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界級的指揮大師,只來過中國7次,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2020-12-20 天涯看點歷史

貝多芬是德國音樂家,是維也納古典樂代表人物,他的九部交響曲是他一生當中最傑出的作品,他的交響樂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音樂家推進了世界音樂,而一個樂團當中,指揮家是如同靈魂一般的存在。

一個好的指揮家不僅僅要了解音樂創作者,還要引領者演奏者,小澤徵爾就是一位世界級指揮家,他獲得了美國音樂屆最高榮譽格萊美大獎,跟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和新加坡指揮家朱暉一起被譽為世界三大東方指揮家,擁有極高榮譽的小澤徵爾,為什麼會將母親的骨灰撒在中國?

這還得從小澤徵爾的父母開始說起,小澤徵爾的父親小澤開作,是偽滿洲國建立移民過來的,他在東北建立了一個牙科診所,他也是一位狂熱的戰爭分子,他跟關東軍關係非常好,就連小澤徵爾的名字都是取自兩位日軍高官的名諱。

徵是板垣徵四郎,另外一位叫石原莞爾。他們是關東軍參謀,一同策劃了「九一八」事變,自從戰爭爆發之後,小澤開作就帶著妻子前往了瀋陽,1935年,小澤徵爾在瀋陽出生,對於他來說,他是出生在中國,長在中國。

他住在瀋陽的一家大院當中,四合院成了他童年的一部分,普通家的孩子不敢接近他家,小澤徵爾就偷偷跑出去跟他們玩,父親雖然是戰爭的狂熱分子,但並不阻止他學習中國文化,或許從他的角度來講,讓小澤徵爾學習中國文化,能夠讓他成為更優秀的戰士。

小澤徵爾的母親並不贊同他去當兵,她希望小澤徵爾能夠走自己的路,她自己是一位音樂家,她教周邊的一些孩子唱歌,在母親的薰陶下,他從小就感受到了音樂的純樸和優美,小澤徵爾也是決心發展自己的音樂道路。

美國對日本宣戰之後,小澤徵爾就跟隨著父母返回了日本,當時正值戰爭時期,家裡面生活貧困,父親為了小澤徵爾的學業,省吃儉用為他買下了一臺鋼琴,並將他送到鋼琴教育家豐增升的門下學習。

開始接觸指揮是在桐朋學園,他師從指揮教育家齋藤秀雄,為了記住一些樂譜,他都會早起兩個小時讀書,然後才去上課,畢業之後,他已經小有名氣了,他開始參加比賽,在美國又接受名師的訓練。

小澤徵爾不負眾望,成為了世界級大師,自從中日兩國恢復建交之後,小澤徵爾一直想著回到瀋陽,他決定指揮遼寧交響樂團,他一遍一遍的訓練每一個成員,到了第三天,他實在太累了,他跪在地上指揮。

一位小姑娘拉了一遍又一遍,最後都哭了起來,他們都以為小澤徵爾會生氣,但是小澤徵爾只是說:「謝謝你,請再來一次好嗎」,比起天分,小澤徵爾更加看重的是勤奮,他說:「你們都行,誰也沒有理由洩氣……」。

在演奏結束之後,他重回了故居,他十分懷念「家鄉」的一切,一草一木,那怕只是街頭的陳舊的氣味,他一共回到中國7次,其中一次是2000年,小澤徵爾的母親去世了,他將母親的一部分骨灰撒在了母親親手種下的大樹下,也算是滿足了母親的願望。

對小澤徵爾來說,他雖然只在中國住了幾年,但這裡留給他的影響太深了,中國是他的第二個故鄉。

相關焦點

  • 日本指揮家小澤徵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古今中外,樂隊不乏,而樂隊中,一個指揮家可謂是靈魂一般的存在,他們掌握節奏,牽動表演。日本一位偉大的指揮家小澤徵爾便是指揮界的佼佼者,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大師,他卻將自己母親的骨灰撒在了中國,這是為何?當時的小澤徵爾成名許久,他早已登上了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指揮臺上,成為了世界級的指揮家。多年之後再踏入中國這片土地,對於小澤徵爾而是是如此陌生卻又熟悉,他內心對於中國的喜愛之情從未有過任何消減。當時的訪華並未能實現小澤徵爾在中國指揮的夢想,於是他立下了一定要在中國指揮一次樂隊的願望。
  • 日本指揮家小澤徵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古今中外,樂隊不乏,而樂隊中,一個指揮家可謂是靈魂一般的存在,他們掌握節奏,牽動表演。日本一位偉大的指揮家小澤徵爾便是指揮界的佼佼者,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大師,他卻將自己母親的骨灰撒在了中國,這是為何? 童年的中國歲月 小澤徵爾出生於1935年9月1日,他雖然是日本人,卻出生在中國的瀋陽。
  • 作為日本人,世界級大師小澤徵爾,為何將母親骨灰埋在北京四合院?
    日本指揮家小澤徵爾,是指揮界一個世界級的大師。他是一個日本人,為何卻將自己母親的骨灰撒在了中國?出生中國1935年,小澤徵爾出生在中國東北,但他不是中國人,而是一個日本人。當時中國國內局勢複雜,很多日本人來到中國製造混亂。
  • 日本指揮家小澤徵爾,對北京有特別的感情,將母親的骨灰撒在中國
    此人就是日本世界級指揮家小澤徵爾,不管在什麼時候,他都不忘對中國友好,雖然此舉遭到日本某些勢力的威脅,但小澤徵爾始終如此。說到小澤徵爾的名字,其實小澤徵爾以及他的父親和中國在抗日戰爭期間有一段淵源,小澤徵爾的父親雖然只是位牙科醫生,但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小澤徵爾的父親成了侵華的一員。
  • 日本世界級音樂大師小澤徵爾,功成名就後,把母親的骨灰埋在北京
    這一年的9月1日,生活在瀋陽的一個日本牙科醫生家裡誕生了一個小男孩。由於這名牙科醫生是一名狂熱的戰爭擁護者,對於偽滿洲國的建立非常熱衷。因此,他連兒子的名字都用策劃「九一八事變」的兩個關東軍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為小澤徵爾。然而這位好戰的日本醫生根本想不到,這個兒子日後不僅成為日本世界級的音樂大師,還把他母親也就是自己妻子的骨灰撒在了中國。
  • 世界級指揮大師祖賓·梅塔首次執棒中國民歌
    世界級指揮大師祖賓·梅塔12日晚與美籍華裔小提琴名家薛蘇裡聯袂演繹赫哲族民歌《烏蘇里船歌》,這是祖賓·梅塔首次執棒中國民歌。  此次,祖賓·梅塔應中俄文化藝術交流周主辦方之邀,率國際知名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攜手哈爾濱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於12日晚為哈爾濱觀眾帶來古典音樂交響盛典。
  • 周恩來骨灰所撒地點有何寓意
    遺言骨灰不保留哭聲震顫大會堂周恩來辭世的當天,鄧穎超同志向黨中央提出了周恩來生前的最後一個請求:骨灰不保留,要撒掉。3天後,鄧穎超把張樹迎,高振普叫到她的辦公室,對他們說:「恩來不保留骨灰的請求,黨中央已經批准,今天叫你們來,就是要研究一下,把他的骨灰撒在什麼地方。」
  • 周恩來骨灰撒在四個地點有何寓意?
    在工地上,周恩來還告誡工程指揮人員:「既要保證進度,更要保證質量,決不能把一個水利工程建成水害工程,或者是一個無利可取的工程。要把工程質量永遠看作是對人民負責的頭等大事。」周恩來還在一次水庫工地座談會上說,「這座水庫座落在北京東北,居高臨下,就如同放在首都人民頭上的一盆水,一旦盆子倒了或者漏了,撒出大量的水來,北京人民的衣服都要被打溼的。」
  • 他5次改名 5次結婚 4次被追悼 死後骨灰盒內卻無骨灰
    他5次改名 5次結婚 4次被追悼 死後骨灰盒內卻無骨灰。這位傳奇人物就是李立三。曾與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人齊名的中共第一代領導人;中國工人運動先驅,安源路礦罷工的領導者、五卅運動總指揮;既立過大功,又犯下大錯,一位充滿悲劇色彩的革命領袖。
  • 周恩來骨灰撒落地點與含義
    周恩來逝世已經三十大幾年了,他的骨灰到底撒在了何處?每一處都有些什麼含義?似乎該告訴人們,或者叫做解密了。筆者因為在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工作的關係,曾先後無數次接觸和拜訪過參與撒周恩來骨灰的四個人中的三位:時任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的羅青長、周恩來生前警衛士高振普,還有一位是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郭玉峰,多次聆聽他們關於撒周恩來骨灰的情況和撒在每一處的含義。
  • 縈繞天地間的迴響——紀念中國指揮大師李德倫百年誕辰
    李德倫平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個人民的音樂家,用藝術為人民服務一輩子。經過1953年-1957年在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研究生班學習深造,他的指揮技藝日漸精進,中國音樂舞臺出現了一位令世界矚目的大師級指揮家。
  • 在迪士尼裡撒骨灰,這是要做開心鬼嗎?
    (圖源:local10)一直以來都有這樣一個傳聞,人們喜歡把骨灰帶到迪士尼樂園,撒在院內的各個角落。,空著罐子走,在樹下、在花園,隨便輕輕一撒,隨風飄散,自由在人群中穿梭…有些人甚至直接將骨灰撒在了自己最喜歡的主題設施附近,比如想讓母親跟著小飛象一起飛,想讓父親跟著加勒比海盜探險…
  • 周恩來留囑咐死後火化 揭秘骨灰撒四處有何寓意?
    我因為在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工作的關係,曾先後數次接觸和拜訪過參與撒周恩來骨灰的3人:時任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的羅青長;時任西花廳黨支部委員、周恩來生前衛士高振普;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郭玉峰,多次聆聽他們關於撒周恩來骨灰的情況和撒在每一處的含義。
  • 世界頂級指揮大師祖賓·梅塔:我有些嫉妒中國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題:世界頂級指揮大師祖賓·梅塔:我有些嫉妒中國  中新社記者 高凱  指揮大師祖賓·梅塔近日抵京準備執棒國家大劇院開年大戲,歌劇《阿依達》,提及當代中國為數不少的一流劇院,這位世界樂壇的傳奇人物直言,「說實話,作為一個印度人,我有些嫉妒。」
  • 指揮大師尤裡·特米爾卡諾夫「馬勒之旅」波折多
    雖說樂迷這次與尤裡·特米爾卡諾夫擦肩而過,不過好在他們還有更多目睹世界級指揮大師風採的機會:除了已經亮相的夏爾·迪圖瓦、丹尼爾·哈丁,接下來還將有裡卡爾多·穆蒂、曼弗雷德·霍內克、鄭明勳、水藍、埃利亞胡·殷巴爾、艾森巴赫等陸續來京。在這份「大師菜單」背後,同樣有著鮮為人知的波折。
  • 八旬老翁花56天穿越20國,只為把愛妻骨灰撒在她最愛的地方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再把我們的愛葬在天涯」這個英國老爺子叫Mike Howitt,5年前,已經80歲高齡的他一個人歷時56天穿越20個國家,只為了把愛妻的骨灰,撒在她生前最愛的地方60多年前,Mike和愛妻Diana在萊斯特的一個教堂邂逅那一年,他16歲,她15歲男孩和女孩在最美的年紀怦然心動,
  • 臺「反獨」大將王曉波辭世:骨灰將撒臺灣海峽
    家屬目前傾向不設靈堂、不辦告別式和公祭,骨灰將撒臺灣海峽。王曉波1943年出生於在江西省鉛山縣,曾任教於臺大哲學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等。王曉波的家庭是「白色恐怖」受難者,母親章麗曼1953年遭國民政府槍決時才29歲,父親王建文也坐了7年的牢。王曉波曾說,他從小就希望自己能像白蛇娘娘的兒子許仕林一樣,「長大以後中了狀元,替囚禁在雷峰塔下的母親平冤。」
  • 指揮大師馬澤爾去世 曾五次執棒世界名團訪上海
    指揮大師馬澤爾去世 曾五次執棒世界名團訪上海 2014-07-15 09:35:05  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因患肺炎和併發症,當地時間前天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家中去世,享年84歲。
  • 郭沫若骨灰撒在大寨虎頭山梯田,紀念碑與陳永貴墓相距百米
    根據其遺囑,郭沫若的骨灰被灑在大寨的梯田中。後來,大寨專門為他建了紀念碑。現在,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個旅遊景點。郭沫若,1892年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鎮,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早年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他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之一、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 指揮大師穆蒂攜芝加哥交響樂團登臺國家大劇院
    中新網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 高凱)1月25日,位居世界五大交響樂團之一的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在現任音樂總監、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的帶領下登臺國家大劇院,為大劇院觀眾演繹了貝多芬、馬勒兩位德奧作曲大師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