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天璣機器人引導下保膝脛骨高位截骨術在河南省人民醫院完成

2020-12-22 瀟湘晨報

近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劉濤團隊完成了全國首例天璣機器人引導下保膝脛骨高位截骨術,精準、快速、安全的治療成功幫助一位58歲的男士重新恢復行走。

王先生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右腿的膝關節磨損嚴重,軟骨下骨已經暴露,而膝關節軟骨主要依靠關節液的營養,這使得它一旦受損害後很難自我修復。

考慮到王先生還年輕,關節損傷並未達到置換關節的指徵,並且,王先生的腿有一定程度的脛骨內翻,所以以調整關節力線並保留膝關節為目的的「脛骨高位截骨術」手術是一個理想的選擇。但是外科手術的局限性,使得此手術缺乏精準控制力線的手段。劉濤主任團隊反覆研究手術方案,決定採用國際先進的新一代天璣手術機器人進行精準規劃和導航,確保截骨平面、角度、深度誤差均在毫米級,以求達手術患者的身體力線矯正到最佳程度。

手術如期舉行。在機器人「透視眼」和「穩定手」的精準操作下,分秒之間,關鍵步驟截骨和置入的位置便已確定,速度之快、準確度之高堪稱教科書式操作。隨後,經驗豐富裡劉濤主任團隊便遵循著規劃路徑,迅速為患者進行手術。術中還採用了國際先進的TomoFix脛骨高位截骨內固定系統,可以承受150公斤的重量,術後第二天即可下地運動。不到一個小時,一臺高質量的微創外科手術便已完成,一個全國首例技術就此誕生。

劉濤主任介紹,「天璣機器人導航+保膝脛骨高位截骨」兩項技術的完美結合,在全國尚屬首例。由於手術精準,創傷小,恢復快,通常患者術後第二天就開始患肢的部分負重,4周開始逐漸增加負重,6-8周可以完全負重。

河南交通廣播記者 張園 通訊員 崔冰心

【來源:河南交通廣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劉濤主任團隊完成全國首例天璣機器人引導下保膝脛骨高位截骨術
    近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劉濤團隊完成了全國首例天璣機器人引導下保膝脛骨高位截骨術,精準、快速、安全的治療成功幫助一位58歲的男士重新恢復行走。
  • 東營市第二人民醫院首例脛骨高位截骨術成功開展
    原標題:東營市第二人民醫院首例脛骨高位截骨術成功開展黃三角早報9月25日訊(記者 呂增霞 通訊員 臧偉) 59歲的王先生近年來深受膝關節疼痛的折磨,走平路每300米就需要停下來休息,上樓或平躺伸直雙膝關節時疼痛就會加劇。半年前曾赴外地治療,效果未見好轉。近日,王先生來到了東營市第二人民醫院關節創傷科就診。
  • 關於脛骨高位截骨術(HTO)你需要了解的八個問題!|高位截骨術|HTO|...
    對於相對年輕患者而言,可以進行保留膝關節的高位截骨術進行治療。.02什麼是脛骨高位截骨術?有哪些特點?脛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簡稱HTO,是指通過脛骨高位截骨,矯正力線不均,改善症狀,緩解疼痛,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骨質,減少骨質破壞,從而延緩膝骨關節炎的進展。患者術後可早期下地,快速康復,完整保留膝關節功能。
  • 海南首例同期雙側脛骨高位截骨矯形術在省人民醫院成功完成
    海南省人民醫院正在進行脛骨高位截骨矯形術。省人民醫院供圖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4月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任桐)近日,南海網記者從海南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醫院成功進行了一例雙側脛骨高位截骨矯形術(HTO)。此項手術是目前國內最熱門而有效的保膝手術,此例也是海南省首例同期雙側HTO手術。
  • 「保膝」治療之脛骨高位截骨術
    近年來,「保膝」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並且每年的7月29日定為全國「保膝日」。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保膝」治療中很重要的一種治療手段——脛骨高位截骨術(HTO)。簡單的講:就是在脛骨(小腿骨)上方靠近膝關節的地方把骨頭截開,用鋼板撐住,讓腿變直,手術切口小,創傷小,術後恢復快。HTO手術有效率怎麼樣?從Coventry 首先報導並倡導HTO應用於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已經有超過50 年的歷史。
  • 河南首例!河南省人民醫院成功完成機器人引導下創傷骨科高難度複雜...
    大象新聞·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事業部記者 張園 通訊員 崔冰心 11月5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劉濤及其團隊成功完成我省首例「天璣」機器人引導下合併骶骨骨折骨盆骨折手術,這意味著我省人工智慧在醫學臨床領域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將為更多患者提供精準醫療。
  • 「天眼」手術機器人截骨保膝術獲成功
    近日,在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委指導下,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關節外科中心主任、西安交大二附院骨關節外科王坤正教授將最新引進的「天眼」手術機器人應用於膝骨性關節炎的脛骨內側高位截骨手術治療,並獲得了成功。
  • 福山區人民醫院骨科開展脛骨高位截骨治療膝關節病學術交流會
    6月26日下午,福山區人民醫院骨科在住院部辦公室召開了脛骨高位截骨治療膝關節病學術交流會,同時進行了手術相關產品演示。本次學習會由醫院副院長兼骨科主任吳宏主持,吳院長首先向參會人員介紹了膝關節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就脛骨高位截骨術及手術和材料的設計原理、理念以及使用技術方法做出詳細講解,對手術裡經常出現的問題予以分析解惑。
  • 福泉市中醫院成功開展該市首例「脛骨高位截骨」手術
    多彩貴州網訊(黃歡)3月4日,一位家住福泉市馬場坪安谷村的蘭某,女性患者,63歲,因其左膝關節反覆疼痛3年餘加重6月四處求醫無果,在得知該院有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的專家坐診後,慕名前來就診,患者近半年來隨著症狀加重,左下肢出現疼痛,尤其上、下樓梯時疼痛明顯並影響正常生活。
  • 天璣骨科機器人精準引導 一周微創完成9臺椎體成形術
    中國江蘇網7月1日徐州訊 6月22日,徐州仁慈醫院脊柱科再次利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成功為一名76歲的胸椎壓縮骨折患者完成智能微創椎體成形術。這已是仁慈醫院脊柱科一周多時間內完成的第9臺骨科機器人引導下椎體成形手術。
  • 脛骨近端高位截骨(HTO)保膝技術!
    膝關節骨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也稱退行性關節病、骨關節病或增生性關節炎。如果您的病情剛好符合下述特點,那麼還有一種手術治療技術適合您,那就是:脛骨近端高位截骨術(HTO)適應症1、膝關節骨關節炎病人,因膝關節疼痛及功能障礙影響工作和生活,且非手術治療無效者。2、骨關節炎在X線片上顯示以內側間室病變為主,而且內翻畸形>5°,65歲以下的患者。
  • 【智慧骨科】雙側股骨頭壞死,醫生攜手骨科手術機器人為他「保髖」!
    利用骨科手術機器人導航,一次性將導針精準置入規劃位置,徹底刮除壞死區,植入健康的自體骨……前不久,徐州仁慈醫院關節科醫生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為雙側股骨頭壞死的46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關節外科
    、因1963年世界首例斷手臂再植成功被譽為「世界顯微外科之父」的陳中偉教授等等。中山醫院骨科1970年設計成功上海II型人工股骨頭並推廣,淘汰了原有的I型人工股骨頭;1980年對類風溼關節炎病例施行滑膜切除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獲衛生部科技成果獎。1982年起,在陳中偉院士的領導下成立了顯微外科中心實驗室,設計了帶旋髂深血管蒂髂骨轉移治療兒童與成人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山醫院骨科關節外科引進開展多項新技術新方法。
  • 天璣手術機器人「小璣」復工,深圳已完成骨科手術50多臺
    南方科技大學醫院逐步恢復門診、住院和手術等診療秩序,深圳第一臺、也是目前唯一「在崗」的天璣骨科機器人醫生——「小璣」,也投入到了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當中。3月12日上午,南科大醫院骨科團隊完成復工以來首臺O形臂輔助天璣機器人手術,為患腰椎壓縮性骨折的59歲張阿姨(化名)成功開展微創手術,術後僅1天,張阿姨就已順利出院。
  • 天壇醫院完成全國首例介入機器人輔助DSA手術
    技術 ⊙ 天壇醫院:介入機器人「魯班」完成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 日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導管室內進行了我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
  • 瀋陽積水潭醫院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
    近日,瀋陽積水潭醫院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成功完成多例手術。包括小兒骨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7歲男孩下肢肢體延長術;脊柱外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椎弓根釘植入術;脊柱外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TLIF(腰椎板減壓、椎間盤切除,椎弓根釘內固定、椎間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術)。
  • 北京積水潭醫院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5G遠程手術
    打開APP 北京積水潭醫院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5G遠程手術 發表於 2019-06-28 10:43:25 2019年6月27日上午,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的機器人遠程手術中心,積水潭醫院田偉院長通過5G網絡接入遠程手術服務雲平臺與嘉興市第二醫院和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同時連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多中心5G遠程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