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積水潭醫院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

2020-12-14 瀟湘晨報

近日,瀋陽積水潭醫院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成功完成多例手術。包括小兒骨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7歲男孩下肢肢體延長術;脊柱外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椎弓根釘植入術;脊柱外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TLIF(腰椎板減壓、椎間盤切除,椎弓根釘內固定、椎間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術)。

據了解,該院引進的天璣骨科機器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開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節段(頸椎、胸椎、腰椎、骶椎)手術的骨科機器人,可用於全身十三處以上部位,精準度達到亞毫米級,實現了機器人引導三維空間手術設計完美呈現。相比傳統手術,具有手術創傷小、出血少、併發症少、康復快的優勢。同時,由於不需通過反覆透視來確定置釘位置,從而能減少術中輻射,大大降低患者感染的風險。

編輯:田珊珊 審核:白毅

【來源:辦公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璣」領先世界 讓北京積水潭醫院全球骨科手術量最大
    圖① 中華醫學會第十八屆骨科學術會議上,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右一)向外國專家介紹「天璣」骨科機器人。 張序慶攝圖② 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劉亞軍用脊柱模型介紹上頸椎手術的危險性。經濟日報記者 陳瑩瑩攝圖③ 「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 (資料圖片)全年45000臺!這一數字將北京積水潭醫院送上全世界單個醫院骨科手術量最大的位置。「自有骨科手術開始,如何看到深層內部結構並準確操作、同時還不傷到其他組織,是最大的難題。」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說。
  • 北京積水潭醫院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5G遠程手術
    打開APP 北京積水潭醫院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5G遠程手術 發表於 2019-06-28 10:43:25 2019年6月27日上午,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的機器人遠程手術中心,積水潭醫院田偉院長通過5G網絡接入遠程手術服務雲平臺與嘉興市第二醫院和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同時連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多中心5G遠程手術。
  • 天璣骨科機器人精準引導 一周微創完成9臺椎體成形術
    中國江蘇網7月1日徐州訊 6月22日,徐州仁慈醫院脊柱科再次利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成功為一名76歲的胸椎壓縮骨折患者完成智能微創椎體成形術。這已是仁慈醫院脊柱科一周多時間內完成的第9臺骨科機器人引導下椎體成形手術。
  • 習近平點讚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
    由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教授田偉院長帶領的產學研團隊,共同研發的第三代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排在第五位,也是醫藥領域的唯一代表。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劉雲山、王岐山分別參觀了骨科手術機器人。習總書記來到展臺,對田偉院長說,積水潭醫院骨科很好啊。田偉院長回答:「我們骨科全國排名第一」。總書記又問,那你們醫院還有哪個學科好啊?田偉院長說:「我們燒傷科也是全國聞名,而且我們是綜合醫院,各科專業都很好。」
  • 機器人「變身」積水潭醫院骨科主刀醫生
    日前,北京積水潭醫院攜手多家單位基於影像導航和機器人技術創立的智能骨科手術項目獲得2014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該技術被認為開創了骨外科治療智能化和微創化新時代。項目名稱骨科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骨科手術治療的核心瓶頸問題是術者視野和操作的局限性。
  • 厲害了,北京積水潭醫院的骨科智慧機器人!
    從1978年到2018年,40年間,骨科疾病的治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北京積水潭醫院田偉院長做客北京衛視《養生堂》講述骨科的治療水平從學習到趕超的奮鬥歷程。如何讓醫生從「不自信-自信-不自信」過程中找到幫助患者的方法?又如何解決骨科手術定位難、動作控制難的問題……
  • 【智慧骨科】雙側股骨頭壞死,醫生攜手骨科手術機器人為他「保髖」!
    利用骨科手術機器人導航,一次性將導針精準置入規劃位置,徹底刮除壞死區,植入健康的自體骨……前不久,徐州仁慈醫院關節科醫生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為雙側股骨頭壞死的46
  • 天璣手術機器人「小璣」復工,深圳已完成骨科手術50多臺
    南方科技大學醫院逐步恢復門診、住院和手術等診療秩序,深圳第一臺、也是目前唯一「在崗」的天璣骨科機器人醫生——「小璣」,也投入到了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當中。3月12日上午,南科大醫院骨科團隊完成復工以來首臺O形臂輔助天璣機器人手術,為患腰椎壓縮性骨折的59歲張阿姨(化名)成功開展微創手術,術後僅1天,張阿姨就已順利出院。
  • 骨科機器人助陣 仁慈創傷骨科完成多例微創骨盆骨折手術
    中國江蘇網4月27日徐州訊 日前,徐州仁慈醫院創傷骨科藉助骨科機器人,又完成一例機器人導航下骨盆骨折手術,將分離骶髂關節和恥骨上下支骨折固定,成為該院引進骨科機器人以來第121臺骨科機器人手術。作為江蘇省引進的第二臺天璣骨科機器人,仁慈醫院業務副院長張貫林表示,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引進使用,已經廣泛應用在脊柱科、關節科、創傷骨科、手外科、足踝科手術中,3個月累計成功開展了100多例機器人手術。為廣大骨科患者提供更先進、優質的醫療服務,標誌著該院骨科手術邁入智能化、精準化、微創化時代。
  • 骨科手術機器人導航技術完成了一例急診開放骨盆骨折手術,成功挽救...
    2020年4月20晚,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燒傷搶救中心收治一名多發傷的危重患者,運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導航技術完成了一例急診開放骨盆骨折手術,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經過手術醫生仔細而迅速的規劃和與導航技師的默契配合,應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導航技術,後環骶髂螺釘快速而準確的被植入並有效的固定了骨盆後環,從規劃到順利完成置釘,整個過程僅用了20餘分鐘,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導航技術同傳統手術相比大大降低了手術時間,患者的生命得救了。
  • AI時代來臨 讓智能成為醫療發展新引擎——專訪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
    「天璣」解決了骨科手術的臨床難點「手術精確度達0.8毫米、減少術中輻射70%以上、提高手術效率20%以上。」這組數據充分概括了這個「技藝高超」的機器人「天璣」的特點。據了解,「天璣」是國際首臺可用於脊柱、骨盆、四肢等多部位通用型骨科導航機器人。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介紹,經過多年研發,田偉和他的團隊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科研單位的合作,跨界整合骨外科、導航、機器人等技術,將導航定位技術和機器人通過創造性設計將其融合在一起,研發出「天璣」第三代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
  • 「骨科愛心行」——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公益手術項目正式啟動
    2020年7月1日,在建黨99周年之際,「骨科愛心行」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公益手術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中山兩地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公益手術項目得到中山市政府的關心支持和相關部門大力協助,由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作為定點醫療機構為中山困難家庭骨科疾病患者和粵港澳大灣區疑難骨科疾病患者提供200例公益手術服務。北京積水潭醫院和中山市各級領導連線雲端,共同開啟此次公益項目。
  • 手腕舟骨骨折一年多未愈 仁慈骨科機器人讓手術「如虎添翼」
    中國江蘇網5月29日徐州訊 相較於傳統石膏固定腕舟骨骨折或橈骨遠端骨折,近年來腕關節鏡手術得到更多患者的青睞,再加上天璣骨科機器人的協助,手外科手術可謂如虎添翼。骨科機器人導航+關節鏡輔助下手術,全程3小時幾百臺腕關節鏡手術下來,齊偉亞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和心得,而手術的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是最令他欣慰的。他介紹,醫學研究表明,腕舟骨骨折發生率佔腕關節骨折約60%。由於腕舟骨體積小、解剖結構複雜,血供少,舟骨骨折後早期未進行手術治療容易導致骨折不癒合,甚至舟骨壞死。
  • 中國電信攜北京積水潭醫院完成首例機器人多中心聯合遠程骨科手術
    【TechWeb】2019年6月2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田偉院長在機器人遠程手術中心,通過遠程系統控制平臺與嘉興市第二醫院和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同時連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多中心5G遠程手術。手術過程中信號傳輸流暢,沒有因為上千公裡的距離,出現信號卡頓、處理不及時、反饋遲鈍等問題,5G網絡高速率、大連接、低時延的典型特徵在遠程手術領域得以充分展現。近年來,醫療機器人技術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如今在5G網絡的支持下,可以實現快速傳輸高清4K畫面,實時穩定傳輸手術機器人遠程控制信號,使遠程機器人手術得以實際應用。
  • 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啟動公益手術,提供200個名額
    南都訊 記者侯玉曉7月1日,「骨科愛心行」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公益手術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中山兩地拉開帷幕。本次公益手術項目,將由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作為定點醫療機構,為中山困難家庭骨科疾病患者和粵港澳大灣區疑難骨科疾病患者,提供200例公益手術服務。
  • 廣州醫院研發骨科機器人 手術定位精度達0.8毫米
    廣州醫院研發骨科機器人, 李雪 攝中新網廣州6月27日電(蔡敏婕 李雪)廣東省中醫院27日發布信息稱,該院脊柱專科陳博來團隊完成廣州首例骨科機器人輔助下的骨科手術,在手術中大顯身手的「獨臂俠」名叫「天璣」, 該機器人能使手術定位精度達到0.8
  • 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完成第一臺「骨科愛心行」中山地區公益手術
    自2020年7月1日,「骨科愛心行」公益手術開幕以來,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接收到了數名患者報名。今天該院完成了第一臺「骨科愛心行」中山地區公益手術。20多年來,馮女士花光了大部分的積蓄,去到各個地區尋訪醫生,但因為面臨手術的難度較大、醫療費用昂貴的壓力,馮女士二十多年來一直強忍病痛,無力去醫院診治。一次偶然的機會,馮女士聽說了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當她知道醫院的醫生都是北京積水潭的骨科專家時,激動的流下了眼淚。
  • 展現骨科領軍醫院的創新實力——北京積水潭醫院再辦科技創新大賽
    12月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隨著手外科主任醫師陳山林一番為時6分鐘的精彩演講,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開始進入緊張激烈的決賽環節。 此次進入決賽的12個項目涉及手術機器人、3D列印技術、人工智慧輔助診斷、骨科高值耗材等領域的多個醫工企研發團隊。
  • 北京積水潭醫院武勇教授團隊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漯河醫專二附院舉行
    會議現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盧闖 供圖)漯河市衛健委副主任趙明陽、北京積水潭醫院足踝外科主任武勇教授、鄭州市骨科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愛國、漯河醫專二附院黨委書記韓紅軍,副院長吳廣良、李奎,北京積水潭醫院賴良鵬博士、鄭州市骨科醫院王翔宇主任、河南省骨科醫院明曉鋒教授、南陽市骨科醫院陳秀林主任、周口協和骨科王鵬飛主任等出席。
  • 積水潭醫院武勇團隊工作室落戶漯河...
    會議現場漯河市衛健委副主任趙明陽、北京積水潭醫院足踝外科主任武勇教授、鄭州市骨科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愛國、漯河醫專二附院黨委書記韓紅軍,副院長吳廣良、李奎,北京積水潭醫院賴良鵬博士、鄭州市骨科醫院王翔宇主任、河南省骨科醫院明曉鋒教授、南陽市骨科醫院陳秀林主任、周口協和骨科王鵬飛主任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