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制度

2021-01-21 健康界

1.目的

1.1通過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

1.2明確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覆蓋範圍以及控制策略,以監測、預防和控制為手段,降低患者、員工、醫學學員、來訪者等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

2.範圍

醫院院區、科室/部門、員工、受訓學員、患者、外包人員、來訪者。

3.定義

無。

4.權責

4.1全院職工:嚴格執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制度。 

4.2科室負責人:對制度進行培訓,並督促落實。 

4.3醫院感染管理科:對制度進行培訓、檢查和完善。

5.作業標準

5.1醫院感染管理體系與職責: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要求,建立三級管理體系(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並落實各級職責。

5.1.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院級)

5.1.1.1組成: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由院領導、醫務科、護理部、臨床科室、設備科、總務科、檢驗科、藥學部、消毒供應室、手術麻醉科、重症醫學科、血液透析室、內鏡診療科等負責人或護士長組成;主任委員由分管領導擔任。

5.1.1.2職責: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感染管理工作,具體職責詳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管理制度》。

5.1.2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醫院感染管理科

5.1.2.1組成:根據醫院規模與複雜程度配備足量的專職人員。

5.1.2.2職責: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項目的總體監控,職責詳見《醫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

5.1.3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科室)

5.1.3.1組成:醫院各臨床及醫技科室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主任擔任組長,成員包括護士長、感控醫生和感控護士組成。

5.1.3.2職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負責本科室的醫院感染預防控制與管理工作。具體詳見《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工作制度》。

5.1.4其他相關部門:醫務科、護理部、總務科、藥學部、檢驗科等職責,詳見《相關部門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5.2醫院感染管理策略

5.2.1風險評估:醫院每年年底進行1次醫院感染風險評估,感染風險評估基於本院的監測數據及信息,並結合國內外相關資料,確定明年感染預防與控制計劃的重點工作。

5.2.2預防與控制的主要方法: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主要涉及內容包括清潔、消毒、隔離、手衛生、個人防護等。

5.2.3分級負責制:感染監測以科室主動上報與感染專職人員監測相結合,感染控制採取分級負責制,各部門根據職責要求各盡其責。

5.2.4可疑醫院感染的管理:懷疑患者、員工、醫學學員、來訪者發生醫院感染時,醫院感染管理科應通過必要的監測以明確感染的發生並根據傳播途徑控制,預防與控制院內感染。

5.2.5疾病流行期間患者管理:應與醫務科協商並經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審批把患者轉移到合適的病房,必要時關閉感染流行科室;出現重大醫院感染或疑似醫院感染暴發,應立即上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

5.3醫院感染管理培訓

5.3.1院級培訓: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全院各級各類人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根據《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制度》及醫院感染培訓計劃,開展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並根據工作人員職業特點開展針對性培訓。

5.3.2科室培訓:科室感染管理小組依據工作管理要求開展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5.4醫院感染的監控項目

5.4.1醫院感染的監控項目確定

5.4.1.1原則:醫院感染的控制項目確定基於醫院感染相關的數據、感染的風險評估,並參考國內外相關法規、指南及公開的數據,由感染管理委員會討論後確定。

5.4.1.2醫院感染的監測必須包括的項目(但不僅限於以下項目):

A. 醫院感染髮病率(%)。

B.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病率(‰)。

C.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髮病率(‰)

D. 血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率(‰)。

E. 不同危險因素手術部位感染髮病率(%)。

F. 有流行病學意義的多重耐藥菌的檢出率和耐藥率(%)。 

G.有流行病學意義的社區感染。

5.4.2醫院感染監測

5.4.2.1醫院感染綜合性監測:詳見《醫院感染綜合監測操作規程》。

5.4.2.1.1日常監測:醫院感染管理科做好日常監測的同時,督促臨床科室及時診斷上報散發醫院感染病例。

5.4.2.1.2核實、幹預與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對上報的醫院感染病例進行核實、匯總,發現醫院感染率異常升高,尋找原因,進行調查與幹預。每月將醫院感染病例監測及各部門感控檢查情況上報至質量管理科。

5.4.2.1.3醫院現患率調查:醫院感染管理科主持每年至少進行1次現患率調查,醫院感染現患率≤10%。

5.4.2.2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

5.4.2.2.1目標與監測

5.4.2.2.1.1每年根據醫院感染風險評估結果開展1~2項目標監測,詳見《醫院感染目標監測規程》。

5.4.2.2.1.2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根據《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與控制操作規程》監測。

5.4.2.2.1.3呼吸機相關的肺部感染:根據《呼吸機相關肺炎感染預防與控制操作規程》監測。

5.4.2.2.1.4導管相關的血流感染:根據《導管相關的血流感染預防與控制操作規程》監測。

5.4.2.2.1.5手術部位感染:根據《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與控制操作規程》監測。

5.4.2.2.1.6數據分析與上報:針對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醫院內肺炎感染、導管相關的血流感染、手術部位感染發生率醫院感染管理科收集數據,查閱病例核實資料,查看病情,每季度統計分析數據形成報告並反饋科室。

5.4.2.3多重耐藥菌監測:詳見《多重耐藥菌管理制度》。

5.4.2.3.1監測數據發布:檢驗科每季度匯總細菌監測數據,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

5.4.2.3.2追蹤與評價: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天查看微生物室上報培養陽性細菌數據,若發現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產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Ls)細菌、耐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鮑曼不動桿菌(CR—AB)、耐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銅綠假單胞菌(CR-PA)、耐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腸桿菌科細菌(CRE),定期到相關病區查看隔離措施落實情況,並對其控制效果進行追蹤與評價。

5.4.2.4醫院感染流行、暴發監測:詳見《醫院感染暴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收治大量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應急預案》。為防止醫院感染暴發流行,凡在短時間內同一病區出現3例以上同一種病原菌或臨床症狀相似的患者,醫院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即會同臨床醫護人員啟動相應預警機制,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5.4.2.5手衛生依從性

5.4.2.5.1宣傳:通過各種形式加強手衛生宣傳,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

5.4.2.5.1.1制定製度: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WS/T313—2009),制定本院《手衛生管理制度》。

5.4.2.5.1.2手衛生依從率:每月調查手衛生依從率,每季匯總統計分析向全院報告監測結果。

5.4.2.6環境衛生學監測:主要包括對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的監測。

5.4.2.6.1環境衛生學監測控制目標:符合《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l5982—2012)。

5.4.2.6.2環境衛生學監測控制要求:詳見《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操作規程》。

① 重點科室做好日常監測,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季抽查。

② 有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加強相關科室的環境監測力度。

③ 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向環境監測異常的科室提供數據和建議,督促改進。

5.4.2.7消毒滅菌效果監測:詳見《CSSD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規範》《CSSD感染管理規範》。

5.4.2.7.1科室做好日常監測,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季檢查;發現監測數據結果異常,立即電話反饋至相關科室領導,重要事件反饋至主管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

5.4.2.7.2發現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加強相關科室環境監測力度。

5.4.2.7.3每季度對數據進行分析匯總統計形成報告,每季度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報告1次。

5.4.2.8內鏡的消毒監測:詳見《內鏡的醫院感染管理規範》。

5.4.2.8.1使用科室監測消毒的內鏡(如胃鏡、喉鏡、氣管鏡等)細菌菌落數<20cfu/件(鏡),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滅菌後的內鏡(如腹腔鏡、膀胱鏡等)、活檢鉗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

5.4.2.8.1醫院感染管理科抽查。

5.4.2.9員工醫院感染監測:詳見《感染性職業暴露處置規程》《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管理制度》《隔離種類、適用疾病及標準操作規程》。

5.4.2.9.1醫院感染管理科在日常工作中,按照《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管理制度》監測各科室工作人員防護措施是否到位,如有不當立即指正,個人防護設備存在問題由醫院感染管理科與相關科室溝通協商解決。

5.4.2.9.2員工確診或疑似傳染病,及時上報。

5.4.2.9.3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統計上報銳器傷和皮膚、黏膜暴露情況。

5.4.2.10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及消毒藥械的監測

5.4.2.10.1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並落實《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管理制度》《消毒藥械管理操作規程》《無菌物品管理操作規程》《過期醫療用品管理制度》相關規定,禁止重複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確保患者使用安全。

5.4.2.10.2醫院感染管理科參與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及消毒藥械的管理:每季度抽查各品種證件,如有疑問立即和相關部門和科室反饋並協商解決。

5.4.2.11基建項目管理監測

5.4.2.11.1為避免建築塵埃和殘渣、噪音、震動等對患者、醫務人員及探視者造成危害,除不影響醫療區域的非醫療用建築外,醫院內所有建築工程,包括新建、改建項目、維修工程、管線安裝工程、油漆粉刷工程、常規檢修工程都必須經過感染風險評估,詳見《醫院建築修繕感染管理操作規程》。

5.4.2.11.2風險評估為Ⅲ級及Ⅲ級以上的工程必須填寫醫院感染風險評估和審批表,得到醫院感染管理科批准,方可施工。並有醫院感染管理科書面的檢查結果,記錄存檔。

5.4.2.11.3風險評估Ⅲ級及Ⅲ級以上的工程完工後,必須由醫院感染管理科檢查後方可投入使用。

5.4.2.12醫療廢物管理及監測:根據衛生部令第36號《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制定本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規範醫療廢物的收集、存放、運送、交接程序及流失洩漏處置,防止銳器傷而導致血源性感染性疾病發生。

5.4.2.12.1總務科、臨床各科室負責按要求分類、收集、運送和儲存。

5.4.2.12.2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巡查各環節有無違反相關規定,檢查存在問題反饋給相關科室。

5.4.2.13餐飲管理:降低食物存放和準備等過程中汙染風險,避免發生食物中毒等不良事件,詳見《餐飲的感染管理規範》。

5.4.2.14醫院織物管理:詳見《醫院織物清洗消毒監管規範》。

5.4.2.14.1總務科、各科室、洗衣公司負責醫院織物的分類、收集、運送存儲。

5.4.2.14.2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監督各環節有無違反相關規定,檢查存在問題反饋給相關科室和部門,並協商解決。

5.4.2.15醫院環境保潔:按照《病區保潔管理制度》《醫院公共區域保潔管理規範》執行,降低環境感染危險因素。

5.4.2.15.1總務科、保潔公司負責整個院區的環境保潔。

5.4.2.15.2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季監督各環節有無違反相關規定,檢查存在問題反饋給相關科室和部門。

5.4.2.16重點部門、重點科室、重點環節醫院感染管理:根據醫院規模確定醫院感染的重點監控部門,醫院感染管理科每月進行現場質控檢查,通過督促科室落實感染管理制度。

5.4.2.16.1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詳見《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範》。

5.4.2.16.2成人ICU及新生兒病房醫院感染管理,詳見《重症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管理規範》、《新生兒高危觀察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範》。

5.4.2.16.3血液透析室醫院感染管理,詳見《血液透析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範》。

5.4.2.16.4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醫院感染管理,詳見《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感染管理規程》。

5.4.2.16.5救護車醫院感染管理,詳見《救護車消毒管理規範》。

5.4.2.16.6口腔科門診的醫院感染管理,詳見《口腔門診醫院感染管理規範》。

5.4.2.16.7門急診、特殊檢查科等相關的醫院感染管理,按照相關的醫院感染管理規定執行。

5.5醫院感染風險管理

5.5.1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每月按照醫院感染管理科發布的《醫院感染管理檢查標準》對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進行檢查,每季對重點環節、重點人群、高危因素風險評估,查找工作中的風險因素,對存在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持續改進工作。

5.5.2醫院感染管理科

5.5.2.1每季到科室依據《醫院感染管理檢查標準》對科室環境衛生、清潔、消毒、手衛生、個人防護、醫療廢物管理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現場反饋督查。

5.5.2.2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形成匯總報告,反饋全院各部門,同時實施所需的政策、程序、教育和循證活動來降低醫院感染風險。

5.5.2.3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每年依據感染風險、感染率和感染趨勢的數據和信息對感染控制的流程進行再設計或改造。

6.流程

7.附件列表

8.相關文件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2006衛生部令第48號)

《醫院感染監測規範》(WS/T312-2009)

《醫院隔離技術規範》(WS/T311/2009)

《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WS/T313-2009)

《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WS/T367-2012)

《醫院空氣淨化管理規範》(WS/T368-2012)

《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5-2012)

《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36號)


相關焦點

  • 英國醫學雜誌刊文:方艙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中國經驗」
    文章闡述了中國武漢方艙醫院用於預防、控制患者和醫務人員的院內感染所採用的多種策略和方法,這包括:建立專門的感染預防和控制協調辦公室,成員包括感控專業人員,醫護人員、後勤人員和主管領導。通過他們的共同協作來全面、有效地管控醫院感染。
  • 醫院傳染病疫情控制制度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1.醫院成立由主管業務副院長、醫務部主任、防保科科長、院感科科長等組成的傳染病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對傳染病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定期進行檢查,根據最新情況制定相關傳染病有關制度。
  • 預防與控制病毒感染 一定做好這四個方面
    所以在新型冠狀病毒容易擴散的時間裡,廣大人民做好個人的疫情防護,既是愛國又是自愛的表現,同時要保證家裡室內空氣流通,家庭衛生環境清爽,儘量不要走親戚,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公眾場合,如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及時到各醫院發熱門診就診。那面對這場疫情,如何做好科學合理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呢?
  • 《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實務》出版
    >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近日,由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吳文娟、雷撼主編的中英文雙語版《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實務》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吳文娟、雷撼所在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應急醫學救援隊2月4日奔赴武漢,駐紮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該方艙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760人,1169名醫護人員運行一個多月,成功實現患者零召回、醫護零感染和患者零死亡「三個零」。正是在此基礎上,院感專家吳文娟總結其經驗,行諸文字,編寫了中英文雙語版《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實務》。
  • 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辦新冠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知識培訓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張鵬)根據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開展山西省新冠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知識培訓工作的通知》,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專業知識及感染防控能力,8月5日至7日,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務處召開網絡會議,對全院工作人員進行了新冠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知識培訓
  • 泰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工作指引(試行)
    落實學生晨檢和午檢制度,發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學生和幼兒,立即電話通知家長帶其佩戴口罩到發熱門診就醫;4.落實因病缺課制度,做好學生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記追蹤制度,發現呼吸道傳染病病例異常增多要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5.加強師生健康知識宣教,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不隨地吐痰,應將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
  • 2019年版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預防控制技術指南
    近年來,我國由人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暴發時有發生,個別地區出現了聚集性的重症病例[3,4,5]。為指導各地做好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預防控制工作,依據我國傳染病防治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等相關法律法規,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多學科專家,制定本指南。
  • 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出版 助力世界抗擊新冠肺炎|...
    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實務》已出版。 東方醫院供圖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出版 助力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新網上海3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8日獲悉,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實務》已出版。
  • 湖北發布《社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導手冊...
    7、公共運輸工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8、火車站、高鐵站、地鐵站、汽車客運站、飛機場和港口碼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9、小學及託幼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10、 大專院校、職業技術學校及初高級中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11、 企事業等集體單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12、 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
  • 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出版 助力世界抗擊新冠肺炎
    中新網上海3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8日獲悉,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實務》已出版。
  • 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寧夏)參與編寫|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
    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實務》已出版。記者28日獲悉,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實務》已出版。該書由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專家吳文娟、雷撼主編。雷撼、吳文娟所在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2月4日奔赴武漢,駐紮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該方艙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760人,1169名醫護人員運行一個多月,成功實現患者零召回、醫護零感染和患者零死亡「三個零」。
  •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院內感染預防與控制
    原創 醫院感控宣傳小組 華山感染歡迎大家來到《醫院感控ABC》,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感染在健康人群中是相對良性的疾病,但是VZV具有高度傳染性,特別是水痘,因此,醫療機構內VZV的院感防控顯得尤為重要。
  • 衛生部印發"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甲型H1N1流感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指導醫療機構做好甲型H1NI流感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減少和避免甲型H1NI流感醫院感染的發生
  • 醫院感染管理規範(試行)
    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  一、依據有關政策法規,制定全院控制醫院感染規劃、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  二、根據《綜合醫院建築標準》有關衛生學標準及預防醫院感染的要求,對醫院的改建、擴建和新建,提出建設性意見。  三、對醫院感染管理科擬定的全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進行審定,對其工作進行考評。
  • 關於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控制指南(試行)通知
    :    為進一步加強重點部位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導並規範外科手術部位感染、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降低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提高醫療質量和保證醫療安全,我部組織制定了《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和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以及《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
  • 衛生部通報西安交大醫學院附屬醫院嚴重感染事件
    二是忽視醫院感染管理,未盡感染防控職責。該院對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不重視,未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規定建立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尚未建立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並履行相應的職責。該院的感染控制工作隸屬於醫務部,削弱了醫院感染管理的力度,加之醫院感染管理人員配置不足,難以高質量完成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各項管理、業務工作,難以保證對醫院感染的重點部門和環節實施監督檢測、檢查和指導。    三是缺失醫院感染監測,瞞報醫院感染事件。
  • 「專家面對面」方艙醫院的概念|醫院感染的概念|如何避免醫院感染?
    專家面對面:方艙醫院的概念重慶市新冠肺炎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重慶市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疾病預防控制科主任劉丁教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建的方艙醫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移動方艙,它是利用體育場、會展中心等場所臨時改建的醫院,它的規模非常大
  • 醫院感染暴發,您真的會識別嗎?
    2019年5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2019〕480號,通知發布的同時,也發布了《十項醫療機構感染預防與控制基本制度(試行)》(以下簡稱「十項感控基本制度
  • 諾如病毒感染的預防和控制
    諾如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冬季高發,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多在學校、家庭、醫院、社區、軍隊、幼兒園、旅遊區等以暴發形式出現。美國每年在所有的非細菌性腹瀉暴發中,60-90%是由諾如病毒引起。荷蘭、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也都有類似結果。在發展中國家,諾如病毒也常引起暴發流行。
  • 2019版流感方案公布 新添醫院感染控制措施
    新方案加入「醫院感染控制措施」 此外,新版《方案》還添加了醫院感染控制措施部分。方案指出,應落實門急診預檢分診制度,做好患者分流。提供手衛生、呼吸道衛生和咳嗽禮儀指導,引導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及陪同人員佩戴醫用外科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