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

2020-12-23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福州5月22日電(記者 胡美東) 36年前,福建55位企業負責人聯合署名的「鬆綁」放權呼籲信,吹響國有企業改革的號角。從此,企業逐漸擺脫「束縛」,走上放權搞活、自主經營的改革發展之路。

今年的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領銜,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

為確保提案內容客觀反映學校、學生和家長的願望,從4月初起,吳志明就先後深入福州、寧德、平潭等地調研,傾聽教育界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學生和家長意見建議,不斷深化論證打磨,百易其稿不停修改完善。提案一經提出,很快得到了眾多全國政協委員的積極呼應,聯名為孩子健康成長鼓與呼。

吳志明持續關注中小學生身體素質。他說,「減負減了20多年,中小學生的書包卻越減越重,睡眠時間越減越少。中小學生體能日益下降,近視、肥胖發生率居高不下。」他表示,多年來,雖然國家和各地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推進教育減負,但實際上孩子們的負擔還是「愈減愈重」。

吳志明指出,當今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育才觀念依然陳舊。現行基礎教育評價體系仍存在「唯分數、唯排名、唯升學、唯文憑」的頑瘴痼疾,「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已成廣泛共識,重智育輕體育,變相擠佔體育等技能科課時成普遍現象,嚴重忽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減負政策難以落地。由於對學校考評指標單一,學校以考試成績為指揮棒,為應對各種測評排名,片面追求高分數、名校錄取率和升學率。家長也熱衷尋求校外各類培訓,為學生購買大量教輔材料,每天文山題海,學生不堪重負。

三、課本數量有增無減。以南方某市為例,2009 年中小學生義務教育階段使用的教材總數有 212 種,2019 年增加至 253 種,共增加 41 種,增幅達 16.54%;部分學科知識點前移,學習難度增加。據統計,我國中小學生每天平均寫作業3小時以上,是全球均數的兩倍,課業壓力繁重。

四、體育科目重視不夠。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和教學能力不足,降低了體育教學質量,學校體育安全保障制度的缺失及場地器材的缺乏,制約了學校體育的全面開展。教育部「每天運動一小時」的要求形同虛設。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刻不容緩!為此,吳志明提出了以下五點建議:

一、轉變社會育才觀念。全社會要改變、更新對孩子們成才的多元理解,考不上大學不等於不成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要扭轉各行業招錄人員唯名牌高校、唯文憑學歷傾向,重視考察求職者的綜合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做到唯才是舉。要加強社會宣傳和對家長的引導,將孩子的身心健康排第一位,尊重教育的規律和孩子成長的自由。

二、建立多元考評體系。要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新梳理制定國家教育評價體系,完善對學校和教師的考核激勵辦法,嚴禁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及獎懲學校和教師;注重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為未能升入高中、考入大學的學生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和發展空間,改變一考定終身的情況。

三、真正實現素質教育。要切實轉變教育理念,改革教學管理,大量啟用專業幹部,讓愛教育、懂教育的人管教育。而教師作為推進減負工作的重要力量,只有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綜合素養,才能使減負落到實處。要精簡教材內容,防止知識點前移,減少重複無效布置作業,嚴禁超綱教學,加強社會培訓機構管理。要減負增效,提升學習效率,並重視對學生社會實踐綜合能力的培養。

四、全面提高體育權重。一是探索實施體育教育測試過程性評價,將體育科目納入中高考考試科目範圍,並設計與語文、數學等主科同等分數,激發學生、家長、學校內生動力,主動增加體育鍛鍊時間和師資投入。二是保證中小學校公用經費中有合理的比例用於體育支出,提升學校體育場地和設施。三是鼓勵體育專業人士到學校兼職開展體育教學,帶動校園體育活動的發展。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百餘委員聯名提案:給中小學生減負 把體育列入必考科目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百餘委員聯名提案:給中小學生減負,把體育列入必考科目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是時候適度調整一下教育指揮棒的方向了。」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領銜提交為中小學生減負的提案,建議重新疏理制定國家教育評價體系,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並給予語文、數學等主科一樣的考分權重,激發學校、家長、學生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
  • 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
    關於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2020
  • 「兩會體育提案」百餘名委員: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
    為中小學生減負的口號喊了多年,但在中小學的校園裡,書包越來越重,近視率居高難下,甚至孩子們為寫作業而犧牲部分睡眠時間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為此,由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領銜提交、已得到百餘位委員聯名的提案《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已不再就教育論教育——而是把突破口瞄向了體育。
  • itc智慧聽學,以聽促學,解放眼睛,為學習減負
    近年來,很多學生面臨的課業負擔過重,導致學生過度用眼學習、近視率居高不下,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刻不容緩全國兩會期間,為中小學生&34;、增強學生體質的問題受到代表委員高度關注。108名全國政協委員共同聯名,提交了《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
  • 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體教融合」 讓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
    今年「兩會」期間,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談了對體教融合的理解和細化落實建議。明方向 體教融合刻不容緩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陳立人表示,《意見》無論對於體育界還是教育界都具有裡程碑意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籃協主席姚明認為,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離開教育的體育是不牢固的。體教融合,可以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高水平後備人才,同時促進體育、教育質量全面提升。全國政協委員樊慶斌也指出,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一定要在他們身上看到屬於年輕人的朝氣蓬勃。
  • 為學生「減負」,全國政協委員建議把一新項目納入中高考必考
    在昨日5月22號上午9點,我國正式召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即今年的「兩會」。兩會歷來是我國可以把各地人民的心聲轉變為具體措施的重大會議,各位全國人大代表也把人民的心聲帶到了人民大會堂上,提出各種改善民生、促進社會發展的好建議。
  • 17名政協委員聯名提案推動經典進校園: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17名政協委員聯名提案推動經典進校園近期,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火了。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定風波》、元代畫家王冕的《墨梅》、清代詩人袁枚的《苔》……節目用現代音樂重新演繹經典,節目的熱播也成為兩會討論的熱點。
  • 16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 力促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但在全國政協委員、華東交通大學副校長張玉清看來,體育教育仍是我國整個教育工作中的短板。「青少年參與體育內生動力不足,體育師資短缺,學校體育設施不足,大中小幼學校體育銜接不暢,青少年肥胖、近視等問題依然嚴重。」張玉清表示。
  • 16位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力促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16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力促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近年來,我國學校體育教育取得了積極進展,「強國一代」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但在全國政協委員、華東交通大學副校長張玉清看來,體育教育仍是我國整個教育工作中的短板。
  • 42名委員聯名提案:建議修改獻血年齡上限及獻血間隔時間
    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吳德沛。中國青年網記者 宋繼祥攝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孫釗 宋繼祥) 日前,來自醫療衛生界別的42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遞交了《關於緩解臨床用血緊張的提案》,呼籲修改獻血年齡上限及獻血間隔時間,緩解臨床用血緊張。
  • 政協委員提案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
    但目前中國兒童青少年健康形勢不容樂觀,在本屆兩會上,多位委員提案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呼籲提高全民特別是兒童青少年健康水平迫切且必要。全國政協委員程紅  程紅建議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以學校為基礎的健康普及教育,並與愛國衛生運動結合起來,促進兒童青少年從小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 兩會中「為中小學生減負,也要為大學生增壓」的提案值得點讚
    如今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重,像今年新冠肺炎之後,每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每天比以前都要多上一節課,師生們都感覺有些疲憊!還有些學生家長將孩子僅有的一天休息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上這樣或者那樣的培訓班。孩子們真的感覺很累。國家對這種現象也是極為關注的。中小學生減負問題多年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 給小學生減負,取消英語課程,把英語奪走的課時還給語文如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吳志明等108名全國政協委員共同聯名,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提交了《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該提案戳中了社會的「痛點」,由此引發部分教育界人士和家長的熱議。
  • 提案情結八年整——訪全國政協委員魏紅
    這位來自雲南省普洱市的全國政協委員回答得乾脆又坦然:「徵集社情民意、體察民情是我現在的主要工作。誰讓我是全國政協委員,有這個舞臺呢?」2010年,已經是魏紅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第八個年頭了。「這幾年的履職,你給自己打多少分?」「60分吧,我覺得還有很多事沒有做,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 21位政協委員聯名交提案:化解莫愁路"南京第一堵"
    在南京市兩會上,21名政協委員(17名來自醫衛系統)聯名交提案建議: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江蘇省中醫院、秦淮區建中醫院,每天看病車輛擠爆莫愁路,能不能結合朝天宮地區改造升級,在莫愁路建2-3個停車場,南京五中操場開建地下停車場,化解「南京第一堵」?現代快報記者調查也發現,南京多數醫院三分之二的車位都給了社會車輛,甚至有院長車都不給停進醫院內,即便這樣,車位還是不夠用。
  • 人大議案與政協提案有何區別?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議案,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有關部門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議事原案。根據《全國人大組織法》和《全國人大議事規則》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及一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全國人大職權範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 46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積極發揮藥審專家諮詢委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東部戰區總醫院腫瘤中心主任秦叔逵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今年全國「兩會」上,秦叔逵等46位醫衛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帶來聯名提案,呼籲藥審專家諮詢委員會能夠儘快「落到實處」、「積極發揮作用」。
  • 關於教育,代表委員們這些「爆款」提案你怎麼看?
    程紅委員:建議將血脂血糖檢測等納入青少年體檢範圍全國政協委員程紅表示,兒童青少年的健康隱患通過體檢監測早發現早幹預十分重要,她建議將青春期身心發育監測、血脂血糖檢測等納入青少年體檢範圍。百餘委員: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領銜提交為中小學生減負的提案,建議重新疏理制定國家教育評價體系,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並給予語文、數學等主科一樣的考分權重,激發學校、家長、學生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