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vs回家過年

2021-01-13 小咚8

那個被凍死的老人

寒潮來臨,氣溫驟降,水管都給凍住了出不來水,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燒熱水給水管化凍,外面天氣晴朗但呼呼的北風夾著凜冽的寒氣席捲而來。看了下手機,顯示今天7級大風,室外溫度-7度,想到外面曬會兒太陽取取暖也是不大可能的。

去餵雞的時候,雞圈裡的水都凍得實實的,幾隻大公雞見我來了,開始扯著嗓子打鳴,母雞躲在下蛋的窩裡不願出來。這種天氣太寒冷,外面一片蕭瑟,連莊稼都給凍得蔫不拉幾,毫無生氣。

我躲在屋裡不願出去,卻聽見不遠處像是有人在哭泣,豎著耳朵仔細一聽並不是人在哭泣,而是樂器在哭泣,聽這聲音是嗩吶還有笙,不一會兒就聽到了敲鑼的打鼓的,憑著多年的生活經驗,我想這肯定是哪家在辦喪事了。果不其然,媽媽打麻將回來後跟我說,隔壁村一個老人去世了。

說起這個老太太,前幾日吃酒席的時候還見著了,老太太看起來還很硬朗。老太太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在外地打工,老太太自己一個人生活。連續半個多月的寒潮天氣,老太太生病了,可即便這樣也不願讓兒女知道,怕耽誤兒女賺錢,更怕給他們添麻煩。不知道這位留守的老人身邊有沒有個親戚,反正聽說是凍死的,加上天氣寒冷又凍又餓就去了。死前已經好多天沒有吃過東西了,這樣的晚年太過悲慘。

外面民間樂團在演奏嗩吶,聲音悲咽嗚鳴,像是一個老婦人在嗚咽,不一會兒又從嗚咽轉成嚎啕,最後變成小聲啜泣。把一個人的悲痛演繹的淋漓盡致。整個村子竟也都籠罩在這悲痛的嗚咽中,讓人的情緒也跟著悲哀了起來。今年為防控疫情,本地政府倡議「非必要不返鄉」,本地的許多車次已停運,聽說這家的兒子到現在還沒回到家,沒趕上見母親的最後一面,也沒趕上給母親奔喪。

疫情防控VS回家過年

為了減少春節期間的人員大規模流動,近日,北京、上海、寧夏、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河北等地先後發出「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鼓勵企事業單位安排彈性休假,有條件的就地過年。

於是關於回家過年還是響應號召就地過年,這個問題已經引發全民熱議,直接被頂上了熱搜。

贊同不回的和贊同回的,比例不相上下。

不回是民族大義,是用暫時的犧牲,換回國家的安康和家人的健康。大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小者僅是出於不感染病毒不傳播病毒。

想一下的確如此,回家的路早已爛熟於心,但是一路上顛簸流離,人流攢動,從進入車站開始就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即使防控措施做得再足也總歸是要呼吸要吃喝拉撒,要行走要說話的,只要有一系列的動作就有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如果一不小心感染了病毒或者成了攜帶者,那就是一個家庭的不幸。如果成了攜帶者,情況會變得更壞,攜帶者是無症狀的,於是自以為自己是健康無事的,回到家該吃吃該喝喝該玩就去玩,東家串下門西家聊會天的,一個村子的人怕是都要遭殃。新冠病毒即使痊癒也會留有後遺症的,所以更加不能掉以輕心。

這樣一分析下來,不回才是明智之舉。可當真如此嗎?

如果不回,家裡的老人小孩怎麼辦。

全國各地多少個村莊,多少個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對於他們來講,一年到頭盼的就是過年那幾日的團圓。不回家父母怎麼辦,留在家裡的兒女怎麼辦。中國人是尤其重情義的,過年回家是多少打工人最期盼的時刻,在外面再苦再累都能承受,就是為了過年回家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吃頓熱乎的年夜飯。團圓對於我們來說是根深蒂固的一個信念,無論走到哪裡,根在哪兒心就在哪兒,這點永遠不會變。

在我們這個不發達小縣城的小鄉鎮裡,很多人都是選擇外出務工,外面企業多務工人員的需求量大賺錢的機會也多。這些在大城市打工的人都是選擇把父母和兒女留在家裡,賺到的錢自然也都是回村蓋房子,給兒女父母提供一個更好的吃住環境。

對他們而言過年是必須得回家的,回去陪伴父母幾天,給他們買些衣物用品,讓他們知道自己長大了成人了,在外面掙錢了。

回去陪陪孩子,在外這些年錯過了孩子的每一次家長會,不知道孩子學習情況如何。想要告訴孩子好好學習才能有出息,讓他們知道不好好學習就沒文化,沒文化就得吃一輩子苦。

回家過年,是每一個在打工人最期盼的日子,不僅是那7天的帶薪假期,那是我們每一個遠離家鄉打拼的人內心深處的信念。

過年不回家你知道什麼感受嗎?

公司放假工廠停工,超市也關門停運,外面賣小吃的飯館都關門停業,外賣更是吃不到。想著一年到頭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看看這個城市,於是你想出去轉轉,這一轉更傷心了。大街上商場裡遊樂園都無比蕭條,甚至公園都沒人,你的心情開始低落。想著到菜市場買些菜就回去吧,菜市場是稍微熱鬧了些,可你看到人家一家子來買菜,有說有笑地討論中午做什麼好吃的,你更加想家想媽媽做的飯菜更加想回去,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到了晚上父母給你打電話,問你吃了沒,讓你一個人在外面照顧好自己別省著多買些好吃的,還給你看了他們吃的團圓飯,沒有你的團圓飯。你眼眶紅了,找了個藉口就掛了電話,躲在出租屋裡哭得不成樣子。睡覺前,爸媽每人發來一個紅包,是給你的壓歲錢,還附帶著讓你買些好吃的,別掛念他們,家裡一切都好,你沒忍住又哭了起來。好不容易這個假期過去了,公司開工了,這個城市又恢復了往日的繁華,你想著請幾天假回去看看,但是你算了一下請假要扣好多錢,於是忍著了,想著很快就過年了,今年過年一定要回去。可是呢,今年過年疫情更嚴重了,為了防控疫情政府開始倡議就地過年了。你如何選擇呢?

中國人對家的眷戀之情比任何其他國家的人都要重,除非是真的強制性就地過年,不然到了過年那幾天回家的人流量還是會很大。可如果政府真的強制了,結果也不容樂觀。強制不讓回家過年,那城市裡那麼多外鄉人怎麼辦,長達7天的假期你讓他們怎麼過這7天。還有留守在家的老人兒童,年輕人不回家就意味著,這些老人兒童還得再等一年才能與家人團聚。孩子還好,可是老人還能有幾次團聚的時光。即比如隔壁村這個老人,前幾日看見時還很硬朗,說沒就沒了,而且現如今兒子連奔喪都回不來。

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已經是一個很嚴峻的社會問題,不發達地區沒有辦法只能外出打工賺錢,才能養活自己的小家。可如果國家出面為這些地區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提供技術支持,開設工廠,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誰還願意背井離鄉呢?

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春運會成為國家級人口密集流動的大難題呢?不就是因為一年到頭就這7日是國家強制性的全國人民休假時間,大家都放假了。如果平時多一些假期多一點時間回家陪伴父母,會不會就能夠稍微減輕一下這幾天的客運負擔。

如果務工者不光是春節有帶薪假,一年中其他時間也有7天假,這7天屬於探親假,專門給外鄉人回家看望父母提供的呢?平時也有時間陪伴父母,過年不回家也不會那麼歉疚了。

相關焦點

  • 疫情反覆無常,為了安全,不讓回家過年,你覺得現實嗎
    從發現新冠肺炎至今,已經整整一年的時間了,記得去年也是在過年的這段時間疫情逐漸爆發起來。因為那時候對於疫情並不了解,也不懂得如何預防,所以導致病毒擴散得非常迅速。然而經過一年的抗疫,我國不但擁有非常豐富的抗疫經驗,而且對於病毒的習性也有很深的了解。
  • 2021年新年我們還用提前回家過年嗎?疫情對我們回家過年有影響嗎
    政策上不會,因為這樣不僅不能控制疫情,在某種方面也會增加我過人民的恐慌,所以對於現在的疫情形勢根本不會影響大家回家過年,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也是闔家歡樂歡聚一堂的日子,在這個日子裡我們離不開家人的陪伴,對於防控工作我們並未看到疫情爆發的趨勢。
  • 局部疫情反彈,過年還能回家嗎?答案來了
    進入冬季以來,多地發生局部疫情反彈的情況。如何看待近期我國局部地區疫情出現小幅反彈的情況?明年春節假期人們還能否返鄉過年?針對這些熱點問題,記者昨日在京對話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他表示,即便春節期間人群流動規模大,但明年春節大家還是可以放心回家過年。「有了這一年的疫情防控經驗,我們有信心防止疫情捲土重來。」
  • 就地過年只是一種口號,疫情也阻擋不了回家的步伐,車站人山人海
    離過年已經越來越近了,更多人忙碌了一年買車票回家團圓,如今隨著新冠疫情的反彈,就地過年是國家倡導防止疫情擴散的措施,病毒是通過人與人之間傳播的,過年如此龐大的人流量,會給防控疫情帶來更大的傳播性,去年的疫情都是阻擋了不少回家心切的農民工的道路,今年快過年了疫情又開始了,讓不少沒回家的人陷入了尷尬
  • 「爽約」回家,就地過年
    ,廣州海關不少關員選擇就地過年、堅守崗位,和同事們一起過春節。‍丁君卓(廣州郵局海關郵遞物品監管科):爸爸媽媽,這裡是我工作的地方,凌晨兩點的空郵中心,今年,雖然我因為疫情原因無法回家,在這裡服務郵件通關!請你們放心,等疫情過去,我再陪你們清晨烙餅煮茶,傍晚喝酒看花,享歲月靜好、平安喜樂。
  • 最近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有反彈,過年能回家嗎?
    首先這是兩個問題,一是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有反彈,二是今年過年能不能回家。其實在進入冬季以來,各地疫情確實有小幅反彈的跡象,另外過年是可以回家的,但必須是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不過疫情雖有略有反彈,但大家也不必過度憂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疫情始終是在可防可控可治範圍之內的,國家在春節期間也會制定相應的計劃,我們積極響應和遵守就好。接下來我們說說第二個問題,過年能回家嗎?該怎麼回?過年回家怎麼回?
  • 最新疫情通報 | 過年還能回家嗎?張伯禮建議↘
    最新疫情通報 | 過年還能回家嗎?張伯禮建議: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要回進入冬季以來,國內疫情出現了多點零星散發的情況。如何看待近期疫情出現零星散發的情況?春節臨近,人們能否安心回鄉過年?
  • 今年,您回家過年嗎?
    以往中國人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在疫情的背景下,回家過年成了必須要認真考慮的一件事情,回還是不回?怎麼回?回,路上如何保障自己的健康安全?不回,所在地和企業又會給與怎樣的紅包或者紅利?疫情下的寒假學生能回家嗎?
  • 按照目前的疫情情況來看看,今年可以安心回家過年嗎?
    過年能否順利回家,取決於疫情發展態勢,按照目前的情況看,大家都可以安心回家過年!為什麼這麼說,不妨往下看:第一,看大形勢!冬季疫情面臨大考,國際疫情形勢緊張,國內局部地區零星病例在所難免。當前國際疫情形勢很嚴峻,其中美國已經確診超過1300萬,死亡超過26萬,每日新增15萬左右。此外,印度、巴西、俄羅斯、法國、英國等,都是每日增加確診一兩萬,兩三萬。目前全球新冠確診突破5500萬。這樣的大背景下,在中國與世界交流如此緊密的情況下,中國想要獨善其身很難。但是目前我國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嚴查境外輸入,現在每天增加的也只有幾例或者10來例。
  • 今冬疫情可能還會爆發,政策上會提倡外出人員儘量不回家過年?
    那面臨即將到來的春節,今年冬季疫情還會爆發嗎?國家會提倡外出人員不回家過年嗎? (這也是為什麼張伯禮院士建議能不回家的就不要回家過年) 其次張伯禮院士這樣的專業人士也已經公開發聲,建議大家不要全部選擇回家過年,可以暫時不回的就不要回,最大程度的保障個人安全,避免交叉感染。
  • 今年疫情不可能爆發,政策上提倡外出人員不回家過年
    就目前新冠病毒康復者,沒有出現第二代病情復發情況來看,各地發生零散病例,多為境外進入者攜帶,今年疫情不可能爆發。政策上不輕易提倡外出人員不回家過年。國內的一切健康情況,都在維穩控制當中。喀什,天津,上海,發生了零散病例,也在短期內隔離控制,快速核酸檢查,第一時間公布實情。沒有出現全部封城現象。
  • 多地出現疫情復發,還能回家過年嗎?石家莊能領取彩票特獎嗎?
    讓全國人民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現在全國各地出現了零星疫情,像河北十天確診幾百例,已經成為高風險地區。全國不少地區像:上海,北京,廣東,湖南,安徽,河南,山東等都發出了像這樣的建議:非必要,不要反鄉,留在原地過年。這一消息牽動了全國各地朋友的心,不少朋友都在擔心今年能不能回家?
  • 冬季來臨疫情多點出現 回家過年路該怎麼走?
    春節即將到來 回家過年成難題今年情況畢竟特殊,據了解,很多高校都做好了提前放假晚一點開學的準備,而有一些原本打算一月中下旬才放假的高校也有的接到了通知,放假的時間要提前。顯然,這就涉及到教育部本月提出的:高校放假堅持錯峰的原則,這樣做也是努力地爭取讓春運期間人員流動頻繁的過程當中,疫情風險能降到最低。學生可能提早回家了,但廣大務工群體的返鄉,我們又將怎樣去面對?臨近年底的廣州火車站,返鄉回家的人也慢慢多了起來。廣州鐵路局還是和往年一樣,在正式春運到來前兩個月,開始了外來工團體訂票。
  • 今年過年回家,還會不會被要求隔離半個月?
    天氣寒冷,病毒活性增強,傳染機率提高,為防止萬一,河北省、遼寧省、武漢市的一些地方已經通知非必要不回家過年。提前打了預防針,讓在外地務農的農民工有思想準備,做好安排,可以進行靈活調休。回到家裡過年的,應該是要求不上門拜年,不走親訪友,各自在家休息。
  • 疫情又起,不妨就地過年、「雲端」聚會
    近期,疫情防控形勢趨緊,全國多地倡議準備返鄉過年的人們就地過年。從2020年12月起,北京、上海、寧夏、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河北等地先後發出「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鼓勵企事業單位安排職工彈性休假,就地過年。
  • 2020年快結束了,你是特別期待回家過年嗎
    回家過年對於中國人來說那是一個獨有的情結。不管工作多麼忙碌,不管歸期多麼短暫,依然有人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動身,開啟回家的路程。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突然爆發,很多人沒有回家。有人說我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回家過年,真的已經超出忍耐極限了。春節回家團圓成了勞累一年最大的念想。
  • 著名音樂人潘強原創暖心歌曲《回家過年》熱乎出爐
    著名音樂人潘強快過年了,多吉老師百感交集。有時候,工作需要不能回家過年。有時候,買不到票不能回家過年。像去年又爆發疫情,使得千萬人有家不能回。現在,疫情稍微穩定了,又快到了團圓之季,儘管天南海北路途遠,一票難求諸多不便,人們也要排除萬難回家過年。《回家過年》這個作品的引子,是在回家的火車上,撥通了爸媽電話,跟爸媽說今年回家過年的事情。
  • 今年,不想回家過年
    在外打工的人們早早的背上大包小包,回家過年。很多上班一族也在緊緊盯著12306網站,生怕買不到回家過年的車票。然而,相比別人的忙碌,今年,我卻不想回家過年。我是一個80後媽媽,身邊帶著3歲的娃,已經在北京定居。我和我老公來自湖南省的同一個縣城,我們每年回家過年,都像是一次長徵。還記得前年回家,那時,剛生了娃,悲催的是沒有買到回家的動車組車票。
  • 回家過年啦
    回家過年啦 回家過年啦
  • 進入冬季新冠疫情還會大爆發嗎?政策會提倡外出人員不回家過年嗎
    並且目前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新冠疫情也加速上升,因為初冬季節就是新冠疫情最適應和最容易爆發的季節,想想去年這個時候,其實也是地球上新冠疫情萌芽初露,只不過當時人們沒有意識到是疫情的原因,只是作為了普通流感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