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史上最嚴班規」,讓人驚訝,也讓人唏噓。
學生進入學校,然後學習知識接受教育,在學校的統一管理下,不斷提升自己,這是教育的正常規律。
而學生在校期間,學校作為引導者同時也是管理者的身份,會對學生制定紀律規則。一方面是方便管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加適宜的學習環境,但是當這些規則過於嚴厲。真的還能起到正面的作用麼?
金秋九月,開學季也拉開了帷幕,江西南昌市的洪都中學也迎來了一批新生。
可是,洪都中學沒有因為出現天才少年或者教學成果等因素而進入公眾視線,卻因為小升初的年級的學生所制定的班規過於嚴格而流傳開來,引起了網友的一陣熱議。班規中的規定,不僅對孩子的學習紀律作出了規定,還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和行為準則作出了明確要求,其中所表現的限制意味讓人喘不過氣。
其中有一條班規要求,學生必須無條件接受父母老師以及學校的引導,否則予以停課一周的處分。還有要求表示,該校學生無論在任何情況都不允許請假不上課,並鼓勵上課。同時還確立了檢舉揭發的規則,對於檢舉他人違紀者給予一定的獎勵,除了課堂上的要求,還對課間活動提出了限制。
雖然,學生在這個階段學習是主要內容,但這樣一套班規,的確有些矯枉過正了。
學校的校長表示,班主任制定的班規,因為本身年輕經驗不足,而且在有些原則性問題上考慮得不周全,的確是有些過頭。小學生雖然還小,偶爾會有判斷力不足的缺點,但作為教育者依然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健全人格。目前,學校已經責令班主任整改。
無論是學校還是老師,還有大部分網友都對這個班規中的苛刻表示了質疑。然而還是有部分網友並沒有覺得有任何的不妥,反而覺得這份班規只是表達了老師家長對學生的期待,雖然在字句的表達上過於直白,但並沒有什麼惡意。然而這種對於孩子的人格尊嚴和一直漫不經心的態度,讓我們不得不重視起如今基礎教育的學校環境,和許多老師的教育理念。
學生應該是在一種更開放更自由的環境成長,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完全按照老師家長建立起來的框架,為了應試教育而不斷地縮減孩子在學習生活中的自由限度,而在如今很多中小學中,這種班規校規其實真的不是特例了。
老師的責任,尤其是作為班主任的責任,除了教書以外還有管理,大多數時間還要充當一個人生導師的角色,學生們成長和班主任的做法有著直接的聯繫。老師的態度,往往能夠決定最終培養出的孩子,會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孩子,還是一個聽話卻沒有主見的學習機器。
同時,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也和老師的準則息息相關。
其實從班主任制定的班規中,我們不難發現,每一條的內容都是有的放矢,都是針對班級管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最突出的問題的,其中的禁止請假,更是把很多老師對於「孩子請假不上課就是為了偷懶」這樣的主觀想法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
班規中還有一條是禁止男生操場進行球類運動,學生時代的確是有很多學生逃課去打球,但我所知道的這些熱愛體育運動的孩子都不會虧待自己在學習上的付出。
當然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會用這種藉口逃避學習,但就因此禁止了所有男生遊戲的自由,未免有點一棍子打死的意思。或許這位班主任老師老師,想要避免在教學過程中不必要的麻煩,卻忘了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
可見,我國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具體的改革和落實可能還要走一段不短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