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問我這麼一個問題:「高考作文要如何審題?」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得作文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高考」這句話可能有點誇張,但不得不說,語文這個科目如果考得好的話,會對整個高考過程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高考作文寫得好的話,考生的語文這個科目算是考好了一半。
在寫高考作文的時候,考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審題。審題的主要好處有兩個:一方面是為了讓考生在寫高考作文的時候不「跑偏」,不「撞邊」,與「離題」這兩個字「絕緣」;另一個方面是為了讓考生能夠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儘量在高考作文這個節骨眼上得高分,以便勝人一籌。高考作文要如何審題,以下這三個方面了解一下:
(一)在關鍵詞上「掐準七寸」。
⒈命題作文在審題的時候要找準關鍵詞。
命題作文有兩個關鍵詞可以抓,其一是標題中的關鍵詞,其二是作文要求中的關鍵詞。
標題中的關鍵詞,以《美麗的家鄉》為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個題目中「美麗」兩個字是關鍵詞,也是「題眼」。每一個考生都有家長,那麼家鄉的美麗表現在哪裡?考生在審題的時候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方面可以寫家鄉的風景之美,另一個方面可以通過家鄉人們的某一些事例來體現家鄉人們的心靈之美。從這兩個方面去審題,一篇文章的內容立馬就會變得「豐滿」起來。同時,在寫這個題目的時候,儘可能在開頭的時候做到開門見山,直接點題;文章的結尾再一次點題,力求達到「畫龍點睛」之效。
作文要求中的關鍵詞也非常重要,比如題目要求考生寫一篇議論文,那麼考生在寫的時候不能以記敘文或者詩歌、散文的方式展開來寫,而要從議論文的論點、論據、論證這三個方面「做足功課」;如果作文的要求是「文體不限」,那麼考生則可以根據自己最拿手的文體來撰寫高考作文。
⒉話題作文要根據關鍵詞找準「矛盾點」。
高考作文的類型大體上有三種,一類是上述的命題作文,第二類是我們話題作文,第三類是材料作文。考生在邂逅話題作文的時候,必須第一時間根據關鍵詞來找準相關的「矛盾點」。舉個例子,比如《科學技術利大還是弊大》就是一個典型的話題作文。那麼考生在寫這種話題作文的時候,可以圍繞具體的事例、名言和個人經歷等方面選擇其中的一個角度來寫。而比較高明的考生卻可以通過考題中的關鍵詞呈現出來的「矛盾點」從正反兩個方面展開論述。以冷靜又客觀的態度來寫話題類作文,用辯證思維寫話題作文,更能受到評卷老師的青睞。
⒊材料作文要根據關鍵詞掐準材料內容的「七寸」。
材料作文與命題作文、話題作文相比,難度上會更大一些,也是很多考生容易寫偏、寫離題的一種高考作文類型。遇到材料作文的時候考生不要慌,不要急著下筆,最好靜下心來把相關材料讀上兩三遍,再把具體材料中的關鍵詞畫出來,再確定文章的題目和相關的寫作素材。
比如在寫高考作文的時候遇到這麼一段材料:一個用泥巴做的人和一個木頭人木人在海邊歡快地嬉戲,木頭人頑皮地向泥巴人身上潑海水,泥巴人嚇得魂不附體,連聲尖叫並向身邊之人呼救。木頭人見狀很生氣:「我只是往你身上潑海水而已,有必要大驚小怪的嗎?真不夠朋友!」在海邊玩累了,泥巴人和木頭人去森林裡野炊,當時正好是冬天,泥巴人抱著木頭人來到篝火前取暖,木頭人驚恐萬分,大呼救命,泥巴人百思不得其解:「我只想讓你暖和一下,你有必要小題大做嗎?你這麼小氣,真很不夠朋友!」遇到這段材料作文,考生在審題的時候可以從「己所欲,也不能施於人」這個角度去思考,或者從「汝之砒霜,吾之蜜餞」這個角度去斟酌,得高分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
(二)確定文章立意的方向。
⑴高考作文的立意要新穎。
一篇高考作文能不能得高分,文章的立意有很大的「發言權」:一篇文章給評卷老師的感覺是千篇一律、味同嚼蠟,那麼這篇文章想要得高分難度是非常大的。舉個例子,比如讓考生寫感人的一件事,如果很多考生都寫小時候家長冒雨帶自己去醫院診治的話,那麼很容易給評卷的老師帶來「審美疲勞」而導致高考的作文分數不高。而如果有的考生如果從「驕陽下媽媽(爸爸)的期待」這個角度去立意,去寫家長陪考中的一個鏡頭,那麼可能會寫出與其他人不一樣的真情實感來,這樣的作品或許更能打動評卷的老師。在寫高考作文的時候,與其人云亦云、鸚鵡學舌,還不如以自己獨到的見解、推陳出新的立意為拿高分「加碼」。
⑵高考作文的立意要深刻。
舉個例子,考生的高考作文要表現出孝親敬老的「主旋律」,那麼你在審題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如何把生活中那些生動形象的例子或者在電視、報刊雜誌、網絡上看到的那些感人肺腑的孝親敬老的故事用到高考的作文中去,讓作文的立意變得更為深刻。在高考作文中,說理,不能只是空洞的說教;敘述一件事情,要有深刻的思想來支撐,讓用具體的細節描寫(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方面)把作文的思想性往深處挖,儘可能給評卷老師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⑶高考作文的立意要求穩。
在寫高考作文之前,斟酌文章的立意,如同為高考作文走上正確軌道裝上「導航儀」。高考的作文想要在得分上勝人一籌,還要在立意的求穩上「做足功課」。每年的高考,都會出現一些很奇葩的「零分作文」。而這些「零分作文」的語言不可謂不精彩,但這樣的文章為何無法得高分而最終得零分呢?最大的原因是其立意的穩妥方面存在很大問題——把高考作文當作「牢騷文」的有之,把高考作文當作「負能量垃圾桶」的有之……在寫高考作文之前,考生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高分的作文必定是正能量獨佔鰲頭的立意穩妥的文章,文章要表達的內容必須擁有與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同頻共振」的立意。而一些「祥林嫂」式的「牢騷文」,平時寫在日記裡略可,但千萬不要出現在高考的作文中。
(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找準高考作文題目中的關鍵詞,確定文章的立意之後,考生在審題中要做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找準合適的「切入點」。比如這一次高考的時候剛好邂逅端午節,那麼如果是寫到與愛國情懷有關的作文時,考生可以在文章的開頭以屈原的愛國情懷作為「切入點」,就可以很自然地過渡到文章的主題中去。當然,文章的「切入點」不僅可以是考生親身經歷的,也可以是考生在各中渠道中獲取的可靠信息。同時,高考作文的「切入點」還必須是考生比較拿手的內容,否則文章開頭就是「夾生飯」,高考作文的得分很可能就會大打折扣。
總而言之,在寫高考作文之前,一定要利用兩三分鐘時間讀題、審題,不僅要在尋找關鍵詞上「掐準七寸」,還要在文章的立意方面仔細斟酌,也要採用「性價比」最高的「切入點」為文章開個好頭。文章的最後,祝願每一個參加高考的學子都能考出好成績,考入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