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助推鄉村振興

2020-09-11 經濟視野網

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全面領導鄉鎮、村的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大抓農村黨支部、建強戰鬥堡壘,取得明顯成效。當前,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動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任務艱巨,必須把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將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切實發揮出來。

一是不斷增強建設基層黨組織的自覺。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重視並抓好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黨員領導幹部的政治責任。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組織者和實踐者,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裡」,必須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抓緊補齊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工作中的各種短板,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要不斷增強建設基層黨組織的自覺,加強基層黨員幹部黨性修養,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要堅持帶頭嚴肅黨內生活,主動熟悉掌握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自覺把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與本地實際相結合;要做好基層黨組織的輿論宣傳工作,以全國鄉村振興示範村為典型,加強學習借鑑,傳播農村基層黨組織推動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要完善創新激勵機制,健全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黨員幹部考核制度。

二是健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相關機制。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更好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需要,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更好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健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相關機制,要不斷健全完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制度安排,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要探索推進有益於現代鄉村社會治理的機制創新,多措並舉擴大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領導力;要健全黨員教育機制,做好對黨員的教育管理,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專題教育等,進一步鞏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切實提高農村黨員的思想認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確保農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能夠充分發揮。

三是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效能。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直接決定著黨的農村工作路線、方針和各種惠農政策能否落到實處,關係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進程,必須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和戰鬥力,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效能。首先,要強化責任擔當。責任擔當是幹事創業的基礎,基層黨組織的黨員幹部來源於群眾、紮根於群眾,需時刻牢記責任意識,發揚奉獻精神,敢於迎難而上。其次,要增強服務本領。農村基層黨員幹部不僅要有擔當意識,而且要熟悉黨的路線、方針和各種惠農政策,掌握帶頭致富的技術本領和化解群眾糾紛的法律知識,學會統籌兼顧。再次,要搶抓機遇抓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鄉村發展的新契機。農村基層黨組織需落實好、執行好圍繞這一戰略的各項要求和部署,在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智慧農業、建設美麗鄉村中出實招、見實效,不斷鞏固發展「三農」持續向好形勢,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有的放矢釋放基層黨組織活力。農民群眾是鄉村振興的建設主體,也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對象。釋放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活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服務力,能夠更好地宣傳農民群眾、組織農民群眾、凝聚農民群眾和服務農民群眾,把群眾的美好生活嚮往作為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的目標,豐富農村公共服務供給類型、內容和途徑,使群眾緊緊圍繞在基層黨組織周圍,「繩往一處擰,勁往一處使」,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釋放基層黨組織活力推動鄉村振興,關鍵在於釋放農民群眾的創造活力。要加強科技創新應用,推動更多科技人才、專利成果下鄉,將創新成果快速轉換成農民群眾可以掌握的現實生產力,具體在推動鄉村5G、物聯網、雲平臺和大數據建設等方面發力,優化農業發展規模,拓展農業發展類型,推動農業組織模式和經營模式變革;要加強「三農」工作幹部隊伍的培養、配備、管理和使用,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作為基本要求,加強組織引導,積極引導農民群眾創新創造,釋放民智,匯集民力;要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書記的「領頭雁」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採用新思路新方案,攻克制約鄉村產業、人才發展的難點,疏解基礎設施通達的堵點,治理環境汙染的痛點,帶著對農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做工作,為農民群眾幹實事、幹好事、幹成事,真正深入群眾,真心依靠群眾,真誠服務群眾。

(作者李宇鵬 單位:北京化工大學公共管理系)

原標題: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助推鄉村振興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以農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當前,我們正處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期。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繫和組織群眾的重要一環,是鄉村振興戰略順利開展的組織保障。確保農村工作正常、有序地運轉,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高效落實和踐行,必須充分依靠農村基層黨組織。加強制度建設。首先要完善基層民主決策制度,保證在農村基層工作中遇到問題、難點時能做到好商量、多商量,讓決策具有理性和科學性。
  • 荊州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紅色引擎"引領鄉村振興
    母親河哺育千年,身處江漢平原懷抱的荊州,成就「魚米之鄉、天下糧倉」的美譽,如今再次擔負起「建設江漢平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區」的歷史重任。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推動鄉村振興,激活「組織動能」是固本之舉。
  • 次邱鎮:基層黨組織建設引領鄉村振興
    本報汶上訊(通訊員 賀波)近年來,次邱鎮全面推行「黨建+」理念,以堅實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引領鄉村振興,精心勾勒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農村新圖景。以黨建築牢堡壘,讓農村強起來。開展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對各黨支部統一粉刷場所、規範門牌標識、更換制度牌匾,高標準建設閆高莊村、朱莊村黨群服務中心,促進村級活動場所提檔升級。
  • 強化基層黨建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江蘇消息】中央強調,「必須紮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鬥堡壘」。一直以來,江蘇海安戚莊村黨支部深入貫徹上級指示精神,不斷建強基層組織堡壘,建強黨員隊伍,讓黨的工作強起來,凝聚逐夢前行的力量。
  • 崇信縣採取「四項措施」建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
    崇信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採取「四項措施」建強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保證。拓寬視野精準「選」。大力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能力提升行動,將村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全縣黨員幹部教育培訓規劃,依託縣委黨校、鄉鎮業餘黨校,採取專題培訓、集中輪訓等方式,加強對村幹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產業開發、法律法規等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培訓。去年以來,共舉辦村幹部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蔬菜產業技術培訓班9期,累計培訓447人(次)、在線培訓160人(次)。
  • 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專題研討會在諸城舉行
    12月8日,由全國黨建研究會黨建理論教學與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濰坊市黨建研究會、中共諸城市委承辦的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專題研討會舉行。        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諸城10周年,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在諸城市開展「三農六化」課題研究,並召開此次專題研討會。
  • 孟津:「五大振興」匯聚鄉村振興磅礴力量
    近年來,我縣以特色農業為基礎,聚力產業振興,以鄉情鄉愁為紐帶,聚力人才振興,以龍頭工程為支撐,聚力文化振興,以環境整治為重點,聚力生態振興,以基層黨建為抓手,聚力組織振興。「五大振興」匯聚起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
  • 金羊網評: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啟了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徵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各級黨組織要強化黨建引領作用,以產業發展為要、文化傳承為本、人才回歸為重、生態保護為基,提升「顏值」、厚植「內涵」、樹立「底氣」,為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邁出堅實步伐。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打造新型產業。
  • 雲南永德:建強基層黨組織提升組織力
    今年來,雲南省永德縣聚焦重點任務,解決突出問題,紮實推進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深入實施「領頭雁」培養工程,精準開展村幹部分析研判,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穩步推進農村基層黨建「雙整百千」四級聯創,299個農村基層黨組織已完成規範化達標創建297個,達標率99.33%。圍繞12類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標準,全面摸清排查,已完成589個黨支部規範化建設達標創建,完成率95.15%。對118個村(社區)全覆蓋開展摸底排查,實行「自然村長」實名推薦村組後備幹部制度,全面建立村(社區)優秀人才信息庫。
  • 完善駐村幹部制度助推鄉村振興
    為此, 必須從思想認識、運行機制、政治激勵等方面完善駐村幹部制度, 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明確要求, 要建立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長效機制, 全面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和集體經濟薄弱村黨組織派出第一書記。2018年5月20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提出, 要優化幹部成長路徑, 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地區培養鍛鍊, 讓幹部在實踐中砥礪品質、增長才幹。深入學習和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 確保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 幹部隊伍建設意義重大。
  • 蕭縣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蕭縣放眼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積極以「政策引領,機制激勵」、「能者帶動,建強班子」、「以點帶面,輻射周邊」、「加強督查,規範管理」等多項舉措,大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蕭縣高度重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確定為「書記項目」,研究出臺項目、資金、人才等多方面扶持政策,鼓勵村集體因地制宜,巧妙利用財政、發改、交通、水利等重點項目及省市縣幫扶資金項目,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特色產業加快發展。
  • 義縣農村基層黨組織廣泛開展「升國旗 聚合力 促振興」活動
    今天是九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在義縣各農村基層黨支部廣泛開展了「升國旗 聚合力 促振興」活動,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農村黨員群眾光榮感、責任感、使命感,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推動農村各項事業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 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必須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能力
    基層黨組織是推進現代化治理體系的有力引擎,其領導能力是衡量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重要指標之一。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能力,不僅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實現鄉村振興的迫切需要。當前,我國農村基層組織的軟弱渙散問題依然存在,部分黨員領導幹部理性信念動搖、主體責任意識淡化、服務意識減弱,甚至還出現貪汙腐敗屢禁不止等嚴重問題。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對基層黨組織的領導能力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同時還阻礙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序推進。因此,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就必須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領導能力。一.
  • 「好人+能人」就是鄉村振興「帶頭人」——萊蕪區遴選村黨組織書記任前培訓班圓滿結束
    「好人」,學會做發展經濟的「能人」,爭做推動鄉村振興的「帶頭人」。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了讓遴選村黨組織書記把為民服務的紀律意識挺起來,培訓班組織31名遴選村黨組織書記到鳳城組織生活館,開展了一次規範組織生活,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加深對黨章黨規的理解和對黨紀的敬畏。同時培訓班還邀請了基層一線帶頭人、區直部門業務骨幹為學員進行集中授課。
  • 繁榮鄉村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人民日報從「三個適應」入手加強組織領導全國政協常委劉福連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關鍵,應從「三個適應」入手,加強對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適應農民的文化需求,切實增強抓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廣大農民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後,對文化的需求明顯提升。
  • 蓬萊區北溝鎮:以「四個著力「為抓手 打造鄉村振興的「北溝實
    近年來,蓬萊區北溝鎮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抓班子、強隊伍,抓治理、強服務,以「四個著力」激發助推鄉村振興的「組織動能」。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建強「紅色堡壘」以嚴格組織生活為抓手,嚴抓「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落實,每月支部主題黨日召開率達到98%以上。推動落實村級重大決策事項「四議三審兩公開」,建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以流程化的形式對每一項村級權責事項進行規範細化。
  • 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從不同地區的實際出發,明確不同村莊、不同階段鄉村振興的發展要求和具體目標,既不能降低標準,也不能吊高胃口。工作方法上,繼續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借鑑脫貧攻堅「三落實」的做法,層層壓實責任,引導廣大幹部投身農村大舞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要建立健全貧困戶動態監測機制,動態掌握農戶家庭出現的突發性困難和問題,及時掌握和防止對象致貧返貧。
  • 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三大戰役」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裡」,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緊補齊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各種短板。作為基層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發揚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優良傳統,必須持之以恆打好「三大戰役」。
  • 洪江市:「黨建+」助力鄉村振興
    這一幅幅安然舒適的畫面是洪江市夯實基層黨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健康村採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引導村民成立了黔陽臍橙、華青柑橘專業合作社,讓村民從「各自為戰」轉向「集團發展」,冰糖橙產供銷一體化渠道暢通無阻,真正將「山果」變成了強村富民的「致富果」。2018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42萬餘元。
  • 光山:實施鄉村振興 扮靚田園鄉村
    縣政協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安排,9月1日下午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對我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開展視察、人才振興、組織振興和生態振興戰略所取得的明顯成效。十裡鎮代樓村正和集團菌種基地,寨河鎮杜崗村默鑫肉制食品銷售中心、茶葉種植基地,都是以招商引資,或通過人才振興,邀請當地在外創業成功人士返鄉投資辦企業,實現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近就業脫貧的夢想。孫鐵鋪鎮屈崗村,通過實施組織振興,在上級黨組織和幫扶單位、駐村第一書記幫助下,抓住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機遇,以建強基層黨組織、樹立黨建旗幟為抓手,有力增強了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全村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