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碎片時間高質量帶娃?

2020-08-26 好時節科學育兒

如果母親為了陪伴孩子過度犧牲自己的時間,會造成較大的情緒壓力,反而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有負面作用。因此陪伴不在於時間長短,陪對方法,才是關鍵。對職場媽媽而言,每天早晨和傍晚一共三個小時左右,是陪伴寶寶、建立親密感情的黃金時期。時間這麼有限,怎麼陪,才能陪出質量?

早出前:賴床五分鐘

娃醒後陪他一起躺在清晨的陽光裡,聽聽音樂,哼兩首兒歌,也會捏捏他的小手小腳,在他的肚子上撓痒痒。或者把頭蒙在被子裡和她躲貓貓,把寶寶逗得哈哈大笑。雖然每天早上不過五分鐘左右,卻能讓寶寶和大人都在愉快的心情裡開始每一天。

可能的話,一起吃早餐

職場媽媽早上出門往往很匆忙,有時候自己都來不及吃早餐,更別說陪娃一起吃了。但還是強烈建議大家,能擠出時間的話,陪娃吃頓早餐吧。有一桌飯才像一個家,相愛的人一起面對面分享一頓早餐,特別有利於培養親密關係。同理,一起吃晚餐也能達到高質量陪伴效果。

晚歸後:帶孩子去走走

很多小區都有小朋友的遊樂設施。在從家到公園的路上,會用運動推車推著娃跑步過去,也算利用碎片時間鍛鍊了下身體。部分人(尤其是爸爸)對「陪娃」這個詞的理解可能有誤。去公園的時候,有時會看到家長在邊看手機邊陪娃,心不在焉。坐在娃的面前玩手機時,請不要告訴我你在陪孩子。那只是在假裝有個孩子而已。無論白天工作有多忙,在娃面前,我們角色只是父母。陪娃是需要卸下戰袍,關掉手機,轉變角色,全身心投入的。

再說,給同事朋友圈點讚這件事,真的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嗎?

穿衣洗澡也可以是陪伴

照顧寶寶時,有很多看似枯燥的小事,其實都可以作為高質量陪伴的契機。

比如穿衣服可以一起數衣服上有幾個扣子,或者一邊穿一邊和他唱兒歌:

小胳膊,穿袖子

穿上衣服系扣子

小腳丫,穿褲子

穿上褲腿穿鞋子

剪指甲的時候,可以唱一首關於五個手指頭的兒歌,教她認識自己的手指。

刷牙,梳頭,洗澡都有相應的兒歌和遊戲,都可以變成高質量陪伴的一部分,區別就在於你是在「完成任務」式的打理娃的日常,還是和寶寶一起,用有趣的方式去經歷這些瑣事。

臨睡前:讀繪本

如果說今天文章裡的方法你只能選 1 個,就選親子閱讀吧。和寶寶共讀繪本,是我能想到的最佳高質量陪伴方式。

陪伴是雙方的,帶來的好處也是雙方的。心理學家已經證實過,親子閱讀其實不僅對寶寶認知發展有好處,也能促進親子感情發育,還對父母自身的心理狀態有益。也可以成為寶寶睡前程序的一部分,幫助他養成良好的規律。

睡前撫觸

懷孕時我們去上備產課,醫生就告訴我們撫觸和按摩,對新生寶寶的神經發育和性格養成特別有好處。

其實撫觸不僅限於新生寶寶,幼兒也可以很享受按摩。可以睡前用嬰兒油給她搓搓小手和腳丫,對寶寶是一种放松,也是傳遞愛、連接感情的好方法。

什麼都不做,只是抱抱

高質量陪伴其實不一定要有具體的安排。可以會找個安靜的小角落坐下來,有時候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有時候什麼也不需要聽,只是把寶寶擁入懷裡,讓時間凝固一會。

「抱抱時間」不等於陪娃發呆,這是任何人都不可以打擾的專屬時刻,也是每天最靜謐溫馨的時刻。

周末:全家人的小旅行

周末是建立親子關係很好的機會。雖然每天碎片化的陪伴很重要,但周末如果能抽出半天或者一整天的時間陪娃,你們可以去遠足,野餐,那就再好不過了。美國家庭很流行 day trip,特別是寶寶還小出不了遠門的時候,全家人常常會來個一日遊。旅行時,看不同的風景,感受新環境,高質量陪伴的同時對寶寶的大腦是一種良性刺激。

讓寶寶參與買菜、做飯等日常事務

我們到周末通常會一起去超市買菜,邊買邊教娃認識超市裡的物品。回來以後可以全家人一起做飯,也會邊做飯邊讓寶寶來幫忙,比如給他一些菜葉讓她幫我「擇菜」,或者讓他幫我攪拌烤瑪芬蛋糕的原料。滿滿的參與感。

我們讓這些小事變得有趣的秘密是,讓它們充滿「儀式感」。

比如我們要去買菜時,我會讓蘇寶選一個她喜歡的毛絨玩具,然後我們會帶著玩具一起去買菜。

如果你們不喜歡做飯,也可以試試周末叫個外賣,節約出來的時間陪孩子做其他有趣的事情。

親子遊戲

用孩子的方式玩耍是很好的高質量陪伴方式。

家有小月齡的寶寶,你們可以一起玩積木、觸摸感官板,大寶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手工、塗鴉、捏橡皮泥、玩棋類遊戲、角色扮演、過家家等。

陪伴並不一定是要去教會孩子什麼。玩的過程中,讓寶寶來做遊戲的主人,甚至讓他教你怎麼玩,你的角色可以是輔助和傾聽。

高質量陪伴的方式有很多,今天這些建議只是拋磚引玉,相信大家還有很多好點子。

如果今天你非常忙,回家時寶寶已經睡了,也無需焦慮,偶爾的缺席並不會對寶寶有長遠影響,父母有個放鬆的心態,並且在有空陪伴時專注的陪伴,比總共陪伴了多少時間更重要。

「看」孩子是被動的,「陪」孩子才是主動的和雙向的。看孩子並不只是坐在那裡「看」,而是要和她互動,參與她的生活。

不用再糾結自己究竟花了多少時間「看孩子」,真正該重視的,是每天有多少時間「看到」了孩子。

更多科學育兒小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小編將日常更新與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獨生子未來性格社交問題多,父母如何用碎片時間完成高質量陪伴
    獨生子的難題家裡只有一個寶寶,貌似很孤單,上小學之前,如何發展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是孩子在0-6歲的第一需求。為了學習經驗,看了一個獨生子父母的分享,了解他們如何撫養一個孩子,在有限的空餘時間,他們是怎麼做的呢?1、回家第一時間如何做?
  • 一心可以二用,碎片時間也能促進親子交流
    ,把每一分鐘都用到刀刃上,要學會精打細算,等個廁所的功夫也要讓娃多看一會書,多積累個詞語……總覺得分秒必爭,孩子才能變優秀。醒醒吧家長,為了一個單詞的時間,犧牲掉孩子的睡眠,為了一首詩犧牲掉孩子就餐前愉悅的心情,還有可能因為孩子表現不好而引起親子矛盾,何必呢,為了一點碎片時間,犧牲掉一大塊時間,還加劇了親子關係的不和諧。
  • 逛著超市來識字——聊聊利用碎片時間教娃
    最開始有目的的帶孩子逛超市買東西,是發現他逛超市時會不停的問怎麼才能找到想要買的東西。於是就告訴他分類的重要性,順勢引導他對自己的玩具進行分類整理。去年孩子三歲,第一次帶他在超市用多點結帳的時候,搞清楚我是在幹嘛之後,睜大眼睛,很驚訝的看著我。回家的路上不知道想什麼,也不吱聲。
  • 如何利用碎片的時間在生活中搭建英語環境
    那麼,如何利用碎片的時間在生活中搭建英語環境?順義媽榮榮和海澱媽雅凝有話要說——完成直播回放請點擊下方小程序連結,方便查看相關資源推薦。直播回放: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在生活中搭建英語環境視頻回放 :《Hi媽媽來了》 2020.06.12 2:00PM
  • 用3個黃金「碎片時間」培養娃聰明大腦,4個方法,拉開同齡人差距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會有的魯迅先生說:世界上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工作上要說起利用碎片時間的典型例子,那就要當屬河北衡水中學了,在他們學校裡,跑操的間隙都可以聽見學生們的背書的聲音
  • 我是如何一邊帶娃,一邊學習的
    出了月子後我就恢復健身、寫文章、做微商、看書和聽課了,很多小夥伴問我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的。今天我就分享一下我是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的。看的文章多了,慢慢就清楚如何選題,如何構思了。擦地、收拾房間、做飯、跟我一起帶孩子,這些是我老公的事情,而我就做兩件事,基本全天候帶孩子和自我成長。
  • 一人帶兩娃,還能高質量陪娃,德國媽媽究竟做了什麼?
    從去年開始,悠悠的幼兒園班上,陸陸續續有媽媽生二胎了,這讓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國外媽媽究竟是怎麼做到一人帶兩娃的?她們帶娃真的有傳說中那麼輕鬆嗎?先說一下背景,悠悠上的是德國幼兒園中的小小班,專門接收1-3歲孩子。
  • 帶娃瘋玩一整天,不如高質量陪伴 5 分鐘
    自從有了娃,飯後全家搶著洗碗,輪到陪娃就想跑廁所,面對陪玩這項費心又耗體力的活兒,只想原地消失。上班還能摸個魚,陪娃可都得真槍實彈。又唱歌有跳舞還做遊戲的,帶娃瘋玩了一整天,自己倒是累的半死,娃光在一邊傻呵呵的樂,當爸媽的也是覺得好氣又好笑。
  • 孩子作業那麼多,如何利用碎片時間高效學習英語體系課?
    這年頭,讓娃學英語,爸媽們都會選擇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帶娃看美劇、聽英文歌、看英文節目,條件好的還會找個外教和娃聊天,可以說用了很多方法。但很多家長還是會困惑:為什麼孩子從小學英語,基本的聽說也不錯,英語卻還是沒能達到一個質的提升呢?
  • 平時工作忙,周末才有時間帶娃,不怕!這樣學,娃也能成學霸
    不知不覺開課學習7個多月,在這段時間裡,我感受到了孩子英語能力上質的變化,伴隨「高質量」的語言滲透,Nick的英語啟蒙進入了快速高效的上升通道。相信很多家長和我一樣,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一定有過這個想法:不在寶貝面前說髒話,給孩子言行舉止樹榜樣,甚至告訴幫我們帶娃的父母或阿姨,該如何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 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走路、等車、排隊等歲碎片時間常常想利用起來但又覺得很困難,那該怎麼辦呢?時間最大化的利用和自己的學習狀態和效率是密切相關的。碎片化的時間是不連續的,所以很難靜下心、集中注意力來學習。同時,環境嘈雜等原因也不利於學習高效化。
  • 想要做到上班帶娃兩不誤,試試這幾種方法,就能高質量陪伴孩子
    在日常的生活中作為一個母親,難做到上班帶娃兩不誤。笑笑自從當了母親之後也存在這樣的困惑,作為父母都是希望多多陪伴孩子。可是如今生活的壓力巨大許多媽媽,不得不走上工作崗位,為家庭多奮鬥一份收入。我們回到家之後已經工作了一天了,在面對一些瑣碎的家務,又要陪伴孩子已經沒有什麼精力了。
  • 可以用碎片時間陪他做這17事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抉擇,賺錢or陪娃,究竟該怎麼選擇呢?而如果把工作帶回家,那麼必然要犧牲陪孩子的時間,這不僅錯過了家庭教育的最佳機會,還讓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而且孩子也會因此覺得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並且逐漸變得有些自閉,這也是現今很多孩子成長問題所在。
  • 老人帶娃一萬個不放心,怎麼辦?
    讓她壞了的水果扔了,別給娃吃,就是捨不得,趁我不在給娃吃……可是,吐槽完了,該上班還是上班,看不慣的地方還是改不了,根本不解決問題,卻把自己搞得無比煩躁。以上這些情況,也都曾發生在我身上,我也自問過該怎麼辦?與其花時間不停抱怨,責怪他們,是不是該找找方法,如何通過改變自己來解決問題?
  • 管理好碎片時間,再忙的父母也能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爸爸媽媽白天忙著自己的工作,沒有時間陪孩子玩、陪孩子說話,甚至經常加班,親子關係會因此受到影響嗎?工作繁忙的父母怎樣和寶寶保持親密的關係呢?其實日常工作再忙,如果管理好碎片時間,一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濃濃的關愛!
  • 做了這4件事後,全職帶娃的我終於不再焦慮了!
    全職帶娃勢必犧牲大部分自由時間,但娃也不是機器人,他會睡覺,也會有可以自己玩耍的時候,那麼全職媽媽就擁有了很多碎片時間。 沒孩子的時候,碎片時間我可能在聊天,在瀏覽微博頭條八卦,但有孩子以後,突然發現時間真的太寶貴了,我甚至不願意和別人多聊沒意義的話題,而是想儘可能的利用碎片時間充實自己。
  • 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幫助孩子英語啟蒙
    不少家長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英語能力來幫助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擔心孩子的英語水平被同齡人甩開。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為大家請來了留美教育學博士蔡宜淮,她是資深英語教育專家,同時也是一位二娃媽媽。她在工作和生活都非常忙碌的情況下,每天僅利用碎片時間,幫助她的兒子5歲就實現英語自主閱讀。她將為大家分享她利用碎片時間的經驗,給廣大家長提供一些簡單易操作的方法。
  • 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學英語
    經常有同學跟我說,我很想把英語學好啊,可是沒有時間啊,怎麼辦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講一下我是如何利用碎片時間的。
  • 想要老人高質量帶娃,牢記三個原則,減少家庭矛盾
    前言其實不用想,父母都知道,孩子終歸自己帶最好。只是現實太過殘忍,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實際問題,所以並不是每對父母都能自己帶娃。很多時候,還是需要老人幫襯,甚至全職帶娃。其實想要讓老人實現高質量的帶娃之路,只需要遵守三個育兒原則即可,很多問題輕鬆就能化解。
  • 不到20天,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做到215+?丨上財MBA聯考總動員VII
    但除了學習,我們仍有許多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上班和帶娃。財小微想說,它們並不是「攔路虎」,千萬別小瞧事情之間的碎片時間!如果能好好利用,做到「見縫插針」,就能有效填補空白,相當於無形中增加了可觀的備考時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鑽進「碎片時間」的牛角尖而主動把時間割裂哦,因為無論是備考還是學習,都是一個連貫且漸入佳境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