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文玩葫蘆價格都非常便宜,一般10塊錢就能買上三到五個,所以很多文玩人以為,文玩葫蘆就是一種很常規的文玩,無論是種植,還是製作,都不會很困難,其實事實與我們理解的有很大的偏差,一顆文玩葫蘆從種植到最終成為文玩葫蘆,中間要經過好幾個步驟,缺一不可。
一、種植
文玩葫蘆是一種喜溫,避風的植物,所以種植文玩葫蘆一定要選擇好環境,並且要在適宜的溫度下種植,所以,一般情況下,在三到五月份種植文玩葫蘆是最合適的,而葫蘆需要提前育苗,所以這些工作都需要有著豐富的經驗,關於如何育苗,在以前的文章裡,小編有介紹過,這裡就不細說了。
二、採摘
文玩葫蘆的採摘也是一定要謹慎的,一定要等到葫蘆充分成熟以後,才能採摘,否則,採摘的文玩葫蘆沒有充分成熟,那麼品質就不會太好,盤玩之後的效果也不會太好,採摘的時候要看文玩葫蘆頭是否有發黃的現象,底臍是否有明顯的收縮,再有就是葫蘆表面的絨毛是否有脫落的現象,然後再看葫蘆是否有縮水變輕的情況,這些都是預示著葫蘆的充分成熟的一些特點。
三、青脫
當葫蘆充分成熟之後,就需要立即採摘,然後進入製作環節,否則葫蘆就會出現腐爛的情況下,那麼採摘後的葫蘆需要經過哪些處理呢,這第一步就是青脫,大一些大型的葫蘆處理工廠,青脫都是批量的,而我們文玩人,青脫就會用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打皮,用塑料片與葫蘆表皮呈斜角對葫蘆表面進行刮削,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力的方向和力度,否則把表皮刮破,那葫蘆就廢掉了,這樣打皮之後的葫蘆,表皮就會十分的光滑。
四、揉搓
揉搓是葫蘆處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用塑料片對葫蘆的表皮進行刮削之後,總會有刮不到的地方,那麼揉搓就顯得十分重要了,用絲瓜瓤揉搓葫蘆的表皮,把表皮沒得刮掉的保護層去掉,露出內部的木質層,而這木質層,才是我們最終盤玩的時候包漿的關鍵,如果葫蘆不露出木質層,那麼盤玩是不會上色和包漿的。
五、鹼浸
鹼浸其實是工廠批量處理葫蘆的時候使用的一種方法,把揉搓好的葫蘆放在鹼水裡浸泡,這樣鹼水就會中和葫蘆的呈酸性的表皮,一般在半小時以後,就可以把葫蘆拿出來放在清水中了,放在清水中的目的是去掉表面殘留的鹼水,因為當表皮的被中和掉後,鹼水會破壞內部的木質層,所以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並且及時去掉殘留的鹼水。
六、拋光
拋光其實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環節,之所以需要拋光,就是為了將來上市之後的賣相好一點,過程也很簡單,就是用高目砂紙,對鹼浸好的葫蘆進行打磨和拋光,這樣葫蘆的木質層會被打磨得非常細膩潤滑,在晾曬之後,會呈現出一種金黃色的光澤。
七、晾曬
喜歡葫蘆的玩家都知道,文玩葫蘆一定要經過晾曬之後才能上手的,所以很多玩家在購買文玩葫蘆的時候,都要確認是否是經過晾曬的老葫蘆,所以,現在很多商家都會把文玩葫蘆提前進行晾曬,然後再上市銷售,一般文玩葫蘆需要晾曬一年以上,文玩葫蘆的皮色由青轉黃,水分盡失,這樣的葫蘆就可以當成文玩葫蘆在手裡盤玩了。
一枚葫蘆經過以上的七個步驟之後,才會真正地成為文玩葫蘆,所以,每一件文玩,都是經過數道,甚至十數道工序才製作完成的,雖然價格不高,但是工序一點都不簡單,所以作為文玩人,我們對每一件文玩都有敬畏感,因為,哪怕是一件不起眼的文玩,也是製作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