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8月22日訊(山東商報記者 焦騰)近日,由濟南市老建築文化旅遊促進會等單位主辦的「尋找城市記憶,講好濟南故事」活動正在進行中。在一系列活動中,濟南特色老建築再次引起人們關注。日前,記者來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904年的濟南老電報大樓原址,如今該建築已經成為山東華夏書信文化博物館,雖歷經百年滄桑,不變的是,該建築依舊在用「文字」記錄著一座城市的歷史。
山東華夏書信文化博物館外觀
書信有文化
在濟南老商埠區內,經一路上有一棟百年老建築特別顯眼,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門,門後正是山東華夏書信文化博物館。它為濟南老電報大樓原址,始建於1904年,1929年後改為車站郵局,共有兩層,面積達到870平方米。
「目前收藏書信有四百餘件,其中包含書信文化史、古代書信集粹、近現代書信集粹、山東名人書信集粹等。」華夏書信文化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前幾年有大批收藏家收藏的書信原件在此展出,現今博物館內有賀敬之的書信原件,也有根據原件進行專業複製的複製品。
梁思成給陶孟和的信件
胡適寫給小芳的信
書信文化源遠流長,「實際上,書信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書信始終牽動情感,或寄百裡之命,或紅葉傳情。書信內的文字更是有許多精彩之處。」博物館工作人員說。
館內還收藏一塊畫有驛使的魏晉時期的畫像磚(複製品),令人好奇的是,馬上的驛使五官非常細緻,卻唯獨少了嘴。「這並不是因為年代久遠模糊不清,而是本來就沒有畫驛使的嘴。這是代表了驛使守口如瓶、緘默不言的寓意。」博物館工作人員解釋。
此外,博物館還展示了歷史上不同的書信種類和形式,如回文書信、織錦回文信、手絹信、外文信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一封織錦回文信《璇璣圖》。「前秦時期蘇蕙創作《璇璣圖》,這張圖用雙五彩絲線織在一塊8寸見方的錦上,縱橫各29個字,共有841個字。《璇璣圖》可正讀、回讀、彎讀、圈讀,也可退一個字或疊一個字讀,神奇的是無論你如何讀,讀出來的詩都是有含義的。」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
「仁智懷德聖虞唐,貞志篤終誓穹蒼。欽所感想妄淫荒,心憂增慕懷慘傷。」這首詩信開頭的一首七言詩,讀起來悽切委婉。反之則為「傷慘懷慕增憂心,荒淫妄想感所欽。蒼穹誓終篤志貞,唐虞聖德懷智仁。」千迴百轉、循環往復,都是文章。
賀敬之多封書信原件展出
博物館二樓,右面是一間小屋,屋內展示的信件為賀敬之各個時期與夫人柯巖、友人桑恆昌的信件。
「賀敬之是現代著名的詩人和劇作家,創作的《白毛女》獲得了1951年史達林文學獎。這裡展出的書信內容多為與夫人的家長裡短、與朋友家探討文學」,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
在所有展出的賀敬之書信中,稱呼有小柯、馮愷(柯巖本名)、恆昌同志以及媽。「很多參觀者會以為這是賀敬之給母親的信,但實際上是賀老代替孩子寫給柯巖的,落款為小蜂。當時柯巖因工作離家,孩子小蜂收到媽媽寄信後回信,信中寫了如何思念媽媽、爸爸為小蜂講故事等生活細節。」記者注意到,在已經完信的狀態下,賀敬之在空白處又添加了一句:「媽媽,我已經認得『人民』兩個字了。」「這應該是孩子要求寫上的內容。這封信有意義的地方就在於代筆。賀敬之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與母親交流,才寫了這樣一封相對較長的信」,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
除了與家人間的通信,最大一部分書信便是與桑恆昌先生的通信了。
「賀敬之在去到北京工作之後,經常跟詩人桑恆昌通信,詢問山東詩壇的狀況。」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其中一封書信中提到他寫過的一首詩:「唯願二傑愁寫盡,魯歌從此無隱憂。」
「這裡的二傑指的是山東辛棄疾與李清照,賀敬之希望兩位詩人把憂愁的事情都寫完了,山東詩歌便沒有讓人憂愁的事情了。整篇信件內容很長,但不難看出賀敬之雖然不在山東了,但對山東詩壇的情況還是比較關心的。」
館內還收藏一張賀卡,也被看作是賀敬之與桑恆昌友情的見證。在賀卡上,賀敬之寫道,「我過去沒有送人賀年卡的習慣,但這次是賀世紀之卡,理應送多方友人,特別是戰友和詩友。念詩之友,友之詩。念詩之人,人之詩」。這件寄送於1999年12月底的賀卡上,賀敬之將友情、友人都比作詩,看得出兩人的深厚感情。
民國才子的朋友圈
館內同時展示了許多名人的書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民國才子的書信內容了,如胡適、徐志摩,還有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建築師梁思成等。
從他們的書信中,發現了民國才子們的朋友圈。「你的小說寫得好!至少比我寫的好多了,這不是恭維!我一連念了三四遍,有朋友過來,我就念給他們聽……話說回來,你一定要給我的副刊寫一篇稿子……」這是出自徐志摩寄給好友沈性仁的回信。
「沈性仁是民國時期與林徽因齊名的名媛,主要從事翻譯工作。她與徐志摩是好朋友,面對好友寄來的處女作小說,徐志摩誇人不重樣,還顯得特別真誠。」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
館內還展示了梁思成寄給朋友陶孟和的書信,大意為讓友人將林徽因借他人的衣服換回去,還為陶孟和的太太沈性仁提供了治療嗓子的藥方,最後還提及了曾追求林徽因的金嶽霖手術後安心靜養的狀態。值得注意的是,信中提到藥方時:「……倒入一深而高的大水罐內……」在文字旁邊,梁思成還畫上了一個水罐,可見這位建築家真的是對物體構造的認真。
提起陶孟和、沈性仁這對夫婦,他們與徐志摩、梁思成都是非常好的朋友。而當時名人圈中的胡適,也與這對夫婦是摯友。
胡適曾給小芳(陶孟和與沈性仁之女)寫過一封信,信中胡適誇獎小芳是很好的孩子:「……但不可以太用功。要多走路,多玩,身體好,進步更快。」言語中滿是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