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生氣用頭撞牆,他為何如此傷害自己?「自虐」要重視

2020-12-19 孕育島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最近,我接到了一個寶媽的電話,她在電話裡帶著哭腔問我,為什麼她2歲的兒子突然開始用頭去撞牆,而且一次比一次狠。

特別是當他生氣或是不開心的時候。每次媽媽看到寶寶撞牆的時候,都會立刻阻止,但是寶寶的情況並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

這讓我不禁想到不久前也有一個寶寶的媽媽問過我同樣的問題,她的寶寶是只要不開心,就會用手打自己的頭部,甚至會重重的往後仰身子,讓家長膽戰心驚。

一開始,我以為這種有「自虐」傾向的孩子只是個例,但是,隨著在育兒方面的經驗越來越豐富,遇到的各種問題也越來越多。

我才發現孩子發生「自虐」的情況一點也不少。

平時接觸到的,很多家長都有反應,孩子稍有不滿意就會出現搖頭、抓頭、打臉或者揪耳朵的行為,較為嚴重的就會發展成撞頭、打腦袋的情況。

也有一些專家將寶寶「自虐」的這一階段或是年紀稱為:Terrible two

01 那麼什麼是Terrible two?

「Terrible two」是對「可怕的兩歲行為」的一種概括。一般在寶寶的1歲半到3歲之間集中爆發。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開始有了獨立的自我意識,對身邊的人、事物都有了掌控欲望,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

但是,他們這個年紀的他們,既沒有完善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沒有自主能力去實現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控制事情的走向。因此,他們經常會感到鬱悶或是挫敗。

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通常會呈現出一種任何事情都想自己做的狀態,也很善變易怒。

上一秒可能還是乖巧可愛,下一秒可能就會哭鬧不止、甚至會摔東西、打人、撞頭、滿地打滾……嚴重的寶寶,就可能會出現上文提到的「自虐」傾向。

那麼,才2、3歲的孩子,為何會出現 「自虐」行為?

孩子的「自虐」傾向不加以指引,可能會有怎樣的後果?

如果孩子出現「自虐」情況,家長應該怎麼辦?

我們應該如何有效避免孩子出現自虐?

接下來,我會利用這篇文章,跟大家好好聊聊寶寶的 「自虐」的問題。

02 孩子為何會出現「自虐」行為?

1.堆積的負面情緒導致孩子出現「自虐」行為

自虐雖然是一種自我折磨的行為,但其實是一種情緒的宣洩

寶寶一天天長大,就像前文提到的「Terrible two」,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和情緒,特別是一些不好的情緒。

舉例說明:

比如寶寶想喝飲料,家長非要給他喝牛奶;

再比如寶寶想出去玩,家長卻非要讓他睡覺……

雖然在我們看來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對於那麼小的寶寶來說,他們依然會感覺不開心,這種不開心的情緒他們並不能很好的排解。

所以,孩子的「自虐」行為其實是因為負面情緒無法排解而產生的一種解壓方式。

2. 「自虐」行為,來源於父母的「高壓」

很多孩子最開始打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

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就是最開始是「他虐」,逐步轉變為「自虐」。

也就是當孩子開始出現打別人的行為時,很多父母並沒有去思考孩子為什麼打人,也沒有善意的引導孩子,反而是一味的壓制和呵斥。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感覺自己不受家長的重視和理解,同時會感覺到一種強烈的壓迫感,久而久之就會爆發出來。

「自虐」也是一種無聲的對抗!

孩子其實是在抗議:「你們不聽我的,也不理解我,也不允許我釋放情緒,那我就打自己吧」。

3.為了吸引家長注意,從而達到目的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一個很有趣的特點,那就是——博關注。寶寶總是期望成為父母關注的對象,而「自虐」恰好是一種吸引爸爸媽媽注意的好方法。

每當寶寶開始打自己、撞頭、跌倒的時候,爸媽一定會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聞聲趕來,飛奔到寶寶面前。

這樣在寶寶眼裡:打自己=父母的關注。

一旦,在寶寶的思維裡形成一種定式,那麼寶寶就會不自覺地使用這個公式。這樣,久而久之,寶寶就形成了「自虐」的行為。

03 孩子出現「自虐」不及時引導可能造成的影響

1.容易導致孩子有暴力傾向

孩子「自虐」本身就是一種暴力行為,雖然是對自己施暴,但是在長大成人以後,很容易將這種「虐待」行為轉移到他人身上,對他人施暴。

一個嚴重的「自虐」行為的人,是無法控制自己脾氣的人,所以在對他人施暴的過程中,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這樣就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

2.容易導致孩子心理扭曲

上文提到的,孩子「自虐」,來源於情緒的無處宣洩。

這樣的孩子,無法和他人過多交流,特別是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壓力和阻礙的時候,他們最開始都是選擇沉默不語,時間久了,情緒無法排解,全部積壓在心裡,很容易導致他們心理扭曲。

從而成為一個自閉或是對世界充滿厭恨的人,這一類人也是容易走向極端的人。

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的「自虐」行為的時候,切不可大意。

如果對孩子的「自虐」行為不加以引導和控制,會不會逐漸加重?

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不論是發洩情緒,還是博取關注,一旦孩子覺得程度不夠的時候,他就會採取更極端的方式去表現「自虐」,就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04 孩子產生「自虐傾向」家長應該怎麼做?

1.學會尊重

很多孩子的壞情緒和壓抑感都是來源於父母對他的不尊重。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還小,所以事事替孩子決定,完全不顧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因為孩子2歲以後就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所以,作為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把孩子也當做一個「小大人兒」去對待。

少對孩子說「NO」!少一些強制性的「硬碰硬」!

作為家長,要儘量減少對孩子說「這不行」、「這個絕對不能做」、「這個絕對不可以」這一類的字眼,父母要避免「一言堂」,要學會和孩子溝通交流,

特別是中國的父母,一直受到傳統教育的薰陶,認為孩子就應該聽老子的。

其實,你將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情,交給孩子去決定,往往可以拉近與孩子的距離,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不要一味地去壓制和呵斥孩子的一些想法和行為,因為孩子另類的行為,其實也是孩子在探索世界和學習的方式。

2.接納孩子的壞情緒

在之前的文章裡,我也反覆強調了,我們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維去衡量孩子的想法。

孩子畢竟是孩子,可能在我們眼中無關緊要的事情,在孩子眼中確實非常重要的。也許孩子的哭鬧僅僅是因為你給了他一塊沒有葡萄乾的麵包……

面對孩子的小情緒,做家長的一定要冷靜冷靜再冷靜,不要採取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

因為打罵和斥責並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裡錯了,還可能會對孩子的心裡造成傷害。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不要打壓他的情緒,也不要禁止他有負面情緒,要試著接納他的情緒,並且找到他壞情緒背後的原因,這樣你就可以幫助孩子一起戰勝壞情緒。

3.幫助孩子釋放情緒

當孩子表現出壞情緒的時候,作為父母在接受孩子的壞情緒的同時,更要鼓勵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並釋放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哭鬧結束了以後,等孩子恢復平靜,你要與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感受,教會他認識情緒,並用一些語言來描述自己內心的感受,釋放自己的情緒。

05 應該如何預防孩子的「自虐」行為?

1.試著了解孩子

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有不同的心理變化,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舉動。

所以,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裡狀態,只有更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和孩子溝通,更好的引導孩子。

2.學會尊重孩子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懂得平等對待與孩子的關係,不要拿出一副高高在上或是咄咄逼人的態度來教育孩子。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試著讓孩子處理他自己的事情,慢慢成長起來。

3.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愛一直是親子教育中永恆的話題。只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懷,孩子才能身心健康的茁壯成長。

所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感受到來自於父母和家庭的溫暖和關心是至關重要的!每天抽出時間來和孩子溝通、給予孩子陪伴,相信您的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青雲計劃獲獎者。專為孕期大小事和嬰幼兒護理提供知識儲備,在懷孕或育兒期間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過私信諮詢,得到滿意的答覆。

相關焦點

  • 寶寶自虐?為何總是敲打自己的頭?
    寶寶故意敲擊頭部的情況或許會持續幾個月或者幾年,大多數孩子超過3歲後還有這個習慣。一、敲擊頭部的原因可能很多的爸爸媽媽會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因為在爸爸媽媽的眼裡,孩子敲擊自己的頭就是一種自虐的行為。但是在經過研究以後發現:大部分的孩子敲擊頭部主要的目的是自我放鬆。
  • 寶寶喜歡撞頭,難道是「自虐」?這背後的原因,家長必須要知道!
    茜茜的寶貝兒子今年快2歲了,有了寶寶之後,她會花很多的精力在兒子的照顧上,看著兒子一天天地成長,茜茜十分高興。茜茜十分著急,把兒子這種「自虐」的行為和做兒科醫生的表姐說了,表姐說這種行為很正常,在很多寶寶身上都有發生,不要想得太過嚴重。茜茜聽完表姐的話後,才放下心來。事實上,經很多專家研究表明:有20%的寶寶有「自虐」行為,而且男寶寶的比例要高於女寶寶3到4倍。
  • 寶寶總是喜歡「撞頭」,是生病了還是在「自虐」?原因很有趣
    吃手吃腳、順序強迫症等都是小事,最讓家長不能理解的一件事是孩子喜歡拍頭、撞頭。頭部可是很身體中重要的一部分,家長在那平日裡最怕孩子磕了碰了,可有時候寶寶就像是在「自虐」一樣,總是傷害自己的小腦瓜。為什麼孩子會「拍頭」、「撞頭」帥帥今年2歲平時很好帶,只是有些習慣讓她的媽媽很糟心。大概是從1個月以前開始,帥帥總喜歡把頭往門上撞。發出咚咚的聲音後自己笑得很開心,家人甚至懷疑過孩子的智商有問題。後來寶媽就每天帶他玩,不知不覺間寶寶就改掉了這個習慣。
  • 寶寶為啥喜歡敲自己的頭?如果敲頭時有這種異常行為,別忽視
    視頻拍的正起勁呢,小麗發現自家娃開始用手敲頭了,這把小麗看得膽戰心驚。這不是小麗第一次看到了,玩歸玩,看到寶寶這種愛敲頭的自虐行為,小麗還是很緊張的。小麗把這個敲頭視頻發給親友,想問問他們寶寶愛敲頭的自虐行為該咋治。寶寶為啥喜歡敲自己的頭?如果敲頭時有這種異常行為,別忽視。
  • 女孩患怪病自虐五年 頻用頭撞牆拳頭打自己(圖)
    頻繁用頭撞牆 拳頭猛打自己  女孩患怪病 自虐已五年  本報12月19日熱線消息 頻繁地用頭撞擊牆壁、門框、炕沿,用拳頭猛打自己耳朵,從來不說一句話,這就是11歲的濱州女孩月兒(化名)每天的生活,這種生活已經折磨了她五年。
  • 寶寶愛撞頭,是在「自虐」嗎?四個原因引起,看完感覺有點可愛
    媽媽們不用急著去制止,寶寶雖小,也知道輕重緩急,寶寶怎麼會虐待自己呢?撞頭這件事,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寶寶愛撞頭,是在「自虐」嗎?看完感覺有點可愛雅琴的寶寶快兩歲了,最近雅琴發現了一個頭疼事兒,小傢伙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酷愛撞頭,像是很鬱悶一樣,用自己的小腦瓜「咕咚、咕咚」地撞牆。這可把雅琴嚇得不輕,萬一寶寶把自己給撞傻了可咋辦?
  • 為何孩子總愛打/撞自己的頭?這3個原因很多家長還不知道
    家長首先要理清楚,孩子為何要打自己?當爸爸媽媽看到孩子對自己動用暴力,打自己的時候,通常都很驚訝,也很擔心。有時候孩子打自己的力道還不小,有的小孩甚至還會用頭去撞牆。2.有可能是在表達緊張、害羞、焦慮情緒,他需要自我安撫,或是在表達身體不舒服,需要用打來減緩疼痛。例如長牙期的不適感,孩子就可能會用此行為來緩解不舒服,但如果孩子一直都只打某一側的頭,就要關注孩子是不是那側耳朵有不舒服的問題,例如中耳炎,建議帶孩子去兒科讓醫生確認。
  • 寶寶成長中會有哪些「自虐」行為?其中之一需及時就診
    睡好醒來娛樂時,他又一邊自言自語,一邊使勁地用兩隻手從上往下打到肚子上,老公稱之為「日式剖腹自盡」的傷害,因為他的動作特別像電視劇裡日本特務任務失敗時剖腹自殺的畫面。每一次看到那個動作,老公都會問:「你到底會不會痛啊」?可是看到寶寶自己一邊笑一邊說著只有他自己知道的語言,明明很高興的樣子啊。
  • 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這也讓我想起年糕還小的時候,撞牆啊、拍耳朵啊、拿勺子打頭啊,當時我也特別困惑,想要阻止吧,越阻止他越來勁。怕他弄痛自己吧,嘻嘻哈哈的樣子也不像啊。索性就隨他去,我就暗中觀察,外加默默翻書查資料,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帶娃這事兒吧,最怕沒文化瞎擔心。
  • 媽媽不配合寶寶躲貓貓,神獸很生氣自虐咬自己,怎麼辦
    然而孩子卻不聽這套,開始哭了起來,要媽媽馬上放下筷子陪他玩。最後見媽媽還是不肯陪他,於是寶寶邊哭邊氣急敗壞的狠狠地在自己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同時盯著媽媽的臉,看媽媽有什麼反應。孩子這種突如其來的舉動把寶爸和寶媽都嚇了一跳。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兩歲的寶寶從來沒有出現過自虐的行為,這是第一次。
  • 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只是因為脾氣大?這是「情緒飢餓」要警惕
    以前媽媽群裡經常吐槽「可怕的兩歲」,說實話那時我心理還有些不信:2歲的小屁孩就算折騰出花來,能鬧成怎樣?最近被2歲3個月的優米折騰到滿臉冒痘,才發現熊孩子的殺傷力真的不是說著玩的。但2歲之後,那種母慈子孝的時代就徹底過去了,熊孩子一言不合就爆哭,每天晚上都折騰到11 、12點,一說睡覺就生氣大哭。最可氣的是,上周六因為睡覺生氣後她竟然出手打自己!當時在一旁的優米爸徹底傻掉了,他從未想過那個每天躲在自己懷裡撒嬌賣萌的小娃會「自虐」,最關鍵的是她才剛剛兩歲多點!
  • 孩子喜歡「自虐」怎麼辦?可能是「情緒飢餓」在作妖,父母要重視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性格特徵,小孩子也是如此,只不過跟大人相比,小孩子的性格更容易被看出來,因為他們往往會直接通過脾氣來表現出他們的性格。其中,不乏有一些孩子他們的脾氣總是過於暴躁,容易生氣,更有甚者生起氣來連自己都打,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寶寶經常手拍腦袋,還會用頭撞牆怎麼辦?聰明父母都用遊戲來引導
    寶寶出生後,隨著月齡的不斷增長,他們的行為和舉動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當然不同月齡寶寶所表現出來的技能也是不一樣的,有不少媽媽們發現小寶寶在長到六七個月的時候,就會經常用手拍腦袋,有的還會用頭去撞牆。生活中有很多小寶寶都會用小手去拍打自己的腦袋,有時還會開心的笑,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的行為,約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寶寶還會故意撞自己的頭。當然寶寶的這一舉動會在半年之後逐漸顯現出來,在2歲左右的時候會達到頂峰。
  • 育兒經:為什麼小孩子生氣發脾氣自己打自己?家長應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諮詢我,為什麼小孩子生氣發脾會自己打自己,這是什麼原因,家長應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自己打自己。很多孩子在3歲前出現這種情況比較常見,寶寶6~12個月開始會有打頭等行為,18~24個月達到高峰期。這個習慣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大多數「自虐」行為在3~4歲後會逐漸消失。
  • 重慶五齡童患嚴重自閉症 4歲起不說話生氣就撞牆
    ,但從4歲開始,就變得不會說話了。更讓父母奇怪的是,小傢伙一旦生氣竟然以頭撞牆。事後經父母帶去新橋醫院檢查,才知小志患上了嚴重自閉症。  昨天在醫院兒科特訓室裡,5歲的小志始終不喜歡看人的眼睛。在醫生對他進行特別訓練的一個小時裡,不知疲倦地玩東西轉圈圈,一直沒有消停過。小志母親介紹,小志3歲時,夫婦倆將孩子送到奶奶家去。由於爺爺奶奶不喜歡帶孩子出去玩,成天都把孩子關在家裡,一年後孩子4歲時,父母發現孩子變了,除了不說話,也不愛跟小朋友一起玩耍,還經常發脾氣,一發脾氣就撞牆,有好幾次頭部撞起了包,還出了血。  直到孩子5歲的時候,孩子還是沒有說一句話。
  • 寶寶對自己撓臉敲頭又抓耳朵,小小年紀為啥下手如此狠?看完懂了
    父母們就發現寶寶的臉上經常出現一道道的抓傷和敲打過後的淤青,讓家長們心疼不已,但又很是疑惑難道自家娃有自虐傾向?為啥小小年紀為啥下手如此狠?▶而上官女士也發現自家寶寶很正常,就是最近老喜歡抓耳朵,每次都特別用力...為什麼寶寶們總會做出這些讓我們父母迷惑的行為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寶寶對自己撓臉敲頭又抓耳朵的那些事,小小年紀為啥下手如此狠?
  • 寶寶出現這種舉止表現要重視!跟寶寶健康有很大關係
    自己敲打自己的頭,這是嬰幼兒中較為常見的「自虐」現象,而且男孩的現象比女孩的更嚴重。不過家長不要擔心,這並非真正的自虐表現。  自己寶寶敲打自己的頭部通常出現在出生後的半年以後,在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出生的頻率最高
  • 自虐的男人真的不能嫁,很可怕
    他隨時會傷害你,傷害他自己,那種瘋狂至極的形象會烙印在你的腦海裡,使得你在恐懼中度過本應該是美好的生活。這種自虐人秉性根深蒂固,你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也走不進他的心裡,自然也就hold不住他。他唯一擁有的就是一張嘴皮,一副皮囊,還有自己可以任意傷害的的身體與卑微到泥土裡的尊嚴。
  • 寶寶3歲前應培養的好習慣 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規律
    原標題:寶寶3歲前應培養的好習慣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好習慣培養要趁早,寶寶在三歲前父母就要幫他建立3個好習慣。  首先,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規律。  作息是否有規律,不僅是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 幼兒「自虐」的「語言」,你讀懂了嗎?
    撞頭梆梆響,耳朵往「死」裡拽……幼兒期寶寶的這些自虐行為,並不是因為他太暴力,而是有特殊含義,能讀懂解決起來才「對症」。比如孩子用手或玩具打自己的頭,或拿頭撞擊牆壁、地面等各種的自虐行為。針對孩子在不同情況下出現的 「自虐」行為,家長要學會讀懂孩子不同的 「語言」。以痛止痛越小的孩子越不會用語言描述身體的不適,有的孩子會通過哭鬧錶達,有的孩子卻會用自虐的疼痛去「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