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前官員籲蔡英文把握執政機遇"修憲":可名留青史

2021-01-10 環球網

海外網7月5日電 臺灣前「國策顧問」郝明義接受電視節目訪問,呼籲蔡英文把握民進黨完全執政的歷史機遇,推動「修憲」,解決臺灣當局沒辦法運作的問題。

郝明義在4日播出的「政經看民視」節目中表示,李登輝「廢省」後,過去有經驗、有能力聯繫「中央與地方」的一大批人退休了、走了,培養人才的機制功能也消失了;後來馬當局時期「行政院」組織改造,沒能充分把握機會好好運作,加上「六都」的出現,導致現在「中央部會」之間沒辦法溝通、「中央和地方」之間也失去聯繫和溝通,產生治理體制的紊亂。

郝明義向蔡英文喊話,呼籲蔡把握歷史機遇「修憲」。郝指出,馬英九已錯過歷史機遇,他在2008年國民黨掌握「國會」絕大多數時應該「修憲」,若做了可以名留青史,但他錯過;這次民進黨取得完全執政,蔡英文不該再錯過機會,「修憲」才能一勞永逸,讓臺灣所有的問題出現真正解決的契機。(綜編/海外網 鞏浩)

相關焦點

  • 細數蔡英文上任600天「豐功偉業」臺前官員暴怒了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6日報導,前臺當局安全部門官員李天鐸在臉書貼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以來的「豐功偉業」,並直言「面對蔡英文,任誰說她都沒有用了!再多人民的聲音,勞工的命,恐怕都比不上她養的貓」。
  • 蔡英文執政兩年勝過國民黨8年?遭諷:幹話官員確實多
    中國臺灣網8月5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蔡英文4日到宜蘭為民進黨宜蘭縣長參選人陳歐珀造勢,強調民進黨執政兩年來,做的事情比國民黨過去8年還多。國民黨文傳會代主委唐德明諷刺,論「錯誤政策、髮夾彎與幹話官員」,蔡當局執政兩年做的的確比過去20年都多。
  • 臺前情報上校發文抨擊蔡英文:「國防素養」糟糕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臺灣《中天電視新聞網》4月9日報導,臺前「國安局」上校李天鐸4月9日在香港媒體上投稿,他比較了民進黨的兩次「執政」在「國防」,「情報」和「軍事」三個領域的做法,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國防素養」糟糕,並羅列了四點分析。
  • 蔡英文:「修憲」須成功 臺「立法院」勿當罪人
    臺「立法院」「修憲委員會」今將進入「修憲」提案的實質審查,21天內將召開十場「委員會」,討論九大「修憲」議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表示,儘管「憲改」無法今年一次到位,但這次「修憲」具有高度「擴大臺灣民眾政治參與的歷史意義,將是臺灣民主深化的重大裡程碑,因此它不能失敗,必須成功。」
  • 鄭浩:蔡英文兩岸政策醜陋 執政暗藏危機
    另外,民進黨內部各種不同的一些矛盾派系的鬥爭,會在即將掌握大權的時候分一杯羹,可以說蔡英文未來的執政道路是非常坎坷,潛伏著危機。 鄭浩:現在呢從目前因為蔡英文沒有明確的表述過承認和支持九二共識這樣一個政治基礎,臺灣未來的執政方面充滿了變數,雖然說我們看到的這些民生包括兩岸的這種人員的交往已經出現了問題,但是呢最後這個實際上還由蔡英文來決定,她是不是能夠把握住或者是掌握或者是堅持兩岸互動政治基礎,如果說她完全否定或者不願意接受九二共識的話,那麼顯然她的執政就會出現危機,我們現在還沒有還不能斷定說她未來
  • 社評:藍綠推「修憲」火上加油是何居心?
    以年輕人為訴求的臺灣民眾黨、時/力等也支持18歲有投票權,不會沒動作;  第二,臺灣年輕人支持國民黨比例可能不到2成,將選舉權下修到18歲,預計約可增加60萬投票人口,這新增的部份,很少會投給國民黨。這塊未來將是民進黨、民眾黨、時/力的新戰場。
  • 民進黨黨內派系修憲爭論與局限性
    然而, 「正國會」所提涉及變更「主權」領土範圍及政治象徵性圖騰的提案,並非其黨內主流主張與思維,尚未成為黨版政策主張;其訴求也不同於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所提出修憲方向,且要跨越目前「修憲」程序所設定門坎有其困難。從過去經驗總結,此一激進敏感政治議題恐流於「雷聲大、雨聲小」政策困境,既不符合民進黨政黨利益,也不符合臺灣利益與安全保障。
  • 蔡英文的「執政大聯盟」究竟是什麼東西?
    「進步大聯盟」的訴求提出還不到一周,蔡英文日前又拋出「執政大聯盟」,兩者意義是否相同?是否意味蔡英文當選,將會籌組「聯合政府」?在在都令人費解。  蔡英文在本月十六日提出執政五大改革,其中有關「啟動立法院改革」部份,她強調即使民進黨在「立法院」席次過半,也會組成「進步大聯盟」,做為穩定執政的力量;同時,「進步大聯盟」將結合所有支持改革的人才,以「用人唯才」、「區域平衡」為考量,而非黨派顏色。
  • 蔡英文執意提名「監委」意安撫「老綠男」?
    社記者徐肇昌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經近五個月審薦,蔡英文辦公室(3月1日)公布第五屆「監察委員」補提名人名單,決定補提名蔡英文辦公室前秘書長陳師孟、親民黨副秘書長劉文雄和臺灣「僑委會副委員長」田秋堇等11人為「監委」被提名人。
  • 吳敦義到「蔣介石紀念堂」批蔡英文 稱2020重新執政
    現場,吳敦義痛批民進黨當局的所作所為,表示國民黨有責任在「九合一選舉」中爭取贏得更多縣市,2020年重返執政。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吳敦義現場表示,「蔡英文當局上臺後,臺灣外事處境不佳,社會治安也產生暴戾的狀況,兩岸沒有保持2008年至2016年的現狀,陷入冷對抗。」
  • 臺政壇掀「修憲」聲浪 推「內閣制」虛化「總統」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李柏濤】臺灣「九合一」選戰過後,臺灣政壇掀起一股所謂「修憲」聲浪。在國民黨敗選後,有藍營「立委」主張將臺灣目前的「總統制」改為「內閣制」。臺「立法院長」王金平認為,「修憲」工程浩大,希望大家坐下來好好談。有國民黨「立委」質疑,蔡英文有機會登上「大位」,會願意為了建立制度放掉到口的「肥肉」嗎?
  • 民進黨黨內派系「修憲」爭論與局限性
    然而, 「正國會」所提涉及變更「主權」領土範圍及政治象徵性圖騰的提案,並非其黨內主流主張與思維,尚未成為黨版政策主張;其訴求也不同於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第二任期開始公開演說中所提出「修憲」方向,且要跨越目前「修憲」程序所設定門檻有其困難。從過去經驗總結,此一激進敏感政治議題恐流於「雷聲大、雨聲小」政策困境,既不符合民進黨政黨利益,也不符合臺灣利益與安全保障。
  • 蔡英文做錯太多事 臺前高官:再執政4年臺灣就沒氣了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臺灣前行政機構負責人張善政11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在2年前卸任時對甫上任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有著很高的期望,但如今卻很心痛,因為蔡英文做了太多不對的事。他直言,如果讓他們(民進黨)再執政4年臺灣就沒氣了。
  • 臺前官員:猜猜蔡英文最怕什麼
    蔡英文上任不足兩年,已做了六次「反斬首」演練(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前「國安局」官員李天鐸就「蔡英文心裡怕什麼」發表看法,他質疑,「為什麼民進黨二次執政,都會把自己和人民之間的信賴關係,搞到水火不容?
  • 臺前官員細數蔡英文上任600天「豐功偉業」:勞工的命比不上她養的貓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前「國安局」官員李天鐸6日在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上貼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以來的「豐功偉業」,並直言「面對蔡英文,任誰說她都沒有用了!
  • 臺前官員:蔡英文是民進黨外來者 被「深綠」挾持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3日報導,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一連串發言,包括「經濟是20年來最佳」、「勞工是心裡最軟一塊」等等,引發爭議,輿論認為蔡英文過於頑固。對此,臺防務部門前官員林中斌指出,因為蔡英文是民進黨的外來者,不得不擁抱「深綠」!
  • 臺前官員:蔡英文勝選一年,臺灣陷「四壞連鎖」
    【環球時報記者 畢方圓】去年1月16日,蔡英文在「大選」中獲勝,當時她對民進黨喊出「謙卑、謙卑、再謙卑」的口號。臺灣前「總統府」副秘書長、國民黨黨員羅智強認為,如果沒有足夠的在野聲音,民進黨的謙卑將只是跋扈濫權的遮羞布。於是他很快在網絡上成立「野臺」(在野平臺),強力監督蔡英文施政。一年過來,蔡英文給臺灣帶來哪些改變?
  • 《漢字的圖畫》第十篇:不可思議、名留青史——舌頭
    但和其他肌肉不同,舌肌沒有發育出可支撐的硬骨。相反,它們相互交織,建立了一個靈活的腔式組織,形成了「肌肉性靜水骨骼(muscular hydrostat)」,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的舌頭其實和章魚的觸腕或大象的鼻子相似。4、一條舌頭上大約擁有 10000 個味蕾,食物的美味,得靠著舌頭上這些微米級的小味蕾,才能被我們品嘗到。
  • 籲蔡英文撤回任命,民眾黨赴蔡英文辦公室「上書」
    臺當局立法機構臨時會14日上午排定「監察院長」被提名人陳菊接受審查,國民黨與民進黨在議場入口爆發激烈衝突,民眾黨則是前往蔡英文辦公室遞交建言書,呼籲蔡英文啟動「修憲」,廢除「監察院」、撤銷「監委」提名。
  • 蔡英文提議「修憲」 洪秀柱:要修就修,但這件事你敢不敢做?
    蔡英文第二任的就職演說,在兩岸部分的說法並無新意,反倒是丟出的「修憲」議題更引人注目。儘管蔡英文只提優先處理18歲「公民權」,但對照演說中「過去70年來,中華民國臺灣」的說法,很明顯是要切掉在大陸的時期,恐怕這才是未來兩岸間的最大未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