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
都有屬於它自己的獨特氣質
稱之為城市的精神
青島是一座「理想之城」
如果可以
我想在這裡住一百年
——《城市的精神》[加]貝淡寧
青島就是一座理想之城。清新乾淨的海濱氣質,與多國建築共同構成油畫般的景致。東方與西方、古代與現代在此交匯,形成多元包容的城市性格,更孕育出青島人深厚的城市自豪感。
建築
是城市精神的表達
如果說,建築蘊含了一座城市的精神,是理想生活的藝術表達。那麼每座城市,都需要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去記錄獨屬於她的風華意趣,和她承載的時代溫度。
青島亦是如此。因「萬國建築群」八大關的存在,青島在豐富而獨特的城市進程中,形成的對各種建築風格開闊的眼界和獨特的包容性,不僅使其他城市難以望其項背,更與得天獨厚的山海宜居屬性相輔相成,吸引著無數名人的到來。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大批影響中國文化走向的名人不約而同地遷居青島,胡適、蔡元培、巴金等文化巨擘也多次來此遊歷。其中,梁實秋更是將青島捧若天堂:「我雖然足跡不廣,但北自遼東南至百粵,也走過了十幾省,竊以為真正令人流連不忍離去的地方,應推青島。」
也是那個時代,青島多國建築爭輝的同時,更不斷揮灑著中國文化史上的濃墨重彩。老舍的《月牙兒》、《駱駝祥子》,沈從文的《邊城》等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文學巨作,都是在這片土地上醞釀而成。
穿越百年的光陰,鏤空一排排腳印,青島從時間深處走來,以融匯百川的建築肌理與近代獨有的人文風骨,不斷映現著專屬於這座城市的魅力與驚喜,為中國乃至全世界帶來別樣的精彩與感動。
執筆理想
營造飄落人間的天堂
「我希望綠城造的房子,是一片片飄落的天堂。」
——宋衛平
15年前,綠城來到青島,在嶗山餘脈臥龍山前,以一座4100畝的恢弘巨製——「理想之城」,將青島廣博的建築氣度與獨有的精神氣質不斷傳衍。
青島理想之城作為綠城體系內第一個以「理想」命名的項目,不僅承載著讓城市建築愈發美好的使命,更飽含著宋衛平先生營造飄落人間的天堂、抒寫大同世界的理想主義情懷。
在綠城體系內,理想之城也被視為「小鎮的雛形」。
「人是從水中生出來,如果沒有水,人不能活下去。」
——黑川紀章
從某種意義上說,宋衛平先生對理想之城的「哺育」,就像黑川紀章之於鄭州鄭東新區北龍湖一樣,開啟了青島CLD(中央居住區)的嶄新時代。
2006年宋衛平先生參加理想之城奠基儀式
源引臥龍山的侯家莊河可能已流淌了千年。
在理想之城的中心位置,是其最大的匯水區。綠城在此打造4萬方的中心湖景公園,環繞著的是以「城」為概念,結合國際先進HOPSCA社區發展模式,建造的酒店、寫字樓、Shoppingmall、國際公寓等業態的複合體。以此也就形成了「小鎮」的中心。
曾有從事城市規劃的學者說 「當我們習慣性的用膠州灣去跟世界幾大知名灣區做比較的時候,無疑理想之城的那段城市輪廓更像東京」。
在居住物業的規劃上,更多通過一個個小規模的組團來表達,由23條城市幹道進行連接。以更多敞開式的街巷,增加鄰裡交流的場域。再於其中錯落有致地加入市政類學校、醫療等配套,輔以綠城「利他」價值觀下的生活服務體系,滿足居住者的需求。
「讓居住者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生活場景,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理想之城便是一座能夠滿足多種生活需求的「城」。
這也是所謂理想,該有的表達。
引領潮流的
建築美感與人文品味
「房子和生活,就像是櫝和珠一樣」。
美麗建築是安放生活的容器。綠城認為,建築不僅僅是居住品質,更應該向人們傳遞一種美的體驗。
初到青島,綠城就把當時已然醇熟的桂花系建築風格帶到了青島。「四坡頂、八角窗,青灰、赫紅的清水磚牆面」,直到今天依然百看不厭。
以「多層次、圍合式」的空間組織語言,運用明亮而溫暖的色彩,將地中海風格的自然與浪漫鋪陳演繹,讓「東方瑞士」更加靈秀典雅。
大露臺、大挑簷、八角窗的運用,使得建築排列高低錯落、疏密相間,以豐富的層次變化勾勒出起伏的天際線,給人以美的享受。
大概10年前,在汲取諸多營造經驗後,綠城對高層產品進行了全新的美學進階,作為高層產品的集大成者,經典二代高層更加強調「三段式立面」、「中軸對稱」、「景觀序列」與「空間層次」,以此營造「精細、安定、恆久」的莊重與和諧,舒適與被尊重。
採用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立面,法式平層官邸以裝飾感極強的線條表達、講求對稱的禮序感,營造低調奢華之美。
院落是中國建築的精髓,「院和寧,家和興」。在法式排屋基礎之上,將法蘭西的浪漫主義審美觀和恆久居住理念與中式生活習慣有機結合,綠城法式合院之於青島也可謂是天作之合。
在臥龍山前,綠城與166個世家一起品築建築美感與人文品味。
一座座熠熠生輝的建築背後,是綠城獨特人文氣質的表達與底蘊深厚的產品功力的彰顯。當一塊土地出現,綠城首先預判什麼樣的產品才能在這片土地上更好地生長。
緋紅的晚霞下,汀嵐與雲棲地塊等待著新的生長
綠城的建築美學,經得起歲月的沉澱。每一種建築形式都代表了不同階段綠城在居住美學上的最新思考。
在綠城的認知裡,建築作為城市的視覺藝術,應該為城市留下新思想,為人們帶來新文明,符合一個時代的趣味和審美。
不論在任何時代,青島都作為一個理想城市的典範被提出來。
——汪沛
中國房地產編年史上,綠城也是如此,獨領風騷,成為建築美學的引領者與人文主義的代名詞。對於不斷向上的青島,在綠城的下一個作品裡,將會用怎樣的美學表達,延續青島獨具氣質的城市精神?
畢竟,
青島,就是一座理想之城。
青島,也只有一座理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