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訊(記者李志峰)今後,重慶中小學校舍建設有了可參考的標準化施工圖。1月19日,市教委發布《重慶市中小學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參考圖集》。其中明確規定了我市中小學、幼兒園的建設標準,如中小學普通教室最高不超過5層、教室裡課桌椅的排距不小於0.9米;幼兒園生均遊戲場地不得少於2平方米。
據悉,該圖集尚屬全國首發,今後將作為評估我市中小學、幼兒園校園建設的基本標準。
缺乏參考標準,部分校園規劃布局不合理
市教委副主任黎德龍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我市中小學校舍從以前的「三無」(無施工圖、無正規施工單位、無建管單位)狀態逐步納入城鄉建設管理正軌,校舍質量不斷提高。但在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的發展格局下,由於缺乏系統的標準和設計指導,一些城鄉中小學幼兒園校園規劃布局依然不盡合理,校舍建築設計和建設不規範。
為此,市教委委託市教育建築規劃設計院,在全國率先以圖集形式出臺了中小學、幼兒園市級建設標準參考圖集。「編制這本《圖集》,主要是為努力提高全市中小學、幼兒園設計和管理水平,不斷推進中小學標準化和幼兒園規範化建設。」黎德龍說。
城鄉一體,城市和農村學校同樣適用
在班額上,幼兒園不能超過35人,小學不能超過45人,中學不能超過50人;新建小學的生均用地面積不能低於14平方米,幼兒園生均遊戲場地不得少於2平方米……記者看到,圖集中首次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全面系統地明確了中小學、幼兒園的建設標準。這也意味著,今後,我市新建中小學、幼兒園將必須達到這些硬指標。
黎德龍表示,城鄉學校實施一體化標準是該圖集的最大亮點。今後,即使在我市偏遠的農村,新建學校也將和城市學校一樣規範、一樣漂亮。
突出重慶特色,力推山地園林式校園
由於我市山地較多的特殊地理環境,特別是渝東北、渝東南地區,有些學校落差甚至達60米以上。圖集特別推出了山地校園規劃布局設計樣本,利用山形巧妙造勢,創建山地園林式校園,並通過「臺地」、「階梯」、「吊腳」等手法,進行科學的布局規劃,營造山地建築的獨特風貌,供學校參考。
在校園建築風格方面,除了比較流行的現代風格,圖集更是將多種樣式的巴渝風格融入校園,突顯重慶特色。結合重慶多雨、潮溼的氣候特點,圖集中的很多學校都將底樓架空出來,作為學生的室內活動場地。
「標準化建設不是搞一刀切,而是在科學、規範、安全的前提下,各個學校都能表現自己的風格和特色。」黎德龍說,校園規劃布局和建築風貌相關圖示內容只是參考樣本,學校可以根據當地地形地貌以及地域文化,突出自身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