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持續更新
閱卷老師是如何就立意打分的
雖然在高考作文等級評分體系中並沒有「立意」這個說法,立意問題更多地看審題是否切題,中心是否突出。但是,它是一根無形的指揮棒,在暗中操縱著閱卷老師的評分尺度。閱卷老師一般是從兩個方面入手評立意分的:
(1)看文章中心是否突出。
當閱卷老師看到你的文章時,能感覺到你的文章有一個明確的中心,而這個中心落實到一個具體的題目上,形成了自己的寫作中心,並能讓這個中心貫穿始終,統帥所有的材料;同時,文章中表達的見解、看法鞭辟入裡,超出一般地顯露出來,情感鮮明、態度堅決,那你的文章的立意就有可能進入一類卷了。
(2)看文章中心理解是否準確、深刻,有無思想。
文如其人,人的偉大在於思想。所謂平庸的作文,即指內容空洞、毫無思想的作文。一篇文章有了思想,就有了血肉生命,有了「精氣神」。這個思想就是看你對文題有無自己獨到的理解、分析。
立意的常見誤區有:
(1)偏離題意。
(2)認知、情感有偏差。如山東卷作文「陰影」,若在作文中大談特談生活中的陰暗面,社會上的種種不公正現象,固然扣住了「陰影」,但別忘了材料中的辯證關係,還有「光明」。這不僅是偏題問題,恐怕還有認知問題。只看到「陰影」,看不到「光明」的主流。
(3)立意散亂,多頭緒多中心,缺少集中意識、重點意識。
(4)立意陳舊、一般,缺少新意和深刻。
這些誤區常常是作文立意中的「雷區」,輕易不能碰。這也是給我們的警示。
立意就是在審清題意的前提下,確立作文的主旨和中心。從基礎等級上看,就是正確、集中;從發展等級上看,就是深刻、新穎。這裡先談談立意正確、立意集中。
所謂立意正確,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觀事物的認知規律,有著正確的價值取向,有著健康的情感態度。另外,必須符合題意,不跑題,不偏題。
所謂立意集中,就是聚焦觀點,一篇文章只能提出一個觀點,解決一個問題,太泛則濫,過大則空。
如何使立意正確、集中呢?
無論哪種命題,都會給考生以廣闊的立意空間,往往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立意,但關鍵是選準一個一觸即發的「寶貴」的「點」。其實,這個「點」,就在作文試題的材料、導語、話題或標題中。
材料作文,若是抒情性材料(如詩歌),每一個意象就是一個角度,一個「點」;若是敘述性材料(如寓言、故事、現實生活現象),其中一人一事一景一物及其兩者關係的組合就是一個角度,一個「點」;若是議論性材料(如格言、警句、論斷的編組等),每一個觀點及其對立面就是不同的角度。可據「象」探「質」,據果探因;可據材料中的矛盾關係、辯證關係分析內在的哲理。如2010年山東卷作文題,就是一個議論性材料作文,材料是託爾斯泰飽含哲理的一句名言。立意的「點」就定位在「光明」與「陰影」的辯證關係上。
命題作文,一般來說,標題本身或標題中的關鍵詞語都含有多義性。其中有本義、引申義,也有比喻義、象徵義。那麼,每一個義項從宏觀上看都有一個大的立意範疇,而每一個範疇從微觀上看都又有許多小的角度或「點」。如北京卷的作文,材料中三位同學的觀點自成一家,老師的總結精準到位,在立意時可分別從每一位同學的角度立意:依據甲生之說,可立意為「成功源自實力」;依據乙生之說,可立意為「有競爭才利於均衡發展」;依據丙生之說,可立意為「提倡公平誠信,摒棄弄虛作假」。
「大題」指題旨範圍較寬泛、開放性強的文題,如「常識」、「見證」、「難題」、「早」、「他們」等,可以採用加修飾語的辦法來縮小立意、取材的範圍。可在標題前面加修飾語,可在後面加中心詞,還可以前後都加。如作文題「常識」,前面可加「生活」、「醫學」、「自然」、「科學」、「文化」、「哲學」、「安全」、「道德」等,後面亦可加「特點」、「意義」、「利弊」、「發展」、「穩定與創新」等等。這樣,層層加修飾語、中心詞,立意的範圍越來越小,越來越集中、明確。
「虛題」是指比較抽象的文題,一般從哲思、道理、精神層面來命題,如「角色轉換之間」、「北京的符號」、「見證」、「懷想天空」等。「實題」,一般從人、事、物、景等層面來命題,如「踮起腳尖」、「有句話常掛在嘴邊」、「臉」、「燈」等。虛者實之,就是指以某個具體的人、事、物、景為載體,借實在的物象或事件去詮釋抽象的命題。如作文題「見證」,題目較大較虛,可以像當年一篇優秀作文那樣具體為「見證歷史的傷痛」,並以此為切入點,選用圓明園、奧斯維辛集中營、諾曼第登陸等材料,論證「對於傷痕與鮮血的見證,不僅僅是為了銘記,更是對後世的警示」這一中心,立意可謂明確、集中、主旨深遠。
實者虛之,指構思立意由實到虛,由個別升華為一般,透過物象,深入本質,寫出這類文題在思想或精神層面的象徵意義。如作文題「踮起腳尖」,既是角度小的文題,又是一個很實在具體的題目。「踮起腳尖」是一個具體的動作,這個動作有很強的指向性。也許踮腳的人是想看得更高、更遠,或者是想夠到更高處的東西;也許是在跳舞,等等。這些都是其具體的意義。但寫作時應該從這些具體的意義中引申出更抽象的內涵來。如「踮起腳尖」表現出一種對現狀不滿的抗爭,一種永不言敗的拼搏,一種對成功與卓越的追求……總之,「踮起腳尖」包含著一種奮發向上的願望,一種努力前行的勇氣,一種不懈探索的精神。這便是把具體的動作與抽象的生活哲理結合起來進而化實為虛的立意方法,運用這種方法,自然容易把文章導向深刻。
有的文題可實可虛,立意可以由實到虛,虛實轉換。如作文題「品味時尚」,一篇考場作文是這樣寫的:開頭先品味生活中的「服裝」時尚,從牛仔褲到皮爾卡丹西服、鱷魚T恤,體會到追逐時尚要領生活之潮流;接著又緊密聯繫生活,品讀「青春」,進而領悟到「青春」不僅僅是追逐生活潮流,更在於去追求生活的真、善、美,而真、善、美才是生活、時代中永恆的「時尚」。文章由實到虛,由表及裡,層層深入,堪稱考場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