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榨」菜籽油是怎麼做出來的?說出來你可能接受不了

2020-12-19 旺哥談社會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現榨菜籽油,也有很多人喜歡買現榨菜籽油,覺得是親眼看到榨出來的,心裡很踏實。但是你所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實的。「現榨」菜籽油是怎麼做出來的? 說出來你可能接受不了。

市民李婆婆在集鎮看到一家現磨菜籽油,價格才7元一斤,剛好家裡沒油了,就買了20斤菜籽油回家。在食用的時候發現了問題,這油味道很重,但不是菜籽油的味道。李婆婆不敢跟家人說,害怕家人責怪她貪小便宜。

記者想去現場看看到底這「現榨」菜籽油到底有什麼問題。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了李婆婆說的大面鎮的這個市場。這個市場人氣很旺,而這個銷售「現榨」菜籽油的攤位格外搶眼,圍了很多人。一臺小型榨油機正在榨油,旁邊支了一塊「新菜籽油,現榨現賣」的牌子。賣油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男子時不時舀點菜籽倒進榨油機裡,前面有兩個大油桶。

記者以顧客的身份問男子菜籽油怎麼賣,男子說7元一斤,是新鮮的菜籽油,現磨現賣。隨後記者與男子攀談了起來。男子說他逢場天要賣兩大桶油,一桶有七八十斤,要榨兩三百斤菜籽,面前桶裡的油都是上午榨出來的。很多市民看到是現榨菜籽油,紛紛掏錢購買。

記者發現賣菜籽油的並非只有這一家,另外一個攤位的菜籽油油桶上標有榨油坊和聯繫電話。商販稱,他只賣純菜籽油 ,不像其他「掛羊頭賣狗肉」。記者與這名商販簡單交流了一下,對方透露了兩個細節,「現榨」的小型榨油機一天也就能榨30斤油,而這男子說一上午就榨了兩三百斤菜籽,這明顯與事實不符。細心的能看出來,男子看到有人才會舀點菜籽進榨油機,平時都是空轉。

記者再次回到了榨油機附近觀察,果然發現有問題。記者還發現,男子每次都是從左邊的油桶打油賣給客戶,記者也買了5斤。為了驗證油到底有沒有問題,記者來到了一家榨油坊。榨油坊老闆說,這肯定有問題,菜籽3元一斤,一斤菜籽出3兩油,成本要9元多,他們油坊賣9塊5一斤。懷疑記者買到的菜籽油加了棉籽油,象徵性的加了點現榨的菜籽油。

中午12點後,趕集的人陸續散場。男子收拾東西開著麵包車離開了。記者跟著男子的車開到了某個小區的停車場。男子租了兩個車位,一個放車,另外一個車位堆放了一堆東西,大致可能看到油桶和其他物品。

第二天一大早,記者再次來到了市場,拍到了驚人的畫面。男子將麵包車裡的幾桶成品油倒入了兩個不鏽鋼桶裡。男子看到記者,他終於承認並非賣的純菜籽油,也沒有榨油坊。而是買成品調和油,加入了少許菜籽油勾兌的。

這樣的油是沒任何質量保證的,記者舉報到相關部門。執法人員趕到現場,扣留了男子所有的油品和加工設備。男子已經涉嫌造假,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你所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這種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大家在購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千萬不要貪圖便宜,便宜無好貨,好貨不便宜。

相關焦點

  • 你的油安全嗎?暗訪揭秘「現榨」菜籽油,真相讓人觸目驚心!
    李婆婆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兒,她在市場上買了20斤現榨菜籽油,回家後,她發現這個油聞起來沒有清油的味兒,她懷疑自己買到了假的菜籽油,可是好面子的她又不敢跟家人說,心裡憋得實在難受。難道真有假菜籽油在市場上銷售嗎?記者展開了調查。
  • 有些人不明白還對油質疑,農村榨的菜籽油怎麼會有泡沫?看完懂了
    在農村,農民吃自家的菜油有著上百年的歷史,農民把榨出來的菜油一半是留作自己食用,而另一半是對外出售。農民自家榨出來的菜籽油不但香醇,而且沒有任何添加劑,因此受到消費者一致好評。然而卻遭到一些專家的質疑,說什麼菜籽油存在食用油安全問題,不是說菜籽油髒,就是說菜籽油含有黃黴曲素不能食用。
  • 油菜收割季 下鄉打鮮榨「菜籽油」受瀘州市民青睞
    榨油工序一:清潔市民去鄉鎮打純菜油,做油酥海椒特別香「父母喜歡這種純天然的菜籽油,特別是做油酥海椒特別香。」「香村榨油坊」老闆說,本地菜籽基本都是黑菜籽,外地菜籽則花菜籽居多,黑菜籽榨出的油口感更好更香,所以價格要稍高一點。「香村榨油坊」老闆說,一斤菜籽一般出油3兩6左右,少數特別好的能出油4兩,所以收購菜籽沒什麼利潤,主要還是靠收購菜籽榨油出售,賺點加工錢。剛榨出來的菜油8.5元/斤,在缸裡經過沉澱後的菜油9元/斤,之所以貴一點,是因為沉澱後缸底會生成「油腳」。
  • 為什麼超市的菜籽油比菜市場的便宜很多?看完解開多年疑惑
    很多經常逛菜市場、超市的家庭主婦不難發現,菜市場裡菜籽油差不多要80元一桶,同樣容積的菜籽油超市裡只要50元,同樣都是菜籽油,為什麼價格差距那麼大呢?首先國家規定商標寫了菜籽油,就必須是菜籽油,不能添加別的油進去,如果添加別的油進去就得叫調和油,而菜籽油價格差距問題,要從菜籽油的製作過程說起,高品質的菜籽油都是壓榨提煉出來的,這種菜籽油我們通常叫做壓榨菜籽油,清澈透明,沒有沉澱物,聞起來是油菜籽獨特的辛辣味道。
  • 現榨麻油不香必有蹊蹺 「榨」出的竟是事先備好的混合油
    聽到老吳的話後,該所所長吳龍勝產生了警覺,「走,我們再去市場看看那人是怎麼榨麻油的。」8點多的農貿市場上人頭攢動,一眼就看到市場靠近馬路的一端停放著一輛白色麵包車,周邊圍滿了群眾。執法人員走近一看,只見麵包車後排擺放著一臺綠色的榨油機器,旁邊放著兩大蛇皮袋芝麻,一位40多歲的中年男子正將芝麻倒進機器裡,並按了一下機器上的一個按鈕,機器便轟隆隆地轉起來;旁邊的大喇叭一遍又一遍地吆喝著:「現榨麻油,保證純正,20元一瓶!」「這氣味確實不怎麼香。」執法人員汪屹隨手拿起一瓶油打開蓋子聞了聞後說。
  • 為什麼農村自家榨的菜籽油會有泡沫,超市買的就沒有呢
    因為是個農民都明白這個道理,外面市場上所賣的菜籽油,絕對沒有自家種的油菜籽榨出來的菜籽油香。而自家的菜籽油都是有泡沫的,外面的就沒有。那麼這種原因的真相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在農村,有很多小油坊專門替人加工菜籽油的,他們做的都是附近老百姓的生意,所以自己的做工工藝與油產品質量都絕對不能馬虎,因為只要出了問題那就沒法生存。而他們的生意,大多數收入來源也就是依靠給村民加工油菜籽榨油這一項業務。
  • 眼皮底下搗鬼 街邊現榨香油是怎麼做到的?玉磨坊告訴你
    但是有一些東西並不是眼見為實,你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的。很多商家就利用了這一點來欺騙消費者。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那種現榨磨的香油。很多人會覺得這種香油就在自己眼皮底下炸出來的,怎麼可能存在貓膩呢?其實他們錯得太離譜了,就是這種現榨香油存在的貓膩才是最多的。
  • 一樣的油菜花,不一樣的菜籽油——神禾狀元,來自高原,小粒冷榨
    同樣是油菜籽,菜籽油不一樣菜油屬於十字花科植物,原產就在中國。自古以來就分冬油菜(9月種植,次年5月收貨)和春油菜(4月種植,9月收貨)兩大產區。神禾狀元,來自高原,小粒冷榨相比冬油菜,春油菜特點是顆粒小、且出油率低、因為生長在高原,降水量少、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以營養物質轉換豐富,味道更濃香。自古以來,高原小粒菜籽油就是一種稀缺品。
  • 市場上的菜籽油價格和超市價格相差太大,這只是價格決定品質嗎
    就有了下一步叫脫絨(我們廠裡的叫法,每個地方叫法可能不一樣),脫絨後的菜籽油沒有了異味,顏色也和正常菜籽油沒什麼區別,但是沒有香味,價格一般批發商從廠裡拿的價格為3塊多一斤,就和正常的菜籽油有了巨大的價格差異,但是這種油一般不會上到老百姓的餐桌,老百姓也叫這種油叫假菜籽油。
  • 德慶傳統手工美食——「榨」是怎樣做出來的?
    馬圩曾經以貢柑聞名德慶,隨著種植轉型,一向勤勞的馬圩農民也開始種植各類蔬菜,其中德城很大一部分蔬菜是從官、馬、高三鎮由菜農或小販送往市場,而多出來例如黃瓜、豆角等就以傳統的方式醃製成榨。到現在更有很多菜農專門種植適合醃榨的作物,在最合適的時候進行採收,以傳統的手工製作。
  • 農家自種自榨油與生態種植小榨純菜籽油哪個更好?
    根據種植方式不一樣分為普通農家自種和生態種植,種植方式不一樣而榨出來的油有區別嗎?哪個更好?先來了解一下農家自種及自榨方式及價格當下鄉村基本是以老人為主,只有他們才回去種地,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普遍的莊稼種植模式。
  • 吃菜籽油對心臟不好?你可能想多了
    菜籽油又香又便宜,在南方地區非常受歡迎。但是「油」紅是非多,菜籽油究竟是好是壞?今天就來詳細了解菜籽油。菜籽油VS其它植物油菜籽油俗稱菜油或芥子油,是一種從油菜籽中榨出來的植物油。而且菜籽油是我國第一大自產食用植物油,佔國產食用植物油的50%以上[1]。菜籽油中含量最多的脂肪酸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其次是亞油酸,還有部分飽和脂肪酸和α-亞麻酸。
  • 為什麼很容易相信說出來骨盆修復的效果,但做出來的卻難以接受
    做什麼骨盆修復,打出來的廣告都是真的,但做出來的實際效果都是假的,騙人的,再也不相信骨盆修復了……但有的人還依然堅持選擇骨盆修復,這是為什麼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美女靠賣油為生,現榨現賣日賣200斤
    人們通常食用的油都是用那些可以榨油的植物榨出來的,在農村有很多種植物都能用來榨油。比如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菜籽油,就是用油菜籽榨出來的。其它的還有花生、玉米等這些作物,都能拿來榨油。傳統榨油機通常指的是大型榨油機,優點是榨油效率高,產量大,每小時可以榨很多油。對於商家而言,傳統榨油機是最好的選擇。
  • 又到榨茶油的季節了,你知道茶油是怎麼榨出來的嗎?
    接著趁熱做茶餅 弄好就要開機榨油了 不一會兒,茶油便從壓榨機裡緩緩滲出。茶油經過過濾,流進一個大桶裡,山茶油天然的香味便散發出來!
  • 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哪種油最好
    ●花生油最香,如果是冷榨,是因為先把花生米炒熟了,然後榨油,熟花生米的味道飄滿油坊,多遠都能聞到。●菜籽油是農民吃得最多的植物油,因為菜籽可以大面積種植,留夠自己吃的能賣錢,主要的農作物。●玉米油食用不很普遍,主要是玉米出油率不高,也就在5%左右,因此單獨玉米榨油很少。
  • 有人說菜籽油不好,店裡最好賣的仍然是小榨菜籽油
    當然了,我這裡指的是本地產的有機菜籽油;是經小榨壓榨的菜油,並不是從國外進口的轉基因菜籽油(主要從加拿大……進口)大家一比較,進口菜油就不地道;沒有當地菜籽油的香味,並且炒出來的菜也不爽。煎炸食品店作油炸的時候通常不會選擇菜籽油,而是選擇專門的起酥油,這種油的主要成分是棕櫚油,適合做煎炸油,雖然也這個油脂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要求,但也說不上比菜籽油更健康!
  • 農村壓榨菜籽油的生產方式,榨出來的油特別香,隔很遠都能聞到
    1.炒油菜籽有一口特別大的鍋,這鍋砌的時候是斜的砌的,這樣方便將油菜籽弄出來。鍋的三邊都用磚頭砌的很高,防止油菜籽在炒制的過程中跑了。2.粉碎將鍋中炒熟的油菜籽弄出來放到地面上攤開,讓它儘快降溫。將攤涼好的油菜籽放入粉碎機中粉碎,然後裝好。
  •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黃豆其實就是老了之後的毛豆,在農村無人不知
    或者你也可以選擇買一包糟滷,然後把煮熟的毛豆泡放在裡面一個晚上,放在冰箱裡面,第二天晚上吃飯當下酒菜,是一個絕佳的搭配。毛豆的鮮嫩加上糟滷清爽的酒香,喝酒的時候來上兩大盆都不嫌多。下面我再說另外一種豆子,那就是黃豆。
  • 果汁還是現榨的好,一款養顏果汁,配方比例告訴你
    與其花錢出去買飲料回來喝,還不如自己做果汁,而且還是鮮榨的果汁,這樣會更加有營養,也是更加健康,畢竟裡面不會有添加劑。 這樣的鮮榨果汁早上就可以來一杯,營養充足。愛美的女性喝這樣的鮮榨果汁還可以讓皮膚變得更好,變得更加美麗漂亮。一些沒有榨果汁的朋友可能還不了解,其實操作方法特別簡單,可以說是一學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