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古法造紙也被稱為「土法」造紙,是指造紙術發明以來代代相傳的一種傳統造紙方法,不使用機械或僅用一個很簡單的機械進行的一種手工造紙方法。
中國傳統手工紙的主要使用大麻、樹皮、竹子和秸稈作為原料。古法造紙有一套完整的工藝,可概括為:浸泡、蒸煮、洗滌、漂白、抄紙、壓榨、烘紙。手工紙種類大約有200種。
傳統手工造紙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紙榨:紙榨的功能主要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那樣「當數滿則上以板壓。俏繩入棍,如榨酒法,使水氣淨盡流幹」,使用木質紙榨結合傳統人工按照槓桿原理所述將溼紙中對於的水分去除。
紙臼:廣泛應用於造紙過程中將造紙原料搗成泥漿,大大降低了勞動者的工作強度。
篁鍋:主要用來蒸煮竹麻等原料,由杉木製成,其大小取決於蒸煮的原料數量。
紙簾:「有紙則有簾,有簾方成紙。」紙張能夠成型是離不開紙簾的,同時還能夠決定紙張的尺寸。紙簾是紙張成型的關鍵工具,且決定紙張尺幅大小。紙簾生產工藝直接影響到紙的形成和功能,同時也呈現出造紙工藝獨特的特點。
滑子池:一般置於紙槽旁,用於盛裝製紙藥液(調配紙漿)。
中國紙業網小編指出,按照用途主要分為四類:文化用紙、生活用紙、衛生用紙和祭祀用紙。目前,手工紙的用途在不斷的減少,銷售不能維持生產者的生計,因此導致了手工紙的形勢嚴峻正走向逐漸消亡。
責任編輯:苗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紙製品行業:為何說造紙行業正在經歷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