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宛城區:畫家村裡暖意濃 愛心學堂潤心田
河南經濟報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史源遠 周廷偉
屋外寒氣襲人,冷冷清清;屋內溫暖如春,熱鬧非凡。寒冬時節,在位於南陽市宛城區黃臺崗鎮「畫家村」的愛心學堂裡,幾十名身穿國服的兒童在老師的帶領下正在齊聲朗讀,琅琅悅耳的讀書聲傳出窗外,給這個冬季裡略顯冷清的小村莊帶來了一絲絲活力。
說起「畫家村」,在南陽還是頗負盛名的。它位於南陽市宛城區黃臺崗鎮嶽莊村。嶽莊是一個始建於清中期的古村落,有37處連片的瓦房,房前屋後都是漢磚。2015年,以畫家鄭嵩山為首的書畫家們走進嶽莊村,租下一個個閒置失修的農家小院,進行整治改造,利用舊農具、石磙、石槽等工具通過藝術的方法,修舊如舊,打造成一間間獨具一格的藝術工作室,變成現在美麗的「畫家村」。
畫家村入駐的書畫家在村裡久了後發現,村莊裡有太多的留守兒童,父母不在家,爺爺奶奶在家照顧孩子。很多孩子不愛學習、看電視玩手機。為了解決無人監管這種情況,在宛城區委宣傳部的指導和幫助下,書畫家們在畫家村「聽雨軒」成立了「愛心學堂」,輪流每周六上午8點—12點,義務根據孩子們的不同年齡段和愛好分組講解書法、美術、國學等科目,並創建家長群,發布上課信息,孩子們特別喜歡,也釋放了他們的一些藝術天性,可以讓他們和城市的孩子們一樣接受各種的藝術培訓。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愛心學堂和志願者的努力下,村裡的留守兒童也越來越懂事,他們自發組成了 「南陽畫家村志願小分隊」,開展以「文明規範,環境整治,假期安全」為主題的鄉村志願活動。周末、節假日期間,他們清掃垃圾,維護環境,一起陪同畫家村協管巡查安全隱患、義務打掃工作室等,使這個美麗的小鄉村更加整潔有序。
近幾年來,隨著「畫家村」的名氣漸大,社會各界人士以及市區婦聯紛紛伸出援手,為留守兒童送去「溫暖」,捐獻國學服裝、學習用品、書包等物品,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5年來,畫家村共計培養出了1000多名學生,其中王浩同學在2019年登上了中央廣播電視臺舉辦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欄目,作品在全國人民面前展示。
五年堅守,助夢前行。畫家村發起人鄭嵩山表示,愛心學堂會繼續辦下去,讓更多的留守兒童得到關愛,受到教育。相信「畫家村」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