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周期短排卵會提前嗎?預測排卵期的方法有哪些?假如你有月經不準的症狀出現,又不清楚、不了解自己的排卵期是什麼時候,不知道該如何預測排卵期,就要來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紹吧。
月經周期短排卵會提前嗎
月經周期短排卵可能會提前的。過度的精神緊張,惡劣的生活環境,嚴重的負性心理,都可能影響大腦及內分泌系統,導致卵泡發育遲緩或不發育。有許多的女性,在惡劣的環境中突然出現月經不準或月經不來潮,這也表明有排卵障礙。相反,情緒高漲,特別適值月經後的卵泡發育成熟期,倘逢結婚、情緒特別高漲或與久別的夢中情人重逢,便很有可能導致排卵提前。
上述情況有可能會通過出現月經周期短的症狀來表現,因此當女性朋友月經周期變短時,排卵有可能會提前。
預測排卵期的方法
一、基礎體溫的測量
基礎體溫是早晨醒後未做任何活動時,在床上測得的體溫,它間接反映卵巢的功能。排卵前基礎體溫比正常體溫低,在排卵時體溫持續下降0.1-0.2℃,排卵後體溫立即升高0.3-0.5℃,一直到月經來潮前;來潮前1-2天,體溫又會下降。此即所謂的雙相曲線,表示有排卵。如體溫始終接近同一水平,稱單相曲線,表示無排卵。提醒:女性排卵期的4個變化
注意:受測者必須睡眠6-8小時後測,每日把所測數據記錄在坐標紙上,連續測量2-3個月經周期。
二、白帶的觀測
正常情況下,白帶的質和量隨月經周期變化。來完月經後,白帶色白、量少,呈糊狀。在月經中期卵巢即將排卵時,由於宮頸腺體分泌旺盛,白帶增多,透明、微粘、似蛋清樣。排卵2-3天後,白帶變混濁,粘稠而量少。月經前後,因盆腔充血,陰道黏膜滲出物增加,白帶常常增多。網友談親身經歷:是不是在排卵期時白帶特別多
三、「比林斯法」
比林斯法是自我觀察宮頸粘液並預測排卵的方法。
自月經乾淨後到排卵日,宮頸粘液又一系列的動態變化:
外觀:由混濁變為半透明,直至透明。
量:由少到中、直到多。
拉絲度:即粘液拉成絲狀的長度,由不能拉絲,一拉即短,到逐漸拉長,直至可以拉到10cm左右。
外陰:自我感覺由乾燥轉為潮潤,最後為滑。
每晚臨睡前用手紙擦一下陰道口(不要擦入陰道內),觀察手紙上粘液透明度、量、拉絲度(用空白手紙輕貼手紙上的粘液慢慢拉長),並把外陰的感覺(乾燥或溼或滑)一併記錄下來。滑的感覺可能持續1-3天。
潤滑感最後一天稱為「粘液高峰日」,粘液高峰日一般出現在排卵前0.9天(排卵前2天至排卵後3天),月經過後開始產生第一天到「粘液高峰日」最後第三天視為可孕期,其餘為安全期。通過觀察子宮頸粘液和外陰的感覺來推測排卵日的方法被稱為「比林斯自然避孕法」。
45歲女性月經量少是什麼原因
45歲的女性月經或多或少都會發生一些改變。有些女性會出現月經周期突然縮短,月經量減少,這是什麼原因呢?是不是因為到了更年期呢?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講一講45歲左右出現月經周期變短的原因以及應對建議。
四十歲後月經減少屬正常,月經改變是婦女進入更年期的重要標誌之一。有數據顯示,70%的婦女進入更年期後會發生月經紊亂。四十歲以上的很多女性月經從規律變為不規律,月經周期延長或縮短,到最後月經停止稱絕經。其間部分婦女經量減少或經期縮短,部分婦女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這種情況說明她正處於更年期到來之前的階段,也可以說處在「偽更年期」時段。
45歲月經周期短怎麼辦呢?
西醫建議:
1、四十歲後,女性如果出現月經紊亂或感到不適最好找醫生檢查。
2、對於月經開始減少或者剛剛出現絕經的女性來說,並不等於卵巢已經不再排卵,所以避孕工作依然重要,一定不能忽視。
3、女性在更年期到來之前,很容易產生潮熱、煩躁的現象,因此這方面的自我調節也要注意。
如果有人在這個年齡段之間出現月經期短、量少等情況,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但這是有嚴格年齡考慮的。當然也有月經紊亂現象在更年期之前提早出現的可能性,但這一定要通過專科醫生診療以及相應的檢查化驗來判斷。
中醫建議:
1、四十五歲到五十五歲之間的女性出現月經量少,但周期規律、無其他不適的情況屬於正常情況,可以簡單判斷更年期即將到來。
2、女性更年期到來的時候,若出現潮熱、汗出、眩暈、疲勞等多方不適的情況,要及時到醫院找婦科大夫諮詢或治療。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月經周期變短的原因,45歲出現月經周期變短以及月經量減少都屬於正常現象,不要過分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