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北京的天氣驟冷,和一周前是完全兩個概念的溫度體感,似乎之前更多的是深秋,而現在才真正的入冬了。
前幾天出門,我看到一個小胖子,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是一個球,艱難的挪動著前行。我第一次見,快步走了幾步,發現是我非常熟悉的一個孩子,很瘦小,一問才知道:「媽媽說天冷了,要多穿點」。而實際上,我看著孩子,腦門都快出汗了。
孩子們是會反抗的,只是在「這是為你好」的血親面前,一切都似乎顯得蒼白無力。咱們的父母是全世界最會為孩子考慮的,不管你願不願意,你在某些方面的「應該」都已經被決定了,尤其是類似媽媽覺得你冷。捂熱綜合症就是這麼出來的,每次走一個孩子,大家都會惋惜,只是往往不長記性。
這是一個非常相對的概念性問題,到底如何是冷並沒有絕對的解,因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不同,只有本人才能決定自己的冷暖。我的冷可能是必須是臘月了才算冷,但我仍然是短袖T恤;別人的冷很可能是入秋就冷,秋衣秋褲加棉襖。
同樣的,孩子是完全做出自己能力範圍內的選擇,並為之負責。只是讓我感覺神奇的是,越是覺得孩子們純真可信的大人們,越是不會選擇相信孩子們自己的話語,盲目否定孩子們的表達。久而久之,強大的父母造就了廢物的孩子。
非常慶幸我們家一直相對比較民主,哪怕是兩歲的孩子,我們也會非常尊重她的決定,相信的她的表達,當她穿睡衣就是「不舒服」時,我們會幫助她脫掉。只是作為大人的我們會累一些,在深夜裡,我們要關注她是否真的熱。
平等的尊重和相信,孩子會非常願意表達自己,並在她能力範圍內非常好的做出了選擇承擔了責任。這對孩子們的未來應該是會更好吧。
大家好!
我是守護,我選擇用不同的視角尋找不一樣,我相信存在即合理,每個人都有他非凡的一面,需要去發現和學習!
讓我們一起成長,走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