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芬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孩子入學後,孩子們所接觸的人就不再只有父母,孩子的社交關係中多了老師和同學。老師們處於管教學生的角色之中,這讓孩子們時刻感受到約束。於是雖然老師教育學生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學生們眼中的老師形象卻因為是「管理者」的角色而被扣分。
在網上有這樣一篇小學生的「0分作文」火了。一名語文老師給學生們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二十年後的我》,這篇作文是很有代表性的。老師希望學生們通過幻想未來的樣子而越發懂得從現在開始努力。可是沒想到,還是看到了奇葩作文。
一名學生在作文中寫到「二十年後的我衣著光鮮帶著妻兒在遊樂場遊玩。這時候有一個衣著邋遢的撿破爛的老婦人過來要飯。她看起來很可憐,於是我走上前仔細一看,發現她居然是我的語文老師。」
顯然,老師在孩子的作文中以「撿破爛的老婦人」的角色出現了,這拐著彎罵老師的表達著實讓語文老師生氣。於是語文老師很自然地寫下了評語「放學後來我辦公室。」並且給這篇作文打了一個大大的零分。
老師把作文拍照發布在了網上,網友們紛紛感慨,「這年頭老師實在是太難當了。居然還要被孩子寫道作文裡嫌棄。」「老師給零分是對的,正好讓熊孩子長長記性。」「這孩子太欠教育了,老師應該好好和他談談。」
在孩子入學後,出於對老師管教的不滿,因此對老師有一定的意見是很正常的。那麼當孩子對老師表達出不滿後,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引導呢?
一、當孩子對老師有不滿時,父母該怎麼做
1. 做好的孩子疏導工作
當孩子對老師有想法的時候,父母要及時地配合老師進行幹預。疏導孩子心裡的不滿,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得到釋放。父母做好孩子的疏導工作,孩子會更加能夠明白老師的心思,進而能夠了解老師的行為舉動。
2. 維護好老師的形象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隨意地吐槽老師,有意見分歧時可以溝通,總是詆毀老師,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孩子會認為老師確實是有問題的,不然自己的父母不會總說老師不好。
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對於老師的印象也就差了,所以父母平時要維護好老師的形象,這樣孩子才願意接納。
3.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家長有必要提醒孩子即便交了學費,老師也不是自己的保姆。老師身上的責任和壓力都很重,引導孩子從老師的角度去思考。注重孩子身上同理心的培養,讓孩子更加能夠理解老師的出鏡。
二、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學會尊重
1. 為做好行為示範
父母是尊重他人的人,這會讓孩子有了行為參考。孩子的是非觀、價值觀也會受到影響,孩子更加願意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當孩子看到父母的尊重同等換來了尊重後,孩子們便會樂意學習模仿。
2. 讓孩子明白尊重的價值
尊重他人的人是行為高尚的人。父母引導孩子懂得尊重他人需要一定的耐心,孩子習慣以自我感受來感受世界,所以父母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才能夠讓孩子明白價值所在。
3 . 教會孩子尊重他人的方式
孩子生活經驗不足,對於尊重他人的禮儀了解不多。所以當孩子做出不尊重人的舉動時,父母應該及時地進行幹預,並且教會孩子恰當的禮儀方式。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才是最恰當的引導。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引導孩子學會尊重,這對於孩子而言很重要,這樣孩子更容易擁有高情商,同時也會習得美好的品質。這裡提醒大家,孩子童言無忌並不是不懂尊重人的藉口。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孩子不尊重老師扮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在孩子詆毀老師時,大家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芬育兒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