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每篇高考作文兩位老師「背靠背」打分
今年「穿越沙漠論自由」的高考材料作文題究竟好不好?可以任人品評,卻不能任人閱評。上海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周宏接受採訪時透露,滬上作文評閱教師均經培訓和考核,「淘汰率」達50%,今年「持證上崗」者只有100多人。經過多次「模擬評卷」,他們手裡的「標尺」寬嚴有度且統一,絕非主觀和任意。
截至昨天上午,尚無「滿分作文」誕生。周宏說,有時很想打滿分,但很遺憾出現錯別字,眼下沒有任何錯別字的考生作文比較罕見。
「背靠背」,4分鐘過三關
在華東師大計算機中心,作文組教師分為5個組在5個機房評卷,每組22人。在電腦屏幕上,每篇考生作文經過掃描,成為圖片文件,顯示大小比真實的手寫字體大了不少,一目了然。任何一篇作文都會隨機發送至兩名閱卷者的電腦上,他們互不知曉、無法通氣,完全「背靠背」打分。全城約5萬篇作文,都經這5個組的老師評閱,平均下來每名老師至少花4分鐘讀完一篇800字作文。
周宏介紹,若兩位教師的評分誤差在規定範圍內,即取平均值;若超過規定範圍,則計算機再將試題發送給第三位教師評閱,直至誤差控制在設定的範圍內。如果這算兩道關的話,那麼還有「第三關」——對於被評定為最好的「一類卷」或不合格的答卷,還有專門工作組負責復檢,檢查率為100%。仍有爭議的,還有專家仲裁。據了解,上海語文高考專門設立了兩個檢查組,除市教育考試院檢查組外,語文科目閱卷中心組也專設了檢查組。
寫作,說有品位的真話
在周宏教授看來,今年的作文題出得很好,考生在寫作中呈現了多種思考角度。他認為,好作文要「說有品位的真話」,這些真話應該有品位,有思想、不偏激、不庸俗。
作為語文組負責人,周宏要求評卷老師「有眼光、有責任心、有愛心」。所謂有眼光,評卷教師必須吃透評卷標準,擅於從考生們紛繁的文字表達中精準把握文本原意,給予公平公正的評分。他舉例,有考生全篇作文並未反覆出現材料中提供的關鍵詞,但字裡行間都蘊含著中心思想,就更需要評卷老師體味斟酌。
有責任心,也就是說,評卷教師除了有較高的專業素養,還必須嚴謹負責,認真對待每一份答卷;有愛心,則希望評卷教師必須對學生充滿愛,懷著滿腔熱忱評閱每一份答卷。「我們是老師,也是家長。」周宏說,「應該把每一個考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
誰批作文,全國最嚴
今年,擁有語文閱卷資質的全市教師中,中學教師佔八成,大學教師佔兩成,並無研究生。周宏表示,語文試卷中主觀題型佔80%,作文題分值佔比又相當大,為此上海建立了一套完整機制,確保評卷公平公正。他說,每年11月,上海都花一周時間,對300多名資深語文教師進行培訓,這些教師由區縣教育局及各高校推薦。迄今,培訓已堅持5年,累計培訓了1500餘人。
經培訓教師還必須通過嚴格考核,優中選優出800多名核心骨幹,授予高考語文閱卷「上崗證」,建成一個可供抽選的「專家庫」,這也意味著半數教師已被「淘汰」。在培訓和考核中,學生所作的幾百份同題作文成為「樣本卷」,比如美國SAT考試2005年的作文題,被分別寫成記敘文和議論文,接受每名教師「試打分」,再一篇篇討論比較,逐漸統一「度量衡」,形成一個可控的誤差範圍。最終,手太松或手太緊的教師,評分超出一定區間,就無法獲證。這一選拔流程,可說是「全國少見,最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