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慶傳統手工美食——「榨」是怎樣做出來的?

2020-12-24 封開在線

「榨」之字面上就是很生動形象的一個動詞,用拼音讀就是"Zha",對我們大德慶來講,就是一個很有德慶特色的一個物產。之前也有不少文章有過介紹,小編的著重點是馬圩傳統手工的榨類。

可以有黃瓜榨、豆角榨、酸菜榨、酸筍等,其中以黃瓜榨和豆角榨居多。馬圩曾經以貢柑聞名德慶,隨著種植轉型,一向勤勞的馬圩農民也開始種植各類蔬菜,其中德城很大一部分蔬菜是從官、馬、高三鎮由菜農或小販送往市場,而多出來例如黃瓜、豆角等就以傳統的方式醃製成榨。

到現在更有很多菜農專門種植適合醃榨的作物,在最合適的時候進行採收,以傳統的手工製作。

而今天我們來到馬圩街上一家從事醃製黃瓜榨二十餘年的農家。也許身在農村上了年紀的農民比較熟悉,但新一代的年輕人或城鎮的網友就不會清楚德慶榨的製作流程啦!隨我們的鏡頭一睹為快:

李勇師傅

「家裡從90年代就開始從事德慶特色產品黃瓜榨手工製作,至今已二十幾年了,老傳統總是很笨,一直以來用著古老的木榨連榨三、四次,從輕到重,最後是壓上的是幾塊50、60斤重的大石頭,而一斤的黃瓜壓榨完後只有兩、三兩,醃製不加任何添加劑,堅持只用生鹽,讓其自然發酵,成就爽脆、美味的德慶黃瓜榨。」

天氣很好,一大早大姐就來到菜園摘取黃瓜 (李勇影)

挑選的黃瓜一般不超過手掌長,15公分以下,長得圓潤,纖細。

採摘好的黃瓜第一時間送到製作坊清洗(以下馬圩在線攝影)

洗乾淨了的黃瓜就先用尖銳而粗的的長針進行刺穿,方便壓榨時把水份壓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李勇家總是把黃瓜密密針孔,讓水份去得更徹底,出來的成品就更輕、口感會更爽脆了。用上農村常有的木柴,讓「榨」更有鄉村的味道燒上一大鍋開水,然後放上已針好的黃瓜,進行高溫消毒。

點擊

陽光下的黃瓜閃閃生輝

以「匠心」為本,用一種執著的精神去精心製作馬圩特色物產-黃瓜榨!

雖然只要在黃瓜少針些孔,壓榨時少一兩道工序,那麼出來的成品會多幾成。但李師傅依然堅持本心,以質為先,達到標準的才會送到食家手中,維護自己良好的口碑。因而李師傅所做出來的黃瓜榨十分好賣,供不應求。

第三道工序:把黃瓜打包進袋子

木榨重裝上陣

三塊石頭+李勇巨型身材,幾輪之下黃瓜就榨得縮水七八成。

打開袋子,一看扁平如紙

由於是傳統木榨,難免會有壓榨不到位的黃瓜,倒大盆再次清洗,挑出不夠扁平的黃瓜再重複一次。 合格的黃瓜終於進入發酵桶,加上生鹽,兩天後,讓人垂涎三尺的德慶特產——黃瓜榨出爐啦!

點擊

再經過稱,然後真空封裝。

這樣色、香、味俱全的黃瓜榨就可以發給各位期盼已久的美食家們了!

黃瓜榨有很多種做法:

配菜方法,把肉醃製好炒至8分熟,然後把黃瓜倒進去翻炒2分鐘,立刻可以起鍋,肉類包括(牛肉,豬肉,豬雜等)

涼拌吃法:準備配料,蒜蓉,小米椒,紫蘇,花生油,醬油,把黃瓜切條或者切片,最後直接攪拌均勻。

小編在編輯以上的圖片就猛吞口水,恨不得此時就有如此美味的黃瓜榨,再搭配上一鍋老火白粥,哇!簡直人間美味,給神仙也不換!得了,明天就買上幾斤嘗嘗。

文章出自馬圩梁哥

相關焦點

  • 開化山茶油開榨,祭祀儀式重現,千年傳統技藝令人驚嘆
    近日,在衢州市開化縣蘇莊鎮永宗山茶油專業合作社,在祭油榨王儀式過後,傳統的手工壓榨山茶油開榨了。伴隨著聲聲號子聲,石錘富有節奏地敲擊在木桿上,一滴滴色澤金黃的山茶油從木槽中緩緩流出,芳香四溢。「今年我們在開啟傳統手工壓榨山茶油前,重新恢復了祭祀儀式這一傳統環節。」
  • 「它」100斤做出來成品不到6斤,大爺卻堅持用傳統手藝,手工製作
    「它」100斤做出來成品不到6斤,大爺卻堅持用傳統手藝,手工製作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特別是在飲食方面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說起美食,那基本上是沒有人不喜歡,有些人只要一提起美食,那可以說是兩眼放光,
  • 開化山茶油開榨啦!祭祀儀式重現,千年傳統技藝令人驚嘆!
    「開榨了!吼吼吼吼!」12月16日,在蘇莊鎮永宗山茶油專業合作社,在祭油榨王儀式過後,傳統的手工壓榨山茶油開榨了。伴隨著聲聲號子聲,石錘富有節奏地敲擊在木桿上,一滴滴色澤金黃的山茶油從木槽中緩緩流出,芳香四溢。
  • 又到榨茶油的季節了,你知道茶油是怎麼榨出來的嗎?
    現在純粹手工壓榨的茶油很少見了,很多採用半機械化榨油法。「土法榨茶油」常規的製作工藝是,先將乾淨的油茶籽粉碎、熱蒸,再用稻草裹成餅狀來壓榨。 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 咱們茶陵手工壓榨茶油的全過程
  • 傳統手工造紙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手工古法造紙也被稱為「土法」造紙,是指造紙術發明以來代代相傳的一種傳統造紙方法,不使用機械或僅用一個很簡單的機械進行的一種手工造紙方法。 中國傳統手工紙的主要使用大麻、樹皮、竹子和秸稈作為原料。手工紙種類大約有200種。 傳統手工造紙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紙榨:紙榨的功能主要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那樣「當數滿則上以板壓。俏繩入棍,如榨酒法,使水氣淨盡流幹」,使用木質紙榨結合傳統人工按照槓桿原理所述將溼紙中對於的水分去除。 紙臼:廣泛應用於造紙過程中將造紙原料搗成泥漿,大大降低了勞動者的工作強度。
  • 鳳棲梧桐 重慶兩百餘傳統手工美食手藝人齊聚九街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傳統的才是現代的。8月25日下午,由重慶市商務委、重慶日報社、重慶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以及九街集團共同舉辦的《發現重慶手工美食》活動暨壹華裡市集發布會,正式揭幕。200餘位重慶傳統手工美食手藝人齊聚九街,共同探討行業發展與創新。
  • 4個人光膀子忙活一天,傳統法榨出來40斤茶油,每斤100元供不應求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周河鄉西河灣村的油茶博物館內,張孝齊、劉光朗等5位榨油師傅光著膀子,在一臺300多年歷史的傳統古法榨油機前,一邊喊著口號,一邊推動撞錘,通過撞擊和擠壓,將山茶籽裡的油慢慢榨了出來。其中的山茶油,是我國特有傳統的食用植物油,具有很高的營養和保健功能,被贊為食用油中的珍品。圖為禮盒裝的「西河灣三寶」。現在市場上的很多山茶油,都是機械加工出來的。
  • 「現榨」菜籽油是怎麼做出來的?說出來你可能接受不了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現榨菜籽油,也有很多人喜歡買現榨菜籽油,覺得是親眼看到榨出來的,心裡很踏實。但是你所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實的。「現榨」菜籽油是怎麼做出來的? 說出來你可能接受不了。記者想去現場看看到底這「現榨」菜籽油到底有什麼問題。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了李婆婆說的大面鎮的這個市場。這個市場人氣很旺,而這個銷售「現榨」菜籽油的攤位格外搶眼,圍了很多人。一臺小型榨油機正在榨油,旁邊支了一塊「新菜籽油,現榨現賣」的牌子。賣油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男子時不時舀點菜籽倒進榨油機裡,前面有兩個大油桶。
  • 站著走進去,撐著滾出來——南寧中山路美食攻略
    這裡各式各樣的美食從當地傳統小吃,芋頭糕、圈筒粉、粉餃、田螺、海鮮、酸野、牛肉丸、八珍伊面、老友粉、熱帶水果、鮮榨果汁手工撒尿牛丸,捲筒糕,竹筒飯等特色美食>到武漢鴨脖、北京炒板慄、雲南汽鍋雞及港臺的各色美食小吃等還有咱們常見的湖南長沙臭豆腐,手工酸奶,印度飛餅,羊肉串,椰子凍......
  • 來自旗津天后宮的美食:傳統手工餛飩麵
    有去過旗津的朋友,當地人最推薦的小吃美食都在旗後天後宮附近,其中有間潮州餛飩麵就是頗具盛名的麵食小吃店,也是旗津當地賣了三代的在地好味道,現在這份小吃美味,也能在澄清湖附近吃得到了!  位於濱山街上的潮州餛飩麵,是店長鄭先生師承旗津老師傅所創業的小吃店,沿用潮州餛飩麵的名稱,以不變的傳統做法帶給客人傳統老店的質量,全程依靠手工製作餛飩,也是附近民眾、學生經常光臨的小吃店家。
  • 中印西瓜汁大PK,一個「鮮榨」、一個「純手工」,你pick哪個?
    中印西瓜汁大PK,一個「鮮榨」、一個「純手工」,你pick哪個?當然也有一些朋友對西瓜汁不怎麼喜歡,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在街邊買的西瓜汁口感都是沙沙的,並不像我們平時喝的橙汁或者是其他果汁,那樣口感清涼,反而有種糊糊的感覺,而且裡邊還會吃到一些西瓜的果肉,其實這種西瓜汁正是因為我們國內很多街上做的全部都是鮮榨西瓜汁,把西瓜果肉全部都放在了料理機當中,打碎之後加上冰塊兒來吃的,所以能夠吃到各種西瓜的果肉,即使價格貴一些,大家也是可以接受
  • 德慶所有鄉鎮的順口溜,太有才了...
    德慶最熱門 Weixin ID deqing0758
  • 70歲大爺做1種美食40年,堅持手工製作,看他為啥不厭其煩
    手工掛麵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美食,其製作方法較為複雜,包括和面、醒面、開條、盤條、上筷、扯麵、下筷等十餘道工序,隨著社會發展,各種機器應運而生,用機器代替某些手工工序,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讓手藝人輕鬆了很多,不過,現年70歲的劉大爺卻一直堅持用手工製作掛麵,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
  • 古法美食:傳統製作紅糖工藝,十斤甘蔗一斤糖
    甘蔗製糖首先是要把收割的甘蔗切碎碾壓,把裡面富含的甘蔗汁水壓榨出來。在現代機器的輔助下這一步自然輕鬆,但在古代那個時候,是沒有這種高效的工具的,所以古人們發明了一種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榨汁機。兩個石磨塊呈柱形拼在一起,中間有一個小小的孔,這個榨汁機是用牛來拉動的,當然,若是力氣大的人,也可以完成這一步。所以甘蔗上剔除來的嫩葉便是給牛最好的報答。
  • 直徑15cm的大漢堡,手工德國香腸你吃過嗎?
    西堡傳統餐廳  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究竟德餐是怎樣的風味呢  今天美食君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 肇慶市德慶縣委書記陳元:堅持創建為民惠民,打造崇德文明德慶
    在三年的文明創建工作中,德慶開展了哪些工作?有什麼深刻體會?未來又將如何保持創建工作的常態長效?對此,《南方》雜誌記者近日專訪了德慶縣委書記、縣文明委主任陳元。德慶縣城做到「六個突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百姓幸福指數《南方》雜誌:請問德慶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 100斤也做不出6斤美食,老人堅持純手工製作,1斤賣80元「天價」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有很多的美食,在平時也會看到很多不同的美食,尤其是在我們中國,它可是一個飲食大國,它的美食種類是很多的,它不光有我們中國自創的美食,還有很多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美食,不過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進入機械化的時代了,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機器代替,但是還是覺得純手工製作出來的東西比較美味一些
  • 他,想一輩子做德慶"豆腐佬"!純手工做了幾十年,一天只做15板,鄰裡都搶著買!
    鍾偉斌:堅持用傳統方法製作豆腐             豆腐,在鄉村裡大家都不感到陌生,它是農家人餐桌上的尋常菜餚。在德慶縣馬圩鎮有一個人,用傳統方法將豆腐製作得遠近聞名,每天才製作15板豆腐,還要「全家總動員」,每天他的豆腐都會首先被搶完。大家見了他,都會親暱地喚他「豆腐佬」!
  • 傳統手工米餅,這樣做來吃,濃濃的鄉土情懷,20元一斤都不夠賣
    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一道傳統手工製作的美食吧,那就是傳統的手工米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人知道米餅呢,那就是用大米製作成的,小時候家裡特別窮,所以每逢過年的時候,家裡就會做手工米餅來吃,這個手工米餅可以放很長一段時間,只要不潮溼,可以放上三個月呢。
  • 採用傳統工藝手工磨製的天然無添加的純正壽山門芝麻油
    介紹芝麻油就是我們平時吃的香油,這個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是家家都有的植物油之一,香味比較特別,所以稱為香油,有的地方比如像廣東那邊叫做麻油,都是以芝麻為原料提取出來的食用植物油。它的製作工藝分為3種,普通壓榨芝麻油、機榨和小磨芝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