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家長都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是真的要實施起來卻很麻煩,因為成年人的世界壓力很大,可能因為工作而沒空陪孩子。於是就出現了一個抉擇,賺錢or陪娃,究竟該怎麼選擇呢?
1.工作儘量不帶回家
白天大家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晚上是少有的相處時間。而如果把工作帶回家,那麼必然要犧牲陪孩子的時間,這不僅錯過了家庭教育的最佳機會,還讓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而且孩子也會因此覺得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並且逐漸變得有些自閉,這也是現今很多孩子成長問題所在。
2.切記周末別全加班
工作是做不完的,但孩子成長只有一次,雙休日一定要留一天給孩子。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周末是最快樂的日子,可以和爸爸媽媽去公園、遊樂場,到了周一,還可以開心地和其他小朋友分享遊玩的經歷。如果總是只能聽別的孩子炫耀而自己啥都沒有,孩子就會覺得媽媽爸爸不愛他。
3.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培養孩子的習慣不只是學習習慣,還有一些優秀的生活習慣,比如不亂丟垃圾,玩具玩好之後要收好,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哭鬧,公共財物不能隨意破壞,遇到事情要自覺排隊,不去爭搶。不要小看這類習慣的培養,這對於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
4.糾正老人的教育觀
有不少家人會讓老人幫忙帶娃,但是因為接觸不到足夠的育兒知識,所以可能有很多錯誤的教育觀,如果不及時糾正,那麼可能起到反效果,抵消家長的教育成果。
5.時間不夠該怎麼辦
當然也有爸爸媽媽會說,因為工作原因,確實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其實大家可以抓緊碎片時間,見縫插針的教育和陪伴孩子:
· 早晨穿衣服速度要快,即便是冬天也不要賴床,穿衣動作要利索,可以和孩子來一場穿衣服比賽。
· 要教會孩子前一天晚上準備好第二天的衣服,並且當孩子做到後要及時給與鼓勵,告訴他這是個好習慣。
· 起床後可以帶著孩子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比如伸展、伏地挺身等等,這些暖身運動可以讓孩子精神一整天。
· 給孩子準備早餐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參與其中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熱一下牛奶、準備小菜等等。
· 孩子穿好衣服準備出門的時候,可以喊他一起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衣服是否整潔,精神狀態好不好。
· 平常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要把手機調成震動,同時也要告訴孩子,把手機調成震動是因為重視家人。
· 晚上和孩子聊天,不僅要讓孩子說說白天發生的事情,也要向他分享自己工作中有意義或者有趣的事情。
· 孩子分享有趣的事情時,要多傾聽少打斷,並且在孩子分享結束後再給他一些建議。
· 抽空陪著孩子多多運動,跑步、球類、跳繩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注意鼓勵孩子要堅持,養成鍛鍊習慣。
· 如果孩子想看電視,那麼一定要提前約定時間。另外還要注意陪著孩子一起看,並且適當討論一下劇情。
· 可以在家裡設一個讀書會,然後喊上孩子來一場親子閱讀,並且一起討論。
· 除了讀書還可以來一些家庭遊戲,比如捉迷藏、跳房子等等。記得在玩耍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以防出現意外。
· 鼓勵孩子發現一些有道理的名人名言,讓孩子背誦下來。同時也可以抄一些出來,貼在家裡各處。
·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時間,每天晚上一到固定的時間,就要準備上床睡覺了。
· 每天都要提醒孩子,提前準備好第二天的東西,比如書本、文具等等。
· 可以在家裡設個評分機制,每天為孩子做個簡單的評價並且打分,這樣可以提醒孩子不要重複犯錯。
· 孩子睡覺前,可以給他講一些故事,或者隨意聊聊天。然後幫他蓋好被子、親吻額頭說晚安。
大家不要小看上面這些事,因為這些不僅能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可以培養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是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只佔用一些碎片時間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