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的風險

2020-08-09 熹履



以上,是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浙江卷的作文題目。

以下,是浙江的高考滿分作文全文。

嚆矢(hāo),響箭。因發射時聲先於箭而到,故常用以比喻事物的開端。


振翮(he,二聲),形容人志向遠大、努力奮發向上或經濟正高速發展、在騰飛等。


濫觴:本謂江河發源之處極淺小,僅能浮起酒杯,比如事物的起源和發端。出自《孔子家語•三恕》:「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


達達主義:一種無政府主義的藝術運動。


祓(fu 二聲)除:意思是指除災去邪之祭,或者清除;消除。


孜孜矻矻(ku 一聲):勤勉不懈的樣子。


韋伯:組織理論之父。


覘(chan 一聲)窺視,觀測。


玉墀(chi 二聲):宮殿前的石階。亦借指朝廷。


婞(xing 四聲)直:倔強,自以為是。


浙江的高考滿分作文,我看了一遍後,不大懂,於是,做了一些查閱。這個考生在自己答題的同時,也為所有閱讀此文的人出了一道題,也算得上是不虛此文了。


由於太多生僻的字和陌生的名詞,使閱讀的氣很難連貫起來,導致對文章主旨的理解都會感到不清晰。對照著註解,我又看了兩遍,在看了三遍後,才對文章的主旨有了一個自己大體的判斷:


我們在實現自我期許時,可能與家庭社會的期待是不同步的,但不必為此就否定和叛逆。一個人的自我實現,會受到各種約束,所以這種實現並不只是要在雲端做夢,更重要的是要在泥土裡紮根。


這樣的詳讀,於我,是一個很好的詞語學習,但我發現並沒有對哪句話印象很深或者帶來什麼樣的震動,唯一的震動可能來自現在學生閱讀量的廣泛和對哲學和心理學等各方面的廣泛涉獵。


專家給出的評分標準,在網上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第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而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


我每讀一次都會問自己一個同樣的問題:它到底算不算一個好作文?我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疑惑的地方。


對這樣一篇文章,我的內心有兩個小人在打架。


一個說這篇文章有強烈的哲學味,幾段下來就出現了海德格爾、尼採、達達主義……一看就知道這個孩子的閱讀量和理解力都是高水準的,但另一個就在爭辯說這樣的作文讀起來辭藻華麗又晦澀難懂,似乎有深意又似乎沒有必要,所以,讀者很難從中找到誠意。


擱以前,我也覺得用一些華美而生澀的詞語顯得很高端,但現在越發覺得簡單的文字寫出新意來,才是真正的高逼格。


文字的作用是交流、溝通,最重要的還是實用。美感和藝術也是建立在表達思想和感情的基礎上。


我還是覺得質樸是文字最難得的品質。


這一篇作文讓我想起了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演講中關於界定好產品的十條原則,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今天再拿出來共享:


1、好的產品是有創意的。

2、好的產品是有用的。

3、好的產品是優美的,有美感的。

4、好的產品是容易使用的。

5、好的產品是含蓄的,不招搖的。

6、好的產品是誠實的。

7、好的產品是經久不衰的,不會因時間流逝而迅速消亡。

8、好的產品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的。

9、好的產品是環保的,不會浪費太多資源。

10、好的產品會儘可能少地體現它的設計,或者少即是多。


也許有人會問,文字是產品嗎。我認為文字就是一個作者的產品,好的文字和好的產品一樣,也儘可能的實用、簡潔、含蓄、美感……


高手應四兩撥千斤,而不是千斤拔四兩。


所以,對於看不大懂卻又感覺寫不出來的高考滿分作文,我覺得是又愛又恨。


而對於一個考生來說,這樣寫作也應該是冒了很大的風險。


這就像是一次賭博。


賭好了,可能會立於浪潮之巔,弄不好就會成為海底的沉錨。


一句話,這樣的作文,高分可理解,滿分太牽強。

相關焦點

  • 高考滿分作文,值不值滿分
    每年高考分數出爐的時候,熱議最多的就是各省的高考狀元和滿分作文了。近日,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成為了人們議論的焦點,也在學術界和全網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值不值滿分」和「值不值得推廣」。一堆辭藻華麗的語句,堆砌上幾個晦澀難懂的古文詞語和高端的學術用語,再引用上國外生僻的典故,便成就了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我不想說,它值不值得滿分,值不值得推廣,我只想說,往年看過的滿分作文,都是言辭通俗易懂,切入角度新穎,語句優美有味,讀起來感覺行雲流水般的暢快,盪氣迴腸般的激情,觀點明確,讓人信服,引起讀者的共鳴。
  • 高考滿分作文可不可以模仿
    是啊,作文難,作文難提分,作文更難得高分。這是大家公認的,也是所有考生的通病。可是,如果提到有人在高考中作文得了滿分,你是什麼感覺呢?這要什麼樣的考試生才能作文滿分呢,說神仙一點也不為過,至少普通人看他的眼光是崇拜的,是有點不敢相信的。
  • 陳建新老師為何不顧風險公布奇葩滿分作文
    公布滿分作文的陳建新老師被查,網友為何感到惋惜?陳建新老師被查了,查他的原因是擅自公布浙江省2020年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就是那個驚豔網絡的神作《生活在樹上》。按理說根據高考閱卷的保密規定,陳建新做為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對相關規定應該更為了解。擅自公布考生作文屬於私自發布國家機密,查處也無可非議。可是,消息傳出後,網際網路上網民紛紛傳出一片惋惜之聲,這又是為什麼呢?相信很多人都拜讀過2020年浙江考生的這篇神作《生活在樹上》,這樣的文章除了堆徹晦澀的詞彙外,實在讓人不知所云。
  •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作文精選語段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作文精選語段如何寫出一篇優秀的高考作文?高考滿分作文都有哪些特色?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考滿分作文範文及一些優秀的高考作文精選語段,考生們在寫作文時可以參考借鑑!高考滿分作文佳作賞析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以前的自己越來越渺小,視線的模糊,是遠方的路在招手。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的爭議
    浙江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起極大的爭議,網友們對此褒貶不一,頗有意思。認同者覺得該考生在某一領域有著偏愛,思維獨樹一幟,理應滿分鼓勵;或認為他應該擁有博覽群書的好習慣,文字功底非同一般,能夠持著自己的觀點另闢蹊徑,旁徵博引,可謂是一篇美文;有人稱該考生是一位「怪才」,「怪才」從來就是與眾不同。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攤上事了,閱卷組長被實名舉報,作文真有密碼?
    2020年飽受爭議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攤上事了,本來大家還停留在到底該不該給滿分的爭論上,突然有人質疑今年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與去年形式如出一轍,並對給出滿分的閱卷組長陳建新進行了實名舉報。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背後
    還原這場高考滿分作文風波的經過就會發現,在「一考定終生」的壓力之下,學校、老師、作文期刊社、家長與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場自發的共謀。 而確定為滿分是在所有作文閱卷結束後,將接近滿分的試卷對比作出的決定,這一過程由審核組完成,中學老師基本不參與。 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過去近十年裡,每一年浙江省都會評定出10篇左右不同風格的高考滿分作文。今年這篇《生活在樹上》位列10篇滿分作文中的第7篇,並不是10篇作文中的最優者。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
  • 高考語文沒有滿分,但作文為什麼會有滿分,什麼樣的作文可得滿分
    語文這門學科較之於其它門學科,有其特殊性、獨特性、魅力性……我們都知道,在高考中,數學可以得滿分,英語可以得滿分,物化地生也可以得滿分,甚至政治、歷史都可以得滿分。但是,唯獨語文這門學科很難得滿分,甚至可以說沒有高考滿分語文的存在。語文這門學科,為何會沒有滿分的可能性呢?
  • 2017江蘇高考滿分作文 2017高考滿分作文大全
    2017江蘇高考滿分作文 2017高考滿分作文大全  小編為廣大考生提供2017江蘇高考滿分作文,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更多滿分作文匯總中~  @中國新聞網:近日,一篇名為《人生如路,快上車吧》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有媒體報導稱,該篇作文為2017年全國高考江蘇卷的滿分作文。今日,中新網記者向江蘇省考試院相關負責人核實:評卷過程中不可能有任何所謂「滿分作文」流出。
  • 「2020滿分作文」書籍靠譜嗎?記者調查高考滿分作文產業鏈
    8月17日消息,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關於高考的話題還遠遠沒有結束。每年高考一落幕,滿分作文就會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什麼樣的文章才能得滿分,這對老師和學生有著無限誘惑。正因如此,每年都會有出版社抓住需求,結集出版「高考滿分作文」。  有網友向記者反映,高考剛結束,就有商家開始售賣「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這些作文從哪來,合規嗎?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其實他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根據卡爾維諾的代表小說《樹上的男爵》化用。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到底值不值得滿分?
    估計有人還沒看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先貼出來 ↓這裡就不舉例了,不認識,不知道讀音,也敲不出來……看了熱搜,很多專家大V在考證作文裡的哲學概念和名句跟作文的觀點對不對得上,然後不少專家得出結果,因為大部分用得沒錯,所以結論是:作者不僅閱讀量大,而且閱讀面也很廣,作文也因此很深刻,大家看不懂所以才罵它不配滿分。說句心裡話,真的覺得有點荒誕,高考再隆重盛大,也是考的中學生,作文讓中學生展示深刻?
  • 高考英語作文滿分字體 高考英語作文怎麼寫
    高考英語作文滿分字體 高考英語作文怎麼寫高考英語是一個重要的科目,高考英語作文更是高考複習時的重中之重,也是很多同學在高中學習時的重點和難點。下面是有途網小編整理的高考英語作文滿分字體,高考英語作文怎麼寫,歡迎閱讀。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滿分作文?
    最近,浙江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這篇作文的題目是《生活在樹上》。1《生活在樹上》何以得滿分?作文刊登出來之後,也有網友和專家表示這樣的作文應該給滿分,要寫成這樣的文章,需要考生閱讀大量的書籍,這不是簡單的背幾條名人名言就行的。更何況我們的高考作文應該更加提倡個性化的表達,每個考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適合自己的寫作角度。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網友認為,這篇作文給高分沒有太大的意見,但給滿分有點名不副實。
  • 高考滿分作文的誕生(作者:趙錫麟)
    趙錫麟2020年高考剛過,微信朋友圈中轉發了一篇浙江一考生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以及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的見解。於是,一場關於這篇作文該不該得滿分的爭論又開始了。筆者不由聯想到恢復高考以來關於作文卷評分的「爭論史」: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高考作文評卷是從來沒有滿分卷的。這時,一批語文教師中的「出頭露臉」者開始在各種場合大聲疾呼:高考數理化試卷都常有滿分者,為什麼作文不能打滿分?此後不久,每年高考總有一些滿分卷出現了。
  • 高考滿分作文:好作文首先是要好好說話
    光明日報8月8日消息,近日,一篇作文引發了網友空前的評論熱情。仿寫者有之,「翻譯」者有之,改編者有之。這就是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按照「美文」的標準審視以「選才」為要務的高考作文當然是不合適的。無論是2001年轟動一時的江蘇省高考作文《赤兔之死》,還是2007年浙江省以樸素文風見長的高考作文《懷想天空》,都有人指出他們文風上存在的「弱點」,但是這些文章背後閃耀的思想光華掩蓋不住,是以令作者脫穎而出。高分作文背後,顯示了哪些選才機制?對於未來的高考生來說,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號?
  • 刷屏的高考滿分作文,為啥被刪了
    標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引發人們熱議。4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針對前述引發熱議的高考滿分作文,他們正在了解情況中。有專家稱該作文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也有專家稱其堆砌、辭不配位;還有網友稱其晦澀難懂。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相關稿件披露了前述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
  •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超過20篇 是滿分作文最多一年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北京娛樂信報報導,今年,北京高考語文試卷滿分作文超過了20篇,是滿分作文最多的一年。滿分作文除了文言文外,還有議論文、記敘文等體裁。  據了解,滿分作文的基本標準是中心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暢,判卷老師一般根據此標準來判分,考生審題合乎題意,有較好的語言文字功底,表達的是真情實感,這樣的作文一般都能得高分。  今年高考,一篇文言文作文得滿分,前年,外地一文言文也獲了滿分。語文特級教師馬復華說,今年滿分文言文作文在形式上沒有創新,但在內容和思想上有所創新。
  • 高考滿分作文:指揮棒還是獎牌
    人們的觀點也非常鮮明地分成了兩派:有人認為,這位考生的知識面和閱讀量、以及對哲學問題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也有人認為,考生故意炫技,這樣的寫法不值得提倡,可以得高分但不應該是滿分。  事實上,高考作文作為唯一一道「沒有門檻」的高考題,一直都是每年高考季人們談論的熱點,而滿分作文更是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然而,滿分作文究竟應不應當承擔指揮棒式的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