靜認為,中國家長集體式的教育焦慮歸根到底是因為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和分配不平衡的問題而焦慮。不可否認教育差距的存在事實,也必須承認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實力為孩子爭取到好的教育資源,所謂等同於優質教育資源的天價學區房、一年幾十萬的國際學校,對於許多家庭來說只能是吸引眼球和導致焦慮。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確實也是引發焦慮的原因之一。在同一片藍天下,卻不能享受同等的教育,也因此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未來,這是每個家長都比較擔心的。
米樂英語是以一對一、一對多的在線英語授課模式為手段,將優質的北美教育資源,包括先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理念,輸送到國內三四線城市甚至山區等教育資源欠發達地區。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孩子們不出校門就能學到純正英語、國外文化,不出國門就能看世界,來緩解三四線城市、欠發達地區的教育焦慮問題。
「教育焦慮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背後原因主要是一個社會公平體制和機制的問題」浙江工業大學心理學重點學科負責人徐雲表示。
從上面兩個案例來講,因為家長盲目攀比,心理學叫做從眾心理。在從眾心理過程當中,沒有經過理性思考的。這幾年,大量宣傳所謂的高考狀元,哈佛高材生等等,往往誤導了家長都往一個獨木橋上走。從而造成家長把孩子往死胡同上面逼,不計代價的盲目消費或者磨滅孩子的學習興趣,往往會適得其反,反而會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現在要如何消除教育焦慮,浙江大學心理學重點學科負責人徐雲給出了幾個解決要點。
一是要廣泛宣傳科學的教育規律,要尊重兒童、理解兒童、讀懂兒童的興趣和理想、發展他們的特點。最新研究成果說明,三到六歲這個年齡段當中,孩子還是需要探究、需要玩的一個過程。所以希望家長給孩子一些自由。另外要建立公正、公平、公開、透明的社會機制,全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而在米樂英語副總劉靜靜看來,中外教育有著很大差異,而本質就在於是否以學生為中心,是否從學生的本能出發,中國教育是一種「無次品生產」教育理念,是完美的教育,希望生產出的都是合格產品,教育之中的學生遵循「學習是不可以犯錯的」的規律,學生創新思維在學校被「完美」式教育模式中所禁錮。
據了解,米樂英語是米絡星集團旗下針對青少兒英語在線教育的旗艦品牌,致力於為4-18歲的孩子提供專業北美外教在線一對一英語學習體驗,讓英語學習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純正美式教學和標準美式發音,真正將「北美學校搬回家」。
[本文作者創科技,i黑馬刊登。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