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生活習慣和文化風俗,日本人在生活中非常討厭以下幾種行為。
不守時:日本人的準時是出了名的,對待工作或其他的社交事項總是一絲不苟,甚至可以說是有點點刻板。
因此遲到、早退或者臨時擅自取消事先的約定都會讓他們感到很不舒服。自己平常待人接物會很認真,自然也很希望別人用同等的態度對待他。
日本人對於商定好的事情總是會儘量準時的完成,給對方足夠的尊重,不會擅自改變時間地點。因此不守時可以說是他們非常討厭的行為了。
粗魯、沒有禮貌的行為:不管在電視上還是親身經歷,我們總會發現日本人似乎非常喜歡鞠躬,甚至鞠一次躬還不行,還要鞠兩次三次。
見面打招呼鞠躬,互相告別也鞠躬。雖然在現代的日本社會中,商業場景下更多的習慣握手禮,但是日本的鞠躬禮仍然存在,並且十分普遍。
日本家庭教育中,從小就要求孩子行為舉止要得體,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待人接物謙卑有禮,儘可能多地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輕易與人發生爭執。
除此之外還非常注重公共場合秩序的維護。比如日本大多數的地鐵內,很少會有人大聲交談或者喧鬧爭吵。許多人都是安安靜靜的做自己的事情,或者禮貌性地進行簡短的交談。
其實還有很多不禮貌的行為,諸如在長輩客人面前插嘴,說一些不合場面的話,還有向並不熟悉的朋友詢問對方家人年齡等較為私密的問題等等,都在日本人討厭的範疇內。
關於與人交談,日本人非常討厭對方談論別人的生理缺陷,諸如嘲諷胖子矮子之類的。對於日本人來說,能說出這種讓別人難堪的話的人品行也好不到哪去,這會讓他們對其非常鄙夷。
吃相不雅:關於禮節,日本人還比較看重用餐。對於用餐,不管是吃相,還是餐具和食物的擺放都注重「乾淨漂亮」。
吃飯的時候,不能一隻手拿著手機等其他無關的東西。喝湯的時候要用兩隻手端起碗,送到嘴邊進行食用。吃完飯,要洗刷餐具,並且擺放整齊。
日本人的這種用餐習慣從小孩子就開始培養了,不僅在家裡是這樣,在學校也不例外。日本的學校一般會給學生發放營養均衡的套餐,所有的食物裝在餐盒內。
學生吃完飯後要自己將餐盒清洗完畢,並且一一擺放整齊,原來是什麼樣,吃完飯依舊得是什麼樣。等這一切都做完了才算一個完整的用餐過程。
亂扔垃圾: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乏、國土面積狹小的島國,憂患意識已經深深地印在了腦海裡。因此對於任何不利於可持續發展的行為都很排斥,亂扔垃圾算是較為典型。
以上不守時,沒禮貌,亂扔垃圾,吃相不雅的行為,實際上嚴格說來不管是什麼國家的人都不喜歡。
關於日本人生活中討厭的行為,還有一些較為特殊的。比如日本人不喜歡菊花,也不太願意接受帶有菊花圖案的禮物,因為菊花是皇室特有的圖案。
不太喜歡別人沒有事先約定貿然前來拜訪,也不太喜歡別人送偶數個數的禮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