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高考作文,拿到55分以上的高分?
可以說審題立意、結構段落、文採深度和卷面整潔,缺一不可;但是最關鍵的,就是審題立意。
1、審題立意有多重要?
高三學生不要小看作文的審題立意,這裡的方法很多,比如提煉中心、抓關鍵句、由果溯因、由物及人、分析關係、明確褒貶、多向輻射、舍次求主、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等等。
通過翻閱歷年高考試卷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全國卷還是各省市的自主命題卷,在語文科目考試中,基本都是材料分析作文。按理說,材料分析作文並不難,只要仔細閱讀材料,通過分析對比思考,然後總結歸納立意,就能寫出不錯的高考作文。但還是有不少同學在寫作前總是把握不好審題立意,容易跑題、寫偏,不但得不了高分,甚至連基礎分數都拿不到。
有的同學粗略地掃一眼材料內容,提煉出一兩個詞語,就以為概括出了精髓和核心,然後通篇圍繞這些詞語來組織詞句和段落,自顧自地抒發感情、揮灑筆墨,然而審題立意卻和題目要求與材料內涵相去甚遠,可謂:下筆千言,離題萬裡。
還有些學生一拿到作文題目,材料還沒看清楚,就開始站在道德制高點激揚文字、橫加批判,文字語言通篇情緒激昂,卻唯獨缺乏理性客觀的思考認識。可是如此酣暢淋漓的情感抒發,往往不會帶來令人滿意的高考分數。
還有些學生抱著以「不變應萬變」的學習態度,平時注意搜集各種套路素材、名言警句,到了考場上認為材料內容枯燥乏味,似乎和自己沒有關係。寫作的時候只知道照搬自己準備好的成熟結構、段落和套路,對於材料懶得閱讀,偶然摘抄兩句也不認真思考,列上幾條不痛不癢、似是而非的通用觀點,如此敷衍了事的高考作文,還想拿高分數,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