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
導言:不要因為走了太遠,而忘記了當初的自己為什麼出發。
2020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因為不可抗力,6月份一年一度的高考被推遲到7月份。還有一周的時間就是莘莘學子決戰的時刻了,而這幾天,關於高考、高考作文等諸多話題也瞬時登上熱搜。
在看到有些高三學子在詢問如何不偏不倚地進行高考作文寫作,我有一些關於如何對於高考作文進行審題立意的乾貨要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用~
1、 明確高考作文閱卷流程及標準是什麼?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做任何一件事之前必須要明確對方的意圖、目的以及對應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因此,在寫高考作文這件事之前,我們首先就要明確高考閱卷流程及標準:
(1)高考專家組給出寫作標準:一般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最佳立意、一般立意、沾邊立意。最佳立意是找到了最佳寫作角度,一般立意的寫作角度不是太中肯;沾邊立意的寫作只是與標準擦邊。
(2)閱卷老師熟悉專家組給定的評判標準,並且會隨機批閱專家組曾改過的試卷,找到他們之間的誤差。若誤差小的老師,則參與評卷;否則,不參與評卷。
2、 明確閱卷老師怎樣閱卷?
考生眾多,閱卷老師是不可能對每份試卷都仔細閱讀的,他們只會花大約30秒的時間瀏覽。因此,明確閱卷老師如何閱卷,我們方可針對性地下手。
(1)閱卷老師看到作文,會首先找文章中心句,即看你的中心觀點是什麼。
(2) 找到中心觀點後,與閱卷標準中的立意進行比較,然後將此篇作文劃定得分區間。
3、 明確作文種類有哪些?
要想有針對性地準備作文,並對其有一個宏觀的把握,那麼明確作文種類有哪些就是必然的。
(1)命題作文(材料式命題、完全式命題、半命題):所謂命題作文,即在材料中會給定命題,只是看是完整的命題還是非完整的命題。
對於此類題目,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礎上,明確給定命題關鍵詞及其含義,並由此找到作文的切入點。
例如,高考作文題目「文明的韌性」中,「文明」和「韌性」是關鍵詞,那麼首先我們就要知道什麼是文明、什麼是韌性;然後在此基礎上找到切入點。
(2)話題作文:所謂話題作文,即是給出一段材料,在要求中給定話題範圍,並依據此立意。針對此,我們需要明確材料有哪些可寫的角度,然後找到其中一個契合話題的角度,以小見大。
(3)材料作文:即給出一段材料,然後按照自己的理解確定立意,以材料講述的中心進行寫作。我們可以用中性筆在材料中找到參與主體、描述對象、兩者關係、延伸意義、感情色彩等等,並據此立意。
(4)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形式,給定材料,不給定話題,沒有最佳立意,給考生較大的自由發揮空間。以這樣的作文形式找出的立意沒有特別的好壞之分,言之有理即可。
4、進行立意的方法有哪些?
(1)直接法:
前面有說到,閱卷老師閱卷時間是短且有限的。因此,我們在寫作時,需要在開頭一段直接亮出文章的觀點,並且要顯得簡潔、明了、直接。這樣做的原因在於可以方便閱卷老師,給其良好的印象。
(2)3W提問法:
3W即為what、why、how,即面對一則材料或者一個題目時,我們可以採用這樣的方法。首先,說明這是什麼、為什麼、如何做。簡單來說,即含義、原因、措施。
5、 有哪些思維易導致偏題?
(1)簡單而直接的片面化思維。有些人對於命題沒有進行延伸意義的理解,只是從字面意思進行理解,那麼這就太片面了。例如現在有一句話:「梯子不用時,請橫著放」,有部分人可能直接就立意為要如何使用梯子。
其實,對於這樣的題目,我們要明確其延伸意義:為他人著想、管住自己等等。
(2) 一味創新。有時候創新是好的,但是不要過度追求創新。否則,閱卷老師就會覺得這個學生是為了高分,創新而創新。因此,要有個度。
關於高考作文審題立意,大家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