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微信紅包等納入「反四風」查處範圍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紀委已將「利用電子商務提供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等」列入「反四風」查處範圍。昨日,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黃樹賢做客中紀委官網時透露了上述消息。

  前7個月查處量超去年總和

  據黃樹賢介紹,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1600起,處理黨員幹部67679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8365人。「今年前7個月的數據均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總數」,黃樹賢說,至8月12日,中紀委官網曝光臺已累計通報1892件違反八項規定典型問題,曝光3013人,「這裡面既有省部級幹部,又有紀檢監察幹部」。

  黃樹賢說,當前,執行八項規定、「反四風」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的地方和部門壓力傳導不足,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存在上緊下松現象;有些違規問題由公開轉向隱蔽,公款吃請由明轉暗,送禮收禮花樣翻新」。

  黃樹賢強調,對「兩節」期間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要快查嚴處。對紀檢監察幹部在「兩節」期間的「四風」問題,我們決不遮掩、決不護短,一律從嚴查處並點名道姓公開曝光。

  「從數據流中篩查可疑線索」

  黃樹賢特意提到了「微信紅包」等新型送禮方式,「對利用現代物流快遞送禮,以提貨券代替實物商品,利用電子商務提供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等,要仔細甄別,善於發現,及時查處」。上個月,江西、瀋陽、教育部、體育總局也曾下文,稱重點查處利用「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行賄受賄等行為。

  官方究竟如何盯防「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北京市西城區信息辦特聘專家、北工大教授石宇良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微信紅包」、電子預付卡等都是依託於網絡、移動終端進行交易,表面看起來似乎防不勝防,隱蔽性很強,但實際在技術層面並不難防範。

  「只要有交易,那麼手機號和TD都會留下軌跡」,他解釋說,防範利用「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行賄受賄,需要運營商、金融部門協同作戰,「首先是監控數據流,然後如同情報分析一般,建立模型,從數據流中『過濾』、篩查可疑線索,找出異常支付、異常交易的蛛絲馬跡」。

  他稱,美國對於上述網絡、移動終端的可疑線索篩查已形成相對成熟的工作模式,但我國啟動較晚,技術層面雖然不難實現,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且現行法律也需要修改,「比如監控數據流,這是不是涉及侵犯個人隱私權?哪些部門有權監控哪一類數據?這都需要修改現行法律」。

  節禮「變形記」

  月餅促銷火爆「朋友圈」

  「隱形」送禮無孔不入,網絡、手機等新媒體遭「滲透」。如今月餅促銷活動已悄然在微信朋友圈裡紅紅火火搞起來了,有的承諾可上門送卡或異地提取,有的則說可開各類發票。

  送實物退現金隱蔽安全

  去能退貨的大商場買件奢侈品或價值不菲的小物件,將禮品及發票一起快遞送到收禮方家中,收禮方可直接拿著禮品和發票去商場退貨套現,隱蔽又安全。

  公交一卡通成「渠道」

  北京的公交一卡通因可不記名辦理、可以在便利店購物支付,而且最高可以充值數百元,所以有些人將其作為送禮工具,收禮方既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到退卡網點匿名退成現金。

  手機話費充值簡便易行

  為收禮人充上數百元話費,再簡訊說明,雙方不用見面,收禮人甚至無法拒絕。據新華社

  ■ 調查

  政府團購少了 企業送禮仍存

  天津市大橋道食品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稱,今年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團購月餅的情況幾乎看不到了。在安徽採蝶軒蛋糕有限公司的一家門店內,一名店員說:「現在預訂月餅的客戶主要是附近的工廠、公司等,目前還沒有事業單位之類的跟我們預訂。」

  「498元買了兩盒火腿月餅,送給一個關係不錯的客戶。」昆明某私營旅遊公司的楊女士說,「現在風氣好了,那些搭配紅酒、茶葉的高檔月餅禮盒不見了,不用花那麼多錢,但月餅還是要送,表達一下心意。」

  網上賣禮品冊 可開辦公發票

  不少禮品冊在淘寶上打著「中秋送禮」的旗號熱銷,並公然打出「適合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等進行商務活動、單位福利、個人消費和節日饋贈」等廣告,售價高達數千元。記者看到,一款售價為998元的15選1的禮品冊中,包括月餅、牛肉、紅酒等眾多選擇,近期銷量明顯上升,不少買家直接購買10本或者20本,評論中不少買家表示,基本上是以送禮為主,「可以開發票為辦公用品、禮品、勞保用品和耗材。」賣家說。 綜合新華社

  ■ 案例

  安徽蕭縣原縣委書記毋保良10年收禮1000多次,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

  排隊給縣委書記送禮 80名幹部被免職

  近期,安徽蕭縣80多名領導幹部被免職:從縣政協主席、副主席、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副縣長等數名縣領導班子成員,到財政局長、交通局長、教育局長等十幾名縣直單位領導;全縣23個鄉鎮,近20名黨政「一把手」被免。這些幹部的「落馬」都與一個人有關:原縣委書記毋保良。自2012年3月被「雙規」,毋保良案經歷了漫長的司法程序。安徽省高院最近最終裁定維持原判:對毋保良非法收受他人1900萬餘元財物,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300送禮人員多為公職人員

  在對毋保良的起訴書上,向其送禮的人員多達近300名,公職人員佔一半以上。這些「送禮幹部」又分三類:第一類是向毋保良行賄且自身亦有貪腐行為的幹部,如蕭縣原公安局長單嚴法,已另案處理;第二類是曾行賄但數額不大,且能主動交代的幹部;第三類幹部,法院審理認為,他們為「聯絡感情、處好關係」在年節時送給毋保良「金額不大」的財物,雖不排除有謀求關照之意,但直至案發也未提出明確請託事項,故認定為「非法禮金」,但不以犯罪論處,此類款項不計入行賄數額。

  蕭縣被免職的80多名幹部,屬於後兩種情形,尤以第三類為多。

  蕭縣「幹部送禮」有四大特點:一是人數多、涉及面廣;二是多集中在過節、婚嫁,以「人情來往」為名;三是次數多、時間跨度長;四是「半公開化」,年節送禮成慣例。

  送禮成「關係的證明」

  法院認定,毋保良10年中收禮1000多次。現年54歲的毋保良,早年畢業於南京航空學院,後曾任安徽宿州一家酒廠負責人。1999年,毋保良受重用擔任宿州市埇橋區副區長。當時,前途看好的毋保良意外落選區委常委,據稱被評價為「不合群、威信不高」。

  2003年,毋保良調任蕭縣常務副縣長,為吸取落選「教訓」,他努力和各級幹部搞好關係,將吃吃喝喝、請請送送作為密切上下級關係、搞好工作、提升威信的途徑。

  2007年後,毋保良先後升任蕭縣縣長、縣委書記,仕途順遂讓他嘗到了送禮的「甜頭」,以至後來認為這是一種「關係的證明」。毋保良自述,有的幹部節日期間沒來送禮,他還會懷疑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直到這個幹部節後補上禮金,我才放下心來。」

  蕭縣一位曾給毋保良送禮的幹部說,對當地不少幹部來說,縣委書記收不收自己的禮、收多少,某種意義上已成為是否被看成「自己人」「兄弟」,是否被核心權力圈接納,乃至有沒有發展前途的象徵。

  「邊收邊交」以逃避責任

  毋保良收禮有一大特點,即「邊收邊交」。從2006年到2012年,他先後將收受的1790萬元交存到縣招商局和縣委辦,用於公務開支。法院表示,毋保良歷年「收」和「交」的時間、金額均對不上,也未及時交到紀檢部門、廉政帳戶,而是交到便於控制的下級部門。毋保良親屬稱,「他擔心如果公開交到紀委,打破了『潛規則』,會暗中被孤立,影響工作和個人發展。」

  2012年春節前,聽聞組織上正在調查其問題,毋保良召開全縣幹部廉政會,表態堅拒收禮,「結果,往年他每個春節能收幾百萬,那年只收了8萬元。」辦案人員說。 (首席記者王姝)

相關焦點

  • 境外媒體:中國反腐瞄準月餅與「微信紅包」
    去年,中國的主要反腐機構中紀委發布通知,禁止公款購買月餅,導致豪華月餅銷量下降。今年,針對月餅的打擊力度更大。國家通訊社新華社報導,8月10日,中紀委特別將此種送禮形式列為可舉報行為,並開通舉報窗,供群眾舉報公款購買月餅的官員和其他「四風」問題。「四風」是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 中秋佳節反「四風」 習近平:過一個風清氣正的節日
    中秋佳節反「四風」 習近平:過一個風清氣正的節日 新聞頻道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9月15日 10:34
  • 中紀委披露六類"四風"問題新表現:收受微信轉帳禮金等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李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近日發布《「四風」問題六類新表現——對今年通報曝光的635起案例的分析》一文。文章通過梳理分析今年曝光的635起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披露了其中涉及的「四風」問題六類新表現。
  • 遏制「兩節」腐敗暗流 紀檢部門盯緊電子紅包
    核心提示:近年每臨中秋國慶「兩節」,中紀委就三令五申,嚴禁用公款購買贈送月餅等節禮,嚴防月餅腐敗「死灰復燃」。與前兩年相比,今年的部署更早、規定更嚴格,並瞄上了電子紅包。詳細>>  電子紅包不脫行賄受賄老路  微信紅包、支付寶轉帳、電子禮品卡、充值點券等成為一部分人的「送禮神器」。雖然傳播的載體不同,但微信「紅包」畢竟還是紅包,禮品預付卡也依舊屬於禮品,收者藉此肆意斂財、送者以此獲取庇護和回報。
  • 中紀委通報案例中尋答案
    中紀委網站從9月6日推出《中秋國慶糾正「四風」監督舉報曝光專區》以來,除了「每周通報」之外,從9月16日開始,還連續在《「四風」監督哨》欄目發布違紀案例剖析文章,既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又披露查處過程,分析教訓原因,持續強化警示震懾。與往年相比,今年中秋前夕,中紀委對違紀典型的曝光密度明顯加大。
  • 越往後執紀越嚴:從通報數看反"四風"態勢
    這些數據,一方面體現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持之以恆抓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和過硬舉措,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四風」問題的頑固性,以及反「四風」形勢的嚴峻複雜,警示我們反「四風」仍然必須緊緊咬住、一寸不讓。
  • 黨員幹部能收微信紅包、支付寶紅包嗎?
    黨員幹部能收微信紅包、支付寶紅包嗎?收送禮品禮金是典型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現如今,一些人為了掩人耳目,不再「面對面」收送禮金,而是搞起「鍵對鍵」,通過微信轉帳方式「隔空操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早已將微信紅包和電子禮品等列入反「四風」查處範圍,顯然已經洞察到了收受禮品形式的這種變化,並開出了「藥方」:狠剎收受禮品歪風,必須從源頭抓起。
  • 江蘇:堅持不懈反「四風」 持之以恆抓作風
    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專項整治為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中央巡視組巡視反饋意見,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紮實開展「四風」問題專項整治行動。紮實開展反浪費反奢侈專項行動。省紀委、省監察廳持續在全省組織開展「反浪費反奢侈專項整治行動」,嚴格規範因公出國(境)、公務接待、公車配備使用,以及會議管理,健全完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強化監督檢查,大力壓縮經費支出,有效遏制了奢侈浪費行為。統計表明,2013年至2015年,全省黨政機關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合計及會議費連續3年逐年縮減。紮實開展辦公用房清理。
  • 中紀委:反"四風" 各級幹部不能有歇歇腳的想法
    各級領導幹部要向黨中央看齊對標,不僅發揮示範作用,帶頭反對「四風」,破除特權思想,形成「頭雁效應」;還要擔當起領導責任,認真謀劃、真抓嚴管,堅決糾正管轄範圍內的作風問題和特權現象。  中央紀委有關負責人強調,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方面,各級黨員幹部絕不能有歇歇腳、鬆口氣的想法,必須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
  • 想辦事就要加好友、發紅包,這名工作人員被查處!
    治理微信紅包「微腐敗」是一項較為複雜的長期性工作,時常要警鐘長鳴,防微杜漸,將治理關口前移,做好「提醒關」「教育關」。要深入學習宣傳和嚴格遵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各項規定,教育引導黨員幹部自覺在廉潔自律上追求高標準,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法紀修養,帶頭崇廉拒腐,築牢思想道德防線;要自覺接受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把遵守不準收送紅包禮金規定情況,作為民主生活會和述責述廉的重要內容;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常敲警鐘,查糾「四風」問題,從嚴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做到率先垂範。
  • 反「四風」,絕不容許有「七年之癢」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最新公布的2019年12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統計表,是其連續第七十六個月發布相關數據。與之前相比,這次發布的月報統計表有兩個顯著變化:一是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數據,二是對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的數據統計指標進行了優化調整。
  • 中紀委舉報受理範圍:什麼樣的舉報才能被「相中」?
    正因為它至關重要,反「四風」一鍵通等舉報系統,都設置了「添加附件」按鈕,供舉報者上傳圖片、視頻等證據材料。  然而,不少舉報人上傳的「附件」並不給力。有一部分圖片、視頻,或因拍攝製作不佳,或因像素、解析度太低,根本看不清楚;還有一些則犯了上述案例中的錯誤:畫質倒是很清晰,卻沒有「交待」出有價值的情節。  那麼,什麼樣的照片、視頻才算給力呢?簡單舉個實例。
  • 盤點春節七大關鍵詞 節日反腐和網絡紅包上榜
    片中一連串數字曬出了2014年反「四風」的成績單,還多次出現領導人卡通形象,將反腐這個政治話題,按照網絡傳播規律高調演繹。  節日期間,反腐的高壓態勢持續保持。春節前夕的2月17日,中紀委網站公布了「江西省政協副主席許愛民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
  • 收微信紅包,7名幹部被查處
    原標題:收微信紅包,7名幹部被查處 微信紅包,動動手指就能收受,一些黨員幹部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近日,永州市3名幹部就因收微信紅包被查處,通過「一案雙查」,還牽出其他4人被立案。 今年6月,永州市委營商環境專項調查組進駐永州經開區期間收到群眾舉報,反映社會人員呂某在園區內「提籃子」,幫助多家企業辦證辦事,從中收取好處費。
  • 中紀委紀錄片揭秘為何「周五打虎周一拍蠅」
    南都訊 記者程姝雯 此前有媒體關注到「周末打老虎、周一拍蒼蠅」成為中央紀委公布反腐案情的時間規律,在昨晚播出的中紀委反四風紀錄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第三集《狠抓節點》中,首次對「周五打老虎」做出官方回應。
  • 中紀委監察部APP開通「隨手拍一鍵舉報」 無需實名
    中紀委監察部APP開通「隨手拍一鍵舉報」 無需實名 2015-06-19 06:08:58來源:京華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 延引清風拂明月——中秋佳節,湖南馳而不息糾「四風」
    在長沙,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被公開通報;寧鄉對8起「糾『四風』、治陋習」典型案例「點名道姓」;在常德,來自漢壽、石門等地的5起黨員幹部和國家工作人員違規收送紅包禮金典型案件,被紀委公開曝光;江永縣讓6起糾四風、治陋習典型案件曝光在「聚光燈」下;宜章縣紀委對近期查處的7起涉及賭博、吸毒、「酒駕」,以及違規發放津補貼、經商辦企業等方面「糾『四風』、治陋習」典型案例通報……
  • 一周聲音|國務院安委辦:深刻吸取北交大事故教訓 中紀委國家監委...
    中紀委國家監委通報16起「四風」問題典型案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月4日在其「元旦春節期間『四風』問題監督舉報曝光專區」,通報了16起各地查處的「四風」問題典型案例,這是專區推出以來的第一次通報。在通報的16起典型案例中,有8起都涉及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問題,例如:廣東省仁化縣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盧祖訓違規收受「紅包」禮金問題。2013年至2017年的春節期間,盧祖訓在任仁化縣公安局森林分局長扶派出所和董石派出所所長時,多次違規收受某木材老闆所送年節「紅包」共計1.9萬元。盧祖訓還存在其他違規違紀問題。2018年10月,盧祖訓受到黨內嚴重警告、政務記大過處分,違紀款項被收繳。
  • 江西節前糾「四風」處理107人,有廳官狂乘106次頭等艙
    緊盯重要時間節點糾「四風」釋放強烈信號。節前,江西省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68起,處理107人。「卡來卡往」「碼來碼往」、「家庭式會所」公款吃喝玩「隱身」、買月餅禮盒開會議發票……新華社記者在廣東、湖北、江西、河北實地採訪及紀檢監察部門深入酒店、商場、超市、風景區等進行明察暗訪發現,臨近中秋節,「四風」問題在一些地方有所反彈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