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民間育兒偏方你聽說過幾個:
寶寶無故哭鬧要「收驚」
民間說法:孩子如果夜裡經常啼哭,怎麼哄都睡不著,那可能是在外面受到了驚嚇,需要人來給寶寶進行「收驚」
科學說法:從科學觀點來說,受驚是一種頻率幹擾,3歲以前的幼兒身體頻率尚未穩定,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有時候也可能是疾病因素所導致,應該先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
正確做法:要克服半夜啼哭,首先要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睡前不要玩的太瘋,以免到了睡覺的時間點,過於亢奮,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給寶寶讀故事書,唱搖籃曲來進行哄睡。
寶寶脹氣塗清涼油
民間說法:寶寶的肚子大,一定是脹氣所致。有帶孩子經驗的人都說在寶寶肚臍周圍塗抹清涼油,這樣就能消除脹氣。
科學解釋:寶寶脹氣可能是由於消化酶和菌群消化食物的作用產生氣體,導致寶寶脹氣。
寶寶進食、吸吮容易太急促,會使腹中吸入空氣;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空氣也會通過奶嘴的縫隙進入寶寶體內;此外,寶寶過度哭鬧也會容易吸入了空氣....都會導致寶寶的脹氣。
正確做法:遇到寶寶有脹氣的問題,應先帶寶寶去醫院諮詢醫生,進行檢查,排查完脹氣原因之後,再對症下藥。切不可聽信民間偏方隨意治療。
剪睫毛使寶寶睫毛變長
民間說法:孩子滿月時,要剃滿月頭,並刮掉眉毛,女孩子還要剪睫毛。這樣一來,孩子今後的頭髮、眉毛、睫毛就會越長越好。
科學說法:首先寶寶的睫毛長短、粗細、漂亮與否,主要與遺傳因素和營養狀況有關,剪睫毛並不能使得寶寶以後睫毛越長越好。
此外,上下瞼睫毛在眼睛前方形成一個保護屏障,起到遮擋灰塵和過強光線作用,人為剪掉睫毛後,在新睫毛長出以前,眼睛易受到傷害。
剪掉睫毛後,剛長出的粗、短、硬的新睫毛,容易刺激眼球、結膜和角膜,會產生怕光、流淚、眼瞼痙攣等異常症狀。
正確做法:嬰兒的眉毛和睫毛通常會在3個月至半年之間就會自動脫落更換,長出新的來,所以,寶寶的眉毛、睫毛還是讓他順其自然為好。
捏鼻能讓寶寶鼻梁變高
民間說法:要趁著寶寶還小,骨骼還在發育期,多給寶寶捏捏鼻子,這樣寶寶鼻翼會變小,鼻梁會變高 科學說法:孩子的鼻子高挺還是扁平,是先天因素決定的,沒有科學依據證實,經常捏提鼻梁骨,可以讓鼻子變挺。而且,寶寶鼻黏膜嬌嫩,有力捏鼻梁,容易損傷鼻內的黏膜和血管,導致病原體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