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璣骨科機器人精準引導 一周微創完成9臺椎體成形術

2020-12-23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7月1日徐州訊 6月22日,徐州仁慈醫院脊柱科再次利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成功為一名76歲的胸椎壓縮骨折患者完成智能微創椎體成形術。這已是仁慈醫院脊柱科一周多時間內完成的第9臺骨科機器人引導下椎體成形手術。

手術機器人以智能機械臂為基礎,仿照經皮骨水泥椎體成形術的施術步驟,進行椎體成形術定位以及骨水泥植入,讓手術設計精準指導手術實施,開創了脊柱外科新時代。「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由機械臂主機、光學跟蹤系統、主控臺車構成。它能根據術前規劃路徑,自動調節進針角度、確定定位點,並智能自動尋找。該項智能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手術精準度,減少透視次數以及手術風險的發生。」骨科大主任、徐州仁慈醫院業務副院長張貫林介紹說。

家住邳州的76歲孟大爺,一個月前,老人在家搬重物時摔倒,疼痛嚴重不能活動,在家臥床一月沒有緩解,被家人送來徐州仁慈醫院治療,經檢查診斷為「胸12椎體壓縮性骨折」,手術指徵明確,需要進行椎體成形術。

主治醫生與其家人進行溝通後,考慮到患者已76歲高齡,本身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手術風險較大。手術團隊聯合內科、麻醉科展開術前討論,謹慎評估手術安全,確定利用天璣骨科機器人進行椎體成形術的手術方案,並制訂最優化手術步驟。

6月22日,孟大爺的椎體成形手術進行,手術不到1小時順利結束。6月24日,術後兩天,恢復良好的孟大爺坐在床邊收拾,準備出院回家了。

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精確定位植入物或手術器械,精度達到0.2毫米,尤其對微創術式、高風險區域具有明顯優勢,可有效降低手術風險、減少手術併發症。它是世界上唯一能夠開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節段(頸椎、胸椎、腰椎、骶椎)手術的骨科機器人,可用於全身十三處以上部位,精準度達到亞毫米級,實現機器人引導三維空間手術設計完美呈現。由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天智航公司等自主研發,歷時十五年,團隊先後攻克導航技術、機器人技術等一系列基礎和臨床難題,成功研製。相關研究先後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2016年獲得中國第一個國產手術機器人最高等級產品註冊證

徐州仁慈醫院2019年11月底引進江蘇省第二臺「天璣」骨科機器人,5個月時間骨科9個病區共完成機器人引導下手術131例,包括胸腰椎骨折椎體成形術,經皮釘棒內固定術,股骨頸骨折加壓螺釘固定,以及舟骨骨折螺釘固定、股骨頭壞死減壓植骨、脛骨平臺骨折加壓螺釘固定、跟骨距骨骨折螺釘固定、骨腫瘤活檢等手術。「天璣」以它強大的光學追蹤系統和操作穩定的機械臂,幫助骨科醫生精準完成手術,大大提高了手術精確度,降低了手術風險。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引進,代表該院智慧骨科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王程程)

相關焦點

  • 天璣手術機器人「小璣」復工,深圳已完成骨科手術50多臺
    天璣手術機器人「小璣」復工,深圳已完成骨科手術50多臺 2020-03-16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指哪打哪,誤差毫米級,海澱醫院三維微創骨科機器人走上手術臺
    6月29日,海澱區首臺西門子移動三維C臂在海澱醫院骨科開機亮相。至此,天璣骨科機器人主機系統、創傷(二維)及脊柱(三維)工具包、三維透視系統中的最後一環 「透視眼」——西門子移動式C臂CT-Cios Spin全部裝機完成,標誌著海澱醫院骨科正式邁入「三維微創機器人手術」時代。
  • 骨科機器人助陣 仁慈創傷骨科完成多例微創骨盆骨折手術
    中國江蘇網4月27日徐州訊 日前,徐州仁慈醫院創傷骨科藉助骨科機器人,又完成一例機器人導航下骨盆骨折手術,將分離骶髂關節和恥骨上下支骨折固定,成為該院引進骨科機器人以來第121臺骨科機器人手術。作為江蘇省引進的第二臺天璣骨科機器人,仁慈醫院業務副院長張貫林表示,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引進使用,已經廣泛應用在脊柱科、關節科、創傷骨科、手外科、足踝科手術中,3個月累計成功開展了100多例機器人手術。為廣大骨科患者提供更先進、優質的醫療服務,標誌著該院骨科手術邁入智能化、精準化、微創化時代。
  • 河南省人民醫院成功完成機器人引導下創傷骨科高難度複雜...
    大象新聞·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事業部記者 張園 通訊員 崔冰心 11月5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劉濤及其團隊成功完成我省首例「天璣」機器人引導下合併骶骨骨折骨盆骨折手術,這意味著我省人工智慧在醫學臨床領域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將為更多患者提供精準醫療。
  • 【智慧骨科】雙側股骨頭壞死,醫生攜手骨科手術機器人為他「保髖」!
    利用骨科手術機器人導航,一次性將導針精準置入規劃位置,徹底刮除壞死區,植入健康的自體骨……前不久,徐州仁慈醫院關節科醫生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為雙側股骨頭壞死的46
  • 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微創治療——經皮椎體成形術
    考慮到老人年齡較大,不宜長期臥床,且沒有嚴重的心肺疾病,故行經皮椎體成形術。術後老人腰部疼痛立即消失、活動自如。故如果老年人無嚴重的心肺疾病,一般採取一種微創治療——經皮椎體成形術,術後疼痛立即消失、活動自如。一、何為經皮椎體成形術?就是透視下用穿刺針行椎體穿刺,後將骨水泥注入病變椎體內,達到治療目的。二、經皮椎體成形術的適應症是什麼?
  • 全國首例天璣機器人引導下保膝脛骨高位截骨術在河南省人民醫院完成
    近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劉濤團隊完成了全國首例天璣機器人引導下保膝脛骨高位截骨術,精準、快速、安全的治療成功幫助一位58歲的男士重新恢復行走。但是外科手術的局限性,使得此手術缺乏精準控制力線的手段。劉濤主任團隊反覆研究手術方案,決定採用國際先進的新一代天璣手術機器人進行精準規劃和導航,確保截骨平面、角度、深度誤差均在毫米級,以求達手術患者的身體力線矯正到最佳程度。手術如期舉行。
  • 「六周年」清華長庚骨科運用機器人完成頸椎骨折固定術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11月17日電 (通訊員 實習生於悅超)近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運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為一位因車禍導致上頸椎不穩定性骨折的患者完成微創下樞椎骨折復位空心釘內固定術。為使患者能夠更快康復,肖嵩華決定使用天璣機器人為患者進行手術。
  • ...劉濤主任團隊完成全國首例天璣機器人引導下保膝脛骨高位截骨術
    近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劉濤團隊完成了全國首例天璣機器人引導下保膝脛骨高位截骨術,精準、快速、安全的治療成功幫助一位58歲的男士重新恢復行走。
  • 瀋陽積水潭醫院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
    近日,瀋陽積水潭醫院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成功完成多例手術。包括小兒骨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7歲男孩下肢肢體延長術;脊柱外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椎弓根釘植入術;脊柱外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TLIF(腰椎板減壓、椎間盤切除,椎弓根釘內固定、椎間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術)。
  • 手腕舟骨骨折一年多未愈 仁慈骨科機器人讓手術「如虎添翼」
    中國江蘇網5月29日徐州訊 相較於傳統石膏固定腕舟骨骨折或橈骨遠端骨折,近年來腕關節鏡手術得到更多患者的青睞,再加上天璣骨科機器人的協助,手外科手術可謂如虎添翼。微創手術不僅切口小,更重要的是不破壞舟骨營養血管,提高癒合率,但手術對醫生的要求很高。5月7日,齊醫生的手術團隊為小劉進行了「機器人導航+關節鏡輔助下左舟骨骨折復位取髂骨植骨內固定術」。完成植骨後,機器人導航下予以精準3D定位,螺釘內固定。手術順利,全程3個多小時。
  • 中國醫大一院骨科機器人手術突破200例
    自2018年5月7日朱悅教授開展東北三省地區首例骨科機器人手術以來,我院骨科應用手術機器人完成了脊柱骨折/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畸形/脊柱腫瘤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椎體(後凸)成形術、骨盆/股骨頸/腕關節/足踝骨折空心螺釘內固定術、股骨轉子間骨折PFNA髓內針內固定術、骨腫瘤定位刮除術及穿刺活檢術等,手術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於脊柱、創傷、足踝、骨腫瘤等多個骨科亞專業。
  • 骨科手術機器人導航技術完成了一例急診開放骨盆骨折手術,成功挽救...
    2020年4月20晚,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燒傷搶救中心收治一名多發傷的危重患者,運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導航技術完成了一例急診開放骨盆骨折手術,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普外科對患者行腹部造瘻術,泌尿外科行會陰部清創縫合術,都順利完成,創傷骨科團隊在外科腹部造瘻術的同時,就迅速利用微創技術完成了骨盆前環的外架置入,接下來以最快的速度復位了骨盆前後環,固定了外架並啟動了導航系統,術中導航系統影像分析進一步證實了患者的骶骨嚴重變異,且手術安全區很小,風險極高。
  • 機器人做手術真的靠譜麼?醫生被機器取代,一年完成2萬多例
    而達文西微創手術是一種主要透過內窺鏡及各種顯像技術而使外科醫生在無需對患者造成巨大傷口的情況下施行手術。換句話說,達文西微創手術機器人,它將手術切口縮短幾釐米的小孔,術中將圖像擴大到10倍以上,視野清晰,不僅有助於醫生精準切除病灶,而且術中出血量少,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創傷小,患者恢復快。
  • 西安市紅會醫院完成西北首例OLIF技術+骨科手術機器人手術
    6月28日,西安市紅會醫院完成了西北首例OLIF(斜外側椎間融合術)+骨科手術機器人手術,為一位因腰椎失穩、腰椎反曲而常年腰疼的患者解除了病痛。這項手術將OLIF技術和骨科機器人相結合,從植入椎間融合器到植入椎弓根螺釘,全程實現微創。
  • 劉華水:引領骨科革命的「機器人醫生」
    「天璣」骨科機器人是世界上唯一能夠開展全脊柱、骨盆、四肢等十三個部位手術的骨科機器人,擁有著「透視眼」和「穩定手」等一系列「絕活」,徹底解決了骨科手術中視野差、精準難、不穩定的問題。同時,根據病人個體化的解剖結構,在術前「量身定做」出最理想的螺釘置入位置,精準定位,微創置入,大大降低了手術失誤的機率。
  • 北京積水潭醫院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5G遠程手術
    打開APP 北京積水潭醫院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5G遠程手術 發表於 2019-06-28 10:43:25 2019年6月27日上午,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的機器人遠程手術中心,積水潭醫院田偉院長通過5G網絡接入遠程手術服務雲平臺與嘉興市第二醫院和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同時連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多中心5G遠程手術。
  •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登場,在滬完成全膝關節置換術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完成關節置換手術。為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地位,讓更多患者有可能選用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國內的醫工科學家們深入開展醫工交叉合作,越來越多自主研發項目和產品正在不斷問世。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李慧武主任醫師團隊利用「鴻鵠」手術機器人為一名69歲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關節置換術。本文圖片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供圖7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獲悉,一款全國產化的「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又名:「鴻鵠」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日前研發成功。
  • 鋼筋混凝土重塑椎體 讓骨折腰杆頂天立地
    近日,西安市中心醫院骨一科脊柱微創團隊成功為一名82歲高齡腰椎骨折患者,局麻下實施了腰椎帶球囊支架(VBS)植入復位椎體成形術,解除了患者的病痛。82歲高齡的高老太太,4天不慎摔倒,致腰背部劇烈疼痛,直不起腰下不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