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52年,瀘州是川南行署的駐地,這是當時西南地區的一個省級行政區,管轄區大概是今天的宜賓市、瀘州市、內江市、自貢市、資陽市、樂山市、涼山州的雷波縣、眉山市的仁壽縣,也就是四川盆地南部區域。這短短的幾年時間,誕生了好幾所學校,其中的兩所學校被合併,成為四川大學和重慶大學的源頭之一,今天就來談談。
一,重慶大學的源頭之一:川南工業專科學校部分專業
在去年的評選中,重慶大學的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等3個學科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大家是否知道,其中的機械工程和土木工程都有瀘州高校的「背景」,這就是川南工業專科學校,這所學校在1952年底的調整中,有三個專業併入今天的重慶大學
川南工業專科學校校址在瀘州瓦窯壩
學校前身是1944年在自貢成立的國立中央技藝專科學校,校址在自貢一對山,開設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兩科,學生計100餘人。
1945年9月更名為國立自貢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初,同瀘縣高級工業學校合併,在瀘州組建成立川南工業專科學校。
全校開設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土木工程、建築工程、化學工程等五科專業,在校學生共計496人。
1952年底,全國高校調整,學校的機械科和電機科併入重慶大學
木土建築系科參與組建重慶土木建築工程學院,也就是後天的重慶建築大學,2000年,重慶建築大學與重慶大學合併。
二,四川大學化工學院的前身,四川化學工業學院
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兩所化工高等院校,一所是四川化學工業學院,另外一所是華東化工學院
四川化學工業學院是以川南工業專科學校為基礎(1952年有三個專業系轉出),併入川渝地區相關大學的化工類專業,在瀘州組建的高校
學校有兩個校區,本部校區在瀘州城內原川南行署內(行署撤銷之後移交給四川化工學院,位置在今鐘鼓世家附近),分校區在城外的瓦窯壩原川南工業專科學校校內,瓦窯壩校區主要安排大學一年級及預備班學生,同時借用瀘州財貿幹校的部分房屋。
當時合併到四川化工學院的系科包括:
四川大學化工系及農化系的農產品製造組與生物化學組
重慶大學化工系及化工專科機械組
川南工專
西南工專
樂山技專
西南農學院農副產製造系及農產製造專科
川北大學化工系
重華學院、華西大學製革組
西昌技專化工科
建校時,學院的教職工295人,其中教師132人,教授23人、副教授l2人、蘇聯籍教員2人,當時的學術帶頭人是中國化工教育先驅張洪沅先生、張銓先生和徐僖先生等。
學院計劃設置的4個四年制本科專業有:皮革製品工藝學、植物纖維造紙工學、酸鹼鹽肥料工學、食品工學;4個二年制專修科專業有:皮革製品工學、酸鹼工學、植物纖維造紙工學、化工機械。
11月17日,通過建校、專業設置及學籍調整後,全院學生1076人,共12個本科班、11個專科班以及預備班和補習班正式開學上課,並確定這一天為四川化工學院的校慶紀念日。
1955年,糖品物工學調整至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植物纖維造紙工學併入天津大學,其餘專業全部遷至成都,與成都工學院合併,兩校合併後學校名稱仍為成都工學院,設瀘州分校區。1955年8月27日舉行了隆重的合校典禮。合校後的成都工學院有機械、電機、土木、水利、化工五個系。
1956年暑假,瀘州校區結束了辦學歷史。
1978年,成都工學院更名成都科技大學,是中西部工科實力最強的院校之一。
1994年,成都科技大學和四川大學合併
從四川化學工業學院的分合來看,學校的主體在今天的四川大學化工學院,還有一部分在今天的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天津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1959年天津大學造紙專業併入天津科技大學)。
四川化學工業學院只有幾年的辦學經歷,卻為新中國培養了包括兩位兩院院士在內的一大批人才,在瀘州高等教育史中落下了濃厚的一筆,瀘州人應該記住這段教育史。
歡迎各位關注、點讚、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