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洛神賦》歌頌的是甄宓嗎?甄宓和曹植之間有什麼關聯?

2020-12-17 浮生說史

曹植是魏國有名的才子,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詩詞佳作,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數《洛神賦》。

據說是曹植有一日途經洛水的時候,聽見了當地有關於洛神的傳說,於是便做了這篇文章,他虛構了自己與洛神之間的偶遇,表達了對洛神的讚美,以及洛神消失後悵然若失的情感。

有很多人將《洛神賦》的女主角洛神與曹丕的夫人甄氏聯繫起來,他們認為曹植所寫的洛神就是甄氏,甄氏與曹植之間也許存在著某種特殊的感情。

這樣的說法傳得多了,後人就將甄氏與洛神聯繫在了一起,甚至把甄氏當作了洛神。

美麗的洛神傳說

在先秦時代就有關於洛神的神話傳說。傳聞洛神又叫宓妃,是黃河神河伯的妻子,專門負責掌管洛水,所以又稱為洛神。

在屈原的《天問》一作中就有描寫洛神的詞句: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意思就是說上天讓後裔下凡解救蒼生,但是他卻射死了河伯,並娶了洛神為妻子。

洛神在古代文人的心中就如同女神一般的存在,對於曹植來說也不例外。所以當曹植剛聽說關於洛神的故事,他就立馬用《洛神賦》描繪了一場自己與洛神的邂逅。

但甄氏本來只是民間女子,又是如何與洛神扯上關係的呢?

甄氏與洛神之間的關聯

甄氏,其名字不可考。後人相傳是甄宓(fu,諧音扶),也有叫做甄洛的,在一些遊戲裡面也叫她為甄姬。這裡姑且以甄宓稱呼她。

甄宓是東漢末年出了名的美女,被曹丕掠奪成為了夫人。初時,甄宓很得曹丕的喜愛。但是當曹丕成為了魏國皇帝之後,兩個人的感情開始出現縫隙。

曹丕畢竟是皇帝,後宮中的美女越來越多,甄宓就受到了曹丕的冷落。曹丕感覺到了甄宓的嫉妒,因此也慢慢厭倦甄宓。

黃初二年,曹丕賜死了甄宓。他令人用頭髮蓋住甄宓的屍體,又用米糠塞滿了她的嘴巴,甄宓的結局很悽涼。

黃初三年,曹植去洛陽朝拜曹丕,返程的路上創作了《洛神賦》。也許是甄宓與洛神的形象比較接近,也許是曹植的創作時間與甄宓的死期比較接近。

後人就以這兩點為依據,推測曹植應該是與甄宓有著某種曖昧關係的。到了後世,關於這種關係的猜想越來越多,於是人們更直觀地認為甄宓就是洛神的化身。

那麼曹植與甄宓之間難道真的會有什麼特殊的感情嗎?

關於曹植與甄宓關係的推想

甄宓出生於公元183年,曹植出生於公元192年,兩個人相差了十歲左右。甄宓嫁給曹丕的時候,曹植才12歲。一個12歲的男孩子,難道有可能會對自己的嫂子產生另類的感情嗎?

就算刨除年齡因素不談,曹植與甄宓的兄嫂關係也像一座大山一樣橫亙在兩個人之間。曹植是一個有文化修養的人,他不會輕易越過倫常關係,愛慕自己的嫂子。

何況,曹丕與曹植兄弟二人的關係並不算很融洽。在曹操未去世之前,曹丕與曹植為了世子之位,可謂是爭得你死我活。

曹丕成為皇帝之後,更是一度打壓曹植,不肯給他發展才能的機會,甚至把他發配到偏遠的封地。曹植一年也難以回到洛陽幾次。

曹植對自己的兄長也是有一定的感情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見面對曹丕的步步緊逼,曹植內心是很悲痛的。

那麼曹植為了保住性命,為了維持兄弟之間的感情,他就更不會思戀甄宓了,那樣會惡化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

曹植創作了《洛神賦》,曹丕也會知道。如果他們之間的關係真的不清不白,以曹丕的性格難道還會容忍這樣的詩作流傳於世嗎?他甚至不能容忍曹植再活在世上。

可是在歷史上,曹丕可是走在曹植前面的。可見曹植與甄宓之間應該沒有什麼特殊的關係。《洛神賦》的創作,大概是個偶然吧。

就算有,也許是曹植不忍心甄宓這樣的絕世美女,最後卻落得了個那麼悽涼的結局,所以借詩作來抒發自己的悲憤吧。

相關焦點

  • 曹植的《洛神賦》讚美的是誰?有何故事?
    這種說法最早源於唐代著名作家李善的大作《昭明文選》,認為曹植與他嫂嫂甄宓有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根據李善的記載,當時,最先想迎娶甄宓的是曹植,但卻被曹丕搶先了,然而曹植卻一直想念著甄宓,後來,甄宓被曹丕賜死,甄宓的兒子曹睿將甄宓生前的金縷玉帶送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回途中寫下了《洛神賦》。
  • 曹植的《洛神賦》究竟是寫給誰的?愛人?情人?仙人?
    曹植,曹植在十歲的時候就已經熟讀了詩經、論語等詩詞歌賦,並且能夠出口成章,在三曹之中也是詩詞最有影響的。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曹植的《洛神賦》,此賦是曹丕繼位後不久,曹丕殺掉了眾多曹植身旁的密友,曹植在回封地時路上感慨萬千,隨後回到家時,神情恍惚,似乎看到了洛神,於是寫下了此賦。
  • 文昭甄皇后甄宓真的是洛神轉世嗎?
    在歷史上被稱為文昭甄皇后的,就是今天小編要寫的主人公甄宓了,還被稱為甄夫人。她沒有什麼文學天賦,天生麗質。她是袁紹的媳婦,袁紹被曹操打敗後,曹丕的隨行人員立刻被甄宓的美麗驚呆了。後來,魏文帝曹丕納下甄宓作為妾,並生下東鄉族公和魏明帝曹叡。
  • 傳說中的洛神甄宓,為何死後,只能「披髮覆面」「以糠塞口」下葬
    傳說中的洛神甄宓,為何死後,只能"披髮覆面""以糠塞口"下葬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曹植的那一篇《洛神賦》,在詩文當中他描述的那一個仙女一般的女子,就是他自己的嫂嫂甄宓,而甄宓正是曹丕的正妻,魏明帝曹睿的生母,但就是這樣一個美貌出眾
  •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誰才是曹植的洛神?
    曹操便有將他立為世子的想法。生在帝王家的曹植,不得不面對的就是權力之爭。於是世子之位便在曹植與曹丕之間展開。可怎奈何曹植太過灑脫不羈,不加約束自己的行為,整日飲酒作樂,甚至借酒助興擅闖天子專用的司馬門。曹操大為失望,此後便失去寵信,以致之後的世子之爭落敗。
  • 「一女亂三曹」的甄宓,不經意陷入政治漩渦,一生坎坷多艱
    兼之甄宓又請母親卞夫人來斡旋他們弟兄之間的事,更生爐意,認為甄宓"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對曹丕的情緒變化,可惜甄宓沒去細想。天真的甄宓哪裡覺察到心眼小的曹丕醋意心理,還傻乎乎的勸說他與曹植兄弟倆和睦共事。別說曹丕已有感情糾纏這樣的心理陰影,即便從王位考慮,他也容不下曹植。
  • 曹操愛而不得的女人,曹丕的女人曹植的女神,卻是三國最慘的女人
    而七步成詩的曹操另外一個天才兒子曹植暗戀她終生,為她寫下流傳於世的《洛神賦》。 曹植傾盡了才華在洛神賦對甄宓美貌的讚美:翩若驚鴻,婉若遊龍。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 生前「一女亂三曹」的甄宓,死後為何落得「被發覆面,以糠塞口」?
    這是曹植著名的《洛神賦》,它的原名是《感甄賦》,創作於甄宓去世的第二年,紀念甄宓。甄宓的兒子曹叡——魏明帝,即位後覺得《感甄賦》的名字容易讓人產生不該有的聯想,使皇室顏面掃地,便下令改名《洛神賦》,想以此轉移大家的注意力,但適得其反,民間皆識甄宓,且說她是"洛神轉世",甄宓的名字一時傳為"甄洛"。 曹植與自己嫂子的事情當然不止如此,李商隱曾有一首詩就有涉及。,"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 甄宓是曹丕的妻子,為何死後會口含米糠,以發覆面?這或許是假的
    隨後,曹丕南下徵討東吳,將甄宓留在了鄴城。十月時,漢獻帝將帝位禪讓於曹丕,曹丕得以登基稱帝,建立魏國。在曹丕成為魏國的帝王后,退位為山陽公的劉協將他的兩個女兒許配給曹丕為妃,同時郭貴嬪和李、陰兩位貴人同時也深得曹丕到寵愛,身在鄴城的甄宓逐漸受到冷落,因此流露出了一些埋怨的話來。曹丕聽聞後,便於公元221年6月遣使者將甄宓賜死了。
  • 曹丕賜死甄宓,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滿米糠?原因其實很簡單
    甄宓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美女,才貌雙全,更是讓曹操父子三人著迷。據說,曹植所著《洛神賦》中洛神的原型就是甄宓。「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曹植《洛神賦》。
  • 曹植與甄宓的真實關係,《洛神賦》中寫的女神並不是他嫂子
    曹植留下的傑作,數不勝數。《洛神賦》是傑作中的傑作。有些馬虎的讀書人,以耳代目,牽強附會,硬把這篇極美的文字,與下流不堪的謠言連在一起,真是太不應該。曹植賦中的洛神,就是洛水之神,不是死了的嫂嫂甄后。當甄后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被曹丕娶來之時,曹植才不過是十三歲的小孩子,即使可能對甄后有幻想,甄后也不會對他有什麼意思的。
  • 洛神賦 曹植(全文新譯)
    低頭時還沒察覺到什麼,抬頭時卻發現了異常的景象,目睹一絕妙佳人,在那山崖邊。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之所見也,無乃日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於是拉著車夫問道:「你看到那個女子了嗎?她是什麼人啊?竟如此豔麗!」
  • 經典的傳世名作,講述最美的柏拉圖之戀,一起來探秘《洛神賦圖》
    不過可惜的是,現在已經無緣再面見「畫聖」顧愷之的真跡,目前僅存的《洛神賦圖》也均為後世摹本,尤其以宋代居多。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傳世名作《洛神賦圖》吧!《洛神賦圖》的作者顧愷之在創作的時候,是有原型的。當時三國時期的大詩人曹植曾寫下了《洛神賦》,用以抒發自己一段無果的感情。
  • 三國第一美人甄宓一步步作死,讓曹丕厭惡自己,錯過帝後之位!
    洛神之美,天人之姿。相傳洛神是伏羲的女兒,原名宓妃,與后羿相戀,轉世之後就是三國第一美人甄宓,而曹植就是后羿的轉世。最近熱播的《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曹丕與甄宓組成了最新的CP,這一對CP由欺騙開始,最終也以悲劇收場。
  • 《洛神賦》根本不唯美,背後的陰謀你一定不知道(深度長文)
    所謂曹植與甄妃如何如何,不過是文人的美好想像罷了。我一直堅信這是歷史的真相。可當我再一次讀完《洛神賦》的時候,對這個觀點,卻忽然有些猶豫了。賦中那種蘊藏著情真意切的心緒,那種澎湃浩蕩的感情,一千年之後仍舊讓人感覺到無比震撼。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實在無法想像,曹植歌頌的會是一位虛無縹緲的仙子,在現實裡沒有任何寄情。
  • 曹植為何不能繼承大統,洛神賦又是為誰所作?
    清代王士禎先生有言,自漢魏中華兩千多年以來,只有三個詩人可以稱得上是「仙才」,一位是李白,一位是蘇軾,還有一位在他們之前的,就是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曹植,曹子建。除此之外,16歲的曹植隨曹操北徵柳城,之後寫下了他前期詩歌的代表作《白馬篇》,詩中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一句還演化成後世「視死如歸」這一成語,而鍾嶸在《詩品》更是稱讚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少年英明,不外如是。
  • 三國時期的美女排行榜中,甄宓竟然輸給了貂蟬!
    說起三國時期,那可是謀士與猛將遍地的時代,相比之下,對女子的記錄可謂少之又少,但能夠在三國歷史上留名的女子可以說都不是泛泛之輩,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女子之中最美的有哪六位。第六名要屬馬雲祿,她是馬超的妹妹,後來嫁給了趙雲。
  • 三國女子圖鑑②|甄姬:非《洛神賦》原型 與曹植沒感情戲
    甄姬,並不叫甄姬,這一名稱卻因《三國殺》和《王者榮耀》,廣為流傳。這個遊戲角色名字,來自日本遊戲《真·三國無雙》中的「甄姫」,姫(zhěn)、姬(jī)字形字義都相近,遊戲中還有蔡文姫、王元姫。《軍師聯盟》中張芷溪飾演的甄宓在一些遊戲和電視劇中,又叫甄宓(fú),則來自《洛神賦》中曹植所遇神女宓妃。
  • 劇組回應甄宓讀法:宓是多音字,念法不同表親疏
    有木有!一個叫著宓(fú)兒,一個叫著宓(mì)姐,你欺負觀眾不知道這個字有兩個讀音啊!」  近日,正在江蘇衛視熱播的古裝劇《新洛神》中,曹丕、曹植兩兄弟稱呼甄宓卻有兩種不同的叫法。一字兩讀激起了眾多觀眾的求知慾:這個宓字,到底怎麼念?
  • 《甄嬛傳》中皇上屢讀錯字 甄宓的宓應念「福」
    甄宓的宓念「福」不是「密」  甄嬛初進宮,太后和皇上第一次見她的時候,皇上驚嘆於甄嬛的美色,聽說她姓甄,說了一句「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  在劇裡,皇上念作了甄宓(音密),但朱啟豐告訴記者,這個發音是錯的,雖然甄宓的宓字是一個多音字,但是在用作這個人名的時候,應該念作「fu,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