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5個錯誤育兒法,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你都犯了嗎?

2020-12-23 蘇主任Talk

大家好,我是來自珠海的家庭教育專家蘇主任,實時分享實用又易懂的家庭教育方法給大家。如果你也在育兒過程中感覺到困惑或者挑戰,那麼請一定要關注我,「蘇主任Talk」讓你輕鬆育兒,孩子成長健康又快樂!

上一篇文章,蘇主任和各位爸爸媽媽說過5個錯誤的育兒方法,包括「發燒要門汗」、「哭了不要抱」等等,這些理念都是錯的。不知道手機前的你看到了嗎?如果沒有看,可以關注蘇主任,然後翻看上一篇文章哦。

寶寶發燒要悶汗?嬰兒哭了居然不能抱?大錯特錯的爛方法害人不淺

今天,蘇主任將繼續和各位爸爸媽媽深挖那些過時又錯誤的育兒觀念,和錯誤育兒方法說STOP!

06 弄碎食物餵孩子弊大於利!

對於2歲以內的寶寶,由於牙床發育還沒有完全,咬合力也欠佳,所以處理食物的時候確實可以稍微弄碎,這樣更有利於寶寶的咀嚼、吞咽還有營養吸收。

但對於2歲以上寶寶,食物就沒有必要弄得很碎了。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要開始練習咀嚼能力了,過於軟和零碎的食物也不要吃很軟的食物反而會影響寶寶咀嚼能力的鍛鍊。要知道,咀嚼這個動作除了能幫助研磨食物,還能讓寶寶的大腦細胞活躍起來,對於寶寶的語言發展和專注力是有正向影響的。

很多爸爸媽媽覺得,咀嚼能力是長大了就自然會的。其實不是的,從嬰兒時期的吸吮、輔食時期臉頰肌肉並用地抿爛食物、接著學會用舌頭把食物頂到上顎揉碎、一直到長出牙齒來處理食物後,咀嚼能力才逐漸發展出來,而且每個時期都環環相扣,都需要不斷地鍛鍊。

所以,把食物弄碎、過度處理,最終只會導致孩子「吃軟不吃硬」。

孩子咀嚼能力的發展,與食物質地有關。媽媽擔心食物過大而發生危險,長期剪碎的情況下,容易養成孩子只吃偏軟的食物,不好咀嚼的就吐掉或不吃,導致吞咽、咀嚼肌肉無法好好發展。

事實上,當孩子開始長牙後,吃東西時自然就會有保護功能,也就是噎到機率非常低,反倒是食物過度處理之下,阻礙了孩子發展咀嚼能力的機會。

07 寶寶胖嘟嘟反而不健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身邊的「胖寶寶」好像越來越多了。很多家長認為,寶寶胖嘟嘟就是身體強健和可愛的象徵,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有數據顯示,現在的幼兒園超過一半以上的孩子就開始有過度肥胖的問題了。

要知道,兒童期肥胖不僅會對寶寶現階段的身體發育造成嚴重影響,而且還將增加成年後肥胖相關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想要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家長要讓孩子體驗飢餓感和飽腹感,避免在兩餐之間吃零食。瘦小的寶寶並非不健康,只要寶寶精神、活潑,長得沒那麼胖反而更健康。而胖嘟嘟的寶寶有可能是嬰兒肥,但長大後也很有可能會瘦下來。所以這個跟餵養得好不好一點關係都沒有,當然,這跟遺傳也有關係。

08 孩子摔倒了拍地板來哄,你在把孩子教壞

這個觀念是完全錯誤的。

當孩子摔在地上大哭的時候,有家長會說「乖,不哭了啊,看我打它(地板)」,一般孩子看媽媽打了地板,也很快不哭了。

當孩子被小狗嚇了一下,有家長會說「別怕,它再這樣下次抓它起來殺了吃了」。

當孩子跟夥伴鬧彆扭了,被推了,有家長會說「他為什麼推你。你記得打回他,都是他不好」。

但是這樣做都是不對的,孩子會從中學會「打」,在孩子是非觀念還沒建立起來的時候,他看到打這個動作的時候,會馬上學習,因為孩子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很強。除此之外,孩子會深刻地學習到:我的所有問題都是別人的責任!和我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推卸責任的狀態就慢慢形成了。

那應該怎麼做才對呢?

當孩子摔倒了,爸爸媽媽告訴孩子,下次經過這裡小心一點,就不會再摔了。

當孩子跟別人鬧矛盾了,打鬧起來了,不能一味地說是其他孩子的問題,而是要先共情處理孩子的情緒。在問清整個事情的情況後,告訴孩子各自都有責任。

09 孩子一哭就立刻要哄?

如果孩子一次哭泣的時間超過30分鐘,一天哭3次,一個星期超過3天以上,這種狀況確實屬於特別愛哭。哭是孩子的本能,是宣洩情緒的一種自然身體反應,再正常不過了。

然而,有些孩子發現自己哭了一次之後,父母就立刻回來哄自己、立刻答應自己要求。久而久之,就總是喜歡用哭鬧來威脅父母,因為他知道每一次哭鬧後面都是父母讓步。這樣的孩子就變得越來越讓父母頭疼了。

怎麼做才正確呢?其實,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不必動不動就哄與妥協,而是著重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用共情的方法緩解孩子的情緒。然後才是哄或者考慮是否妥協,當然這裡的妥協是要讓孩子知道界限感,有些東西是可以的,有些是絕對不可以的。這樣,孩子就會明白,我可以用哭來宣洩情緒,但是我不能用哭來威脅爸媽。那麼,孩子由此帶來的挑戰就會越來越少了。

有部分家長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會手足無措,不能打罵孩子,又不能和他們妥協。於是就想要和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在哭鬧的時候是聽不進去道理的,講道理也絕對不是好的解決方法。所以不妨試試共情,再給孩子界限感?你一定會有豐富的收穫。

10 寶寶體弱怕冷,要多穿點?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很多父母摸到寶寶的手和腳,發現怎麼這麼冰啊?就會主觀地覺得寶寶冷了!趕緊讓寶寶多穿幾件衣服,千萬不能讓寶寶著涼了。

其實這個問題,蘇主任強調了很多次了,寶寶的體溫是比成年人高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感覺冷的時候,寶寶不一定就會覺得冷。蘇主任也和大家說過,嬰兒期寶寶的末梢血液循環和皮膚汗腺發育還不完善,身體裡面的血液也並不多,所以手腳摸起來冰涼是非常正常的。千萬不能覺得寶寶手腳冰涼就給寶寶添加太多的衣服。

要知道,寶寶的汗腺也沒有發育好,身體的散熱功能不完善,穿多了反而容易導致輕則寶寶長痱子,重則熱壞了身體。

最後,蘇主任再老生常談一下,要判斷寶寶冷還是熱,摸摸寶寶的胸口或者後背就知道了。

結語

以上就把這些常見的過時育兒觀念分享處理了。

針對育兒觀的不同,還有哪些錯誤的育兒方式呢?你是如何應對這些的?歡迎各位寶媽們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分享!

以上分享的內容你們學會了嗎?如果你覺得這些知識有用,記得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人哦。如果你還有哪些育兒的知識,歡迎在留言區評論分享!

我是來自珠海的家庭教育專家蘇主任。你想知道更多處理孩子以及自己情緒的好方法嗎?歡迎關注「蘇主任Talk」,你的每一次點讚、轉發、評論、收藏都將是蘇主任堅持高質量分享的最大動力源泉哦。

相關焦點

  • 再揭秘5個嚴重錯誤的日常育兒方法,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如果你也在育兒過程中感覺到困惑或者挑戰,那麼請一定要關注我,「蘇主任Talk」讓你輕鬆育兒,孩子成長健康又快樂!上一篇文章,蘇主任和各位爸爸媽媽說過5個錯誤的育兒方法,包括「發燒要門汗」、「哭了不要抱」等等,這些理念都是錯的。不知道手機前的你看到了嗎?如果沒有看,可以關注蘇主任,然後翻看上一篇文章哦。
  • 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但是寶寶真的冷嗎?
    自從假期出去玩了回來之後,發現家裡氣溫變得好低,氣溫一下降,相信很多媽媽就會打電話來提醒「天冷啦,該穿秋褲了」,很多新手媽媽也是如此,氣溫下降後就開始給寶寶增加好幾件衣服,但是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寶寶是真的冷嗎?
  • 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很冷,有一種熱叫媽媽覺得你很熱,何解?
    而作為媽媽的我,不知道是我本身太胖怕熱的緣故,總覺得小孩好熱,所以我老是去摸孩子的後背,看熱不熱,有沒有流汗。我發現爺爺奶奶可能自己本身不熱,所以他們也不覺得孩子熱,他們幾乎從來不會去摸孩子的後背,看有沒有汗的。所以當我摸到孩子後背有汗而給孩子脫減衣服的時候,爺爺奶奶總是容易大驚小怪,哎呀趕緊穿上,等下感冒了。
  • 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愛叫媽媽的後備箱
    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在餘夏尾消、的初秋時節,穿著短袖加上小短褲的你,還在大街小巷叱吒風雲的時候,你媽媽總會讓你,穿多件衣服,畢竟你媽覺得你冷。在別的小夥伴穿著清爽的服裝,而你在人群中穿著面貌裹著秋褲的樣子,無奈的像是P上去的,內心吐槽到:快樂是他們的,我沒有,因為我媽覺得我冷。媽媽的關心,有時候是會讓你倍感無奈;但有時候卻讓我們深感暖心,記住有一種愛叫媽媽的後備箱。每次回家,耳邊總伴隨著媽媽的絮絮叨叨,但是離家時後備箱那不僅是滿滿當當的家鄉特產,更是媽媽對我們文言的愛。
  • 為啥有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因為媽媽真的冷!
    等你老了,有你後悔的那一天!」「到時候胳膊腿開始疼了,病根也坐下了,治都沒法治!」「我這都是為了你好!說了多少回了,你就不聽話吧!」聽到媽媽在耳邊不停地嘮叨,小女孩一開始還說自己不冷,後來也就不再解釋了。
  • 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
    相信很多年輕人都知道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有一個特別神奇的衣服叫秋褲,媽媽總覺得你少穿了一件秋褲。最神奇的是什麼呢?無論你說多少次「我不冷」都完全沒有效果。為什麼?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心理現象叫投射。每個人看到的別人是自己經驗的投射。也就是說,我看到的別人,是我眼中的別人,是我主觀認為的別人的樣子,而不是他本來的樣子。所以媽媽覺得你冷,是她認為你不會管理自己,是你為了美麗凍人,是你怕麻煩。因為在她眼中你就是一個愛美的懶人。
  • 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掌握正確育兒方式
    一大早,就有家長求診,其實看她的描述,就基本判定孩子生病的源頭,吃多了。果然家裡有個生怕孩子餓著的奶奶。,我都要交待一些注意事項,但往往,求診的媽媽前腳一走,家裡的爺爺奶奶就開始了「誤操作」 。但是媽媽不是第一次找我給孩子看病了,已經知道要給孩子忌口。但是我還是堅持自己的判斷。
  •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好叫都是為你好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都是為你好網上流傳著一句比較有意思的話:「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好叫做都是為你好」。有一種好叫都是為你好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恨不得把自己全部心血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孩子喜歡吃什麼做什麼,喜歡什麼玩具買什麼。
  • 袁枚: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這位偉大的母親,一生養育了七個兒女,其艱辛可想而知。最著名的母愛詩,莫過於孟郊的《遊子吟》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知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還有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 有一種母愛,叫「媽媽覺得你冷」
    前兩天看到一個新聞,有個媽媽因為孩子上網課的表現不好,崩潰地拉著10歲的女兒一起去跳海,因為海上風大,被四個警察合力才救回來。媽媽覺得你冷,媽媽覺得你餓,媽媽覺得你應該自覺地完成功課。太多的「媽媽覺得」,讓孩子總是生活在被支配的陰影中,卻無法表達自我。
  • 有一種冷叫「你奶覺得你冷」,把孩子全方位包成一團,太搞笑
    文 /芳芳育兒經,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自從家裡有了孩子之後,不管是父母還是家裡老人就都無時無刻都開始圍繞著孩子打轉。對孩子的愛簡直就是捧在手裡怕碎,含在嘴裡怕化。隨著天氣越來越冷,老人們就開始紛紛給孩子裝扮上了。網友們常說的有一種冷叫「你奶覺得你冷」完美的體現在這些孩子們的身上。看著照片中的孩子們,一個個的被奶奶全方位包裹成「粽子」一般,裡三層外三層的模樣也實在是太搞笑了,不過奶奶們難道就沒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前幾天出門,我看到一個小胖子,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是一個球,艱難的挪動著前行。我第一次見,快步走了幾步,發現是我非常熟悉的一個孩子,很瘦小,一問才知道:「媽媽說天冷了,要多穿點」。而實際上,我看著孩子,腦門都快出汗了。
  • 佟大為縫破洞褲被女兒嫌棄,有一種關心叫父母覺得你冷
    佟大為縫破洞褲被女兒嫌棄,有一種關心叫父母覺得你冷 佟大為縫破洞褲被女兒嫌棄,有一種關心叫父母覺得你冷 果然天下的父母都一樣,在天氣面前,健康第一,時尚靠邊。
  • 溫暖:有一種母愛,是媽媽覺得你冷
    有一種母愛,是媽媽覺得你冷【祖龍漢】網上一直有一個段子,叫在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每當說起這段子時,都是會心一笑,暖意湧上心頭。其實,這也是一種母愛。在生活中暖和比比寒冷要強得多。如果冷了,你又沒有聽媽媽的話多穿衣服,你能做什麼,除了感冒流清鼻涕,你還能做什麼?媽媽覺得你冷,其實不是冷,而是一種有備無患的溫暖。記得小時候,沒有羽絨服,也沒有帶毛的秋衣秋褲,也沒有各式形形色色的保暖皮鞋,有的只有媽媽的愛。頑童身上衣,慈母手上線。
  • 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這可愁壞了媽媽
    晚上換衣服時孩子後背都是潮乎乎的,我每天早上囑咐你,少穿點,你光答應著,天天怕孩子冷。」「你的意思是我讓孩子感冒了是吧,有你這樣當媽媽的嗎,給孩子穿的那麼少,孩子就是因為你凍著的,我兒子小時候就是這樣穿的,很少感冒。」「媽,老家多少度?
  • 投射效應——有一種冷,是你媽認為你冷
    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即推己及人的一種認知障礙。東子解析——曾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二十度的天氣,一個上幼兒園的小女孩卻穿著厚厚的羽絨服。
  •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會把你的空調給關掉,哈哈哈看看這人形印記
    最怕母親突然的關心,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她會給你穿幾件羽絨服,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她會把你的空調給關掉,哈哈,看著這人形印記,是不是很無奈啊。這深深的母愛是不是像滔滔江水把你淹沒了?一般我們看到行動不便的叔叔阿姨都會主動讓座,年輕人嘛,身體要好一些。
  • 有一種愛,是媽媽覺得你冷?
    今天有個網友給我講了他的愛情故事:他的愛情故事和有些人的愛情故事一樣的平常,一樣的每天上演著,一樣的俗套。最近,談了三年的女朋友跟他分手了。至於具體原因他並沒有講,但是他一直反覆的在強調,自己對感情如何的的專一,對女朋友如何讓的好,不明白為什么女朋友會選擇分手,走的時候居然都沒有跟他說一聲對不起。聽了這些,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其實在感情的世界裡,沒有誰對誰錯的。可能他真的是一個好男人,可能他真的付出很多。但他從來沒有想過,他給的是否是他女朋友想要的。
  • 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價值百萬的孕期課程及育兒知識匯總,最新最全的孕期注意事項都在這裡,記得右上角關注倪寶喲!一場秋雨一場寒,最近很多寶媽不知道該給寶寶穿什麼衣服合適,對寶寶來說衣服穿多少都是由家長決定的,給寶寶穿衣服,穿多穿少都會生病,到底穿多少合適呢?很多醫生發現,不少發燒孩子來看病時額頭上、背上汗涔涔的,衣服捂得太多了,所以要合理為寶寶穿衣。
  •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娃冷,判斷寶寶是否需要加衣,摸他這個地方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秋風一起,媽媽就覺得自己給娃保暖的重擔就又增加了幾分。這也難怪,小寶寶向來是感冒著涼的高發人群,尤其是寶寶還不會說冷熱,不懂照顧自己,就得需要媽媽多操心。>實在是「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