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人過帳要坐牢?微信罵人也犯法!生活中的法律常識,不可不學

2020-12-17 阿晞聊美妝

當代很多中國人的法律意識不強,覺得只要自己不做坑蒙拐騙、殺人放火、走私販毒這樣的事就不會犯法。實際不然,生活有太多的誘惑和陷阱,一不小心就會深陷其中,因此,小編通過兩個案例,來和大家講講懂法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益,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

以下事件根據真實案例改編

幫人過帳居然犯法?

小劉怎麼也沒想到,幫朋友過個帳,也沒收任何好處,結果進了監獄!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他一個發小,有一次喊他幫忙過個帳,他心想認識這麼多年了,應該問題不大,就答應了下來。畢竟對企業來說,過帳是日常,他也沒多想,就幫他過了100萬的帳,也沒要報酬。結果沒想到等來了一雙手銬。警方說他涉嫌詐騙,是同案犯。

雖然警方經過調查,認定小劉沒有參與詐騙,但是由於幫這個發小(本案主犯)過帳。最終,小劉因「掩飾、隱瞞犯罪所得」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5個月。

出獄後,小劉痛定思痛,感覺自己還是法律意識淡薄,對不明來歷的財產毫無警戒心,才造成這場「無妄之災」。

其實這個案子的焦點就在於他的罪名——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該罪名的內容是:「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本罪的客體應當是司法機關正常查明犯罪,追繳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動;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客觀方面:「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行為。

主觀方面:要求必須是一種明知,一是明知內容。二是明知程度

這起案子,給小劉的定罪也就是在「明知」二字上。庭審時,小劉堅稱自己不知道這是贓款,也不知道朋友在做什麼。但是檢方律師卻不認同小劉的說辭,並給出了如下三個理由:

1.小劉有大學學歷,又經營一家公司,對這筆錢的來歷應該有辨別能力;2.小劉在取款的過程中分別轉入幾個銀行卡之後再取出來,這一點被認為很不正常。雖然事實是因為在一個銀行沒有預約的情況下一次只能取20萬,所以他分了幾個銀行取,但於事無補;3.主犯(也就是他那個發小)讓他不要告訴別人過帳這件事情,他同意了,所以檢方認為他是從犯;

事已至此,小劉知道再辯駁也於事無補,只能認罪。後悔不已。

這個事情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這也提醒大家,如果有人讓你幫他轉帳,金額特別大的,一定要問清楚這個錢是幹什麼的從哪來的,不要糊裡糊塗的就幫人轉帳,特別像這種要求你為此事保密的人,更值得懷疑,這時候大家一定要謹慎,如果拿不定主意就趕快報警,不要好心幫忙結果惹了一身不說還遭受一場牢獄之災!

案例二:微信罵人也屬犯法!

2019年7月31日,蓮子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稱:有人在微信群中侮辱、謾罵他。經查,對其進行侮辱、謾罵的人在微信群中暱稱為「小馮」,是某村的趙某。之後派出所民警傳喚趙某,經詢問,趙某對自己在微信群裡公然辱罵他人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之後,趙某被派出所行政拘留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民應使用文明語言進行溝通交流,遵守道德規範,不能突破法律底線!也希望大家能注意言行,當噴子們躲在屏幕背後「指點江山」,意氣風發之時,殊不知自己已經觸犯法律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章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伍佰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以並處伍百元以下罰款。

看到這,相信大家知道該怎麼對付那些網絡噴子了吧?

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學法懂法,千萬別被不法分子鑽了空子!

小編在此向大家推薦這套法律知識講解書籍,這三本書介紹了生活中必備的法律常識以及大量現實案例。有助於我們更加了解法律,學懂守用。

書裡以案例說法,更貼近大眾生活,讓大家更能感同身受,理解如何運用,如何保護自己。

詳實的法律案例,精闢的法律解析,通俗易懂的法條釋義,幫助讀者輕鬆掌握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法常識,讓我們以法律的眼光洞察是非,合法維權,化解糾紛。一冊在手,法律不求人。

一本專屬中國家庭的普法書,必知的2000個法律常識,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的權益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目前僅需89元,事前規避比事後補救成本小得多,大家趕緊購買吧!

相關焦點

  • 罵人到底犯法嗎?別驚訝,還真是犯法的!
    議論文 | 罵人到底犯法嗎?別驚訝,還真是犯法的!文 / 小侯罵人到底犯法嗎?如此基本的常識問題,本無須強調。可每當有人遭到人身攻擊、詆毀謾罵、貶損人格尊嚴,在警告將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時,得到的總是對方不以為然地嘲笑的回應。
  • 這些情形「見死不救」也犯法,嚴重的還要坐牢
    ,然而,有些時候不去見義勇為,為了保護自己而見死不救也是犯法的,嚴重的時候還是要坐牢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說說這些特殊的情形。見義勇為是我國的傳統美德,這也是我們從小學習的東西,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提供幫助,這是美德,也是作為同類的一種本能,然而從校園走向社會你會發現,見義勇為在現實中很複雜,牽扯到各方面的事情,以至於很多人遇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選擇了沉默或者走開,這樣在一般情況下最多也就是良心的譴責或者被人道德層面的議論,不會上升到法律層面,有一般就有特殊,特殊情況下如果我們選擇漠視或者走開,那也是要承擔責任的
  • 掛推銷電話被辱罵,推銷員:打人犯法,罵人不犯法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手機鈴聲響起,生怕有什麼重要的事,趕緊騰出手來忙不迭地去接,傳來的卻是推銷員的聲音。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都會火冒三丈,毫不客氣地直接掛掉。偶爾一次也還罷了,三天兩頭就要遇到一回,實在讓人煩不勝煩。
  • 生活中必備法律常識,你知道多少
    法律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的表現,是維護國家穩固、事業發展,強力約束的準繩,也是捍衛民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法制的今天,各項法律法規已經深入到每個人的身邊。懂得、掌握基本法律常識,維護自己利益。您很有必要學習必備的法律常識。1、飛來橫禍你負責?
  • 2020年婚後出軌犯法嗎?注意!出軌方有這幾種行為可能會坐牢
    在婚姻生活中,很多夫妻都會面臨生活中各種問題。一旦雙方感情出現漏洞,那麼很容易就會出軌。但是別以為出軌沒多大的事,出軌也是有風險的,嚴重的可能會坐牢!(一)婚後出軌犯法嗎?  婚後出軌指的是對婚姻不忠的行為,即言語和行為脫離原則界限。出軌會使夫妻感情遭受嚴重的破壞,極有可能會導致雙方離婚。
  • 秦朝規定身高不足1米38的人,犯法不負刑事責任、不用坐牢
    在秦朝,矮子犯法,真的不用背負刑事責任嗎?本期所長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根據云夢出土的《法律答曰》可得知,秦朝法律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對於輕微性違法犯罪,未成年人是不用負刑事責任的。從這兩條案例我們不難發現,秦朝法律規定,身高沒有六尺的人,犯了法是不用坐牢的
  • 來論|發朋友圈罵人構成侵權應成為常識
    近日,重慶男子皮某擅自在微信朋友圈上發布柳某照片,稱柳某「破壞別人家庭就該夾起尾巴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到頭來當小三,真是給你祖宗十八代都蒙羞!」。後合川法院經審理後判決皮某刪除朋友圈中的不當言論,賠償柳某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同時在朋友圈發表道歉聲明。
  • 籤假合同幫朋友公司貸款過帳三年後成被告要還900萬?
    本是好心幫助朋友公司向銀行貸款,浙江某鋁業公司與浙江某樂器公司籤訂了兩份虛假購銷合同用於貸款過帳,沒想到三年後,對方將鋁業公司起訴到了法院,要求返還900萬元預付款。近日,這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經一審、二審,終於有了結果。
  • 女性超過法定年齡不嫁人算犯法,家人要替其坐牢,這並不是流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如今的年輕人的婚姻觀逐漸地與上一輩的人產生了分歧,在每一次回家必被催婚的背後,其實是一個歷史傳承的問題,這是歷史遺留在中國人思維裡的觀點,算不上「糟粕」,但也並不是什麼能夠被當今年輕人接受的事情。
  • 2020年婚姻法新規,有這四種情況當小三要坐牢
    一、重婚罪  重婚是犯法的,根據司法實踐,如果小三有以下3種情況,會被判刑坐牢:  1.小三有配偶,又與他人登記結婚;  2.小三與原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沒有登記,卻以夫妻關係同居;  3.小三沒有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其登記結婚或以夫妻關係同居
  • 微信群裡罵人?判了!
    武某在憤怒之下於6月30日,在兩人共同的微信群中,用自己新註冊的微信小號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蔣某的微信信息,其內容語言低俗不堪。隨後,便退出該微信群,並將註冊微信號使用的手機卡抽出扔掉。微信群中罵人洩憤2019年12月,王某在兩人所在的村民微信群裡(微信群共有70人)中多次發表「孔某斷子絕孫......敗類」等汙穢性言語,辱罵、侮辱孔某,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2020年1月,孔某向奉化法院起訴,要求王某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精神撫慰金。
  • 見死不救也會犯法!注意這幾種情形,一不留神還可能坐牢
    關注過此案的人應該都印象深刻,趙宇因救人反被刑拘14天,自稱重傷的施暴者卻在家悠閒地打麻將;此事的曝光給福州公安機關帶去了巨大的輿論壓力,最後趙宇的行為終於被認定為正當防衛,不追究刑事責任,並且公安局還給他頒發了一份遲到的見義勇為確認證書。
  • 【震驚】留學阿爾伯塔一不小心就犯法?這六大雷區一定不能碰!原來一直在法律的邊緣試探!
    1、破壞別人的東西是犯法的比如,有一位留學生住在加拿大的寄宿家庭中,不小心把廁所堵住了,但學生不承認,寄宿家庭告到法院。經調查,法院要求女學生進行賠償。在加拿大,居住在別人家裡,如果破壞了別人的東西,也算犯法。
  • 如果老公坐牢10幾年,老婆等下去的有多少?為什麼?
    結果婚後不到半年,還是沒逃過法律的制裁,最後被判有期徒刑1年。她老婆知道後,很崩潰,覺得一輩子都要跟著毀了。要不是因為迫於家庭的壓力,他老婆早就離婚了。後來,這男的坐牢期間,她老婆和好幾個男人糾纏不清···老公要坐牢十幾年,老婆要等下去的,不是很多。
  • 女子15歲不嫁犯法,男子20不娶要坐牢
    在中國古代,男女婚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雙方在結婚之前是不見面的,只有到新婚之夜才知道新郎和新娘長什麼樣子,很多時候這只能靠媒人的一張嘴來說,如果媒人將這個人說得天花亂墜
  • 微信群裡罵人?賠禮道歉加賠償
    生活中,微信逐漸成為人們用的較多的溝通工具,微信交流雖然便捷,但是也不能如果發言不當,是否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呢?案例趙某和錢某是鄰居,關係不錯,並且在同一個微信群裡。2019年10月,兩人因為一句玩笑話,發生口角,並產生誤會。趙某越想越氣,便新註冊了一個微信小號,加入兩人都在的那個微信群,發布了一條極其侮辱錢某的信息,內容低俗不堪。
  • 構成正當防衛要坐牢嗎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當公民的合法權益遭受犯罪行為侵害時,我國公民有反抗的權利,而反抗的過程中,有可能造成不法侵害人人身損害的,出現這種情形時,要認定是否構成正當防衛,構成正當防衛用不用坐牢,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下面由李陽律師進行解答:一、構成正當防衛要坐牢嗎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構成正當防衛的,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所以不需要坐牢。
  • 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視的法律常識(民事篇)
    我們都認為法律離我們很遙遠,但卻又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情況下如果不知道相關的法律常識,輕一點,會導致財產損失;重一點,甚至會讓自己身陷身陷囹圄。以下幾個重要的法律常識一定要知道1、籤合同的時候一定要看一下,不要拿起筆就隨便籤字。籤合同時一定要仔細閱讀理解合同,包括其中的小字註解等一切信息,對合同中不確定或者持不同意見的條款應提出商榷。合同一旦籤字,就具有法律效力,「籤字時候沒看合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作為抗辯的理由。
  • 警示|微信群裡罵人?判了!
    年第158期/總第1848期一些人認為,微信只不過是「小圈子」,不屬於公共空間,在上面發發牢騷罵罵人,沒有什麼大不了,事實未必如此。但介於武某在事發後確有悔意,並已因自己的違法行為受到相應行政處罰,在兼顧法理與情理的基礎上,最終判令武某在微信群內向蔣某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4000元。微信群中罵人洩憤?公開道歉、賠錢!
  • 微評|「在朋友圈罵人被罰」具有警示意義
    (據新京報網8月11日報導)因朋友圈有一定的私密性,一些人將其視為「私人領地」,認為「我的地盤我做主」,可以懟天懟地懟空氣,覺得在自己的微信裡「罵人不犯法,拿我沒辦法」。因此,只要與人發生衝突和利益糾葛,就任性地在朋友圈指桑罵槐,甚至指名道姓地進行人身攻擊。殊不知,網際網路是現實世界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