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動車數量的日益劇增,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4億輛,很多大中城市不僅出現了道路上動態交通的嚴重堵塞,而且佔用道路停車和佔用居住區綠地停車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從而進一步加劇了交通和擁擠,破壞了城市的居住環境。數據顯示,最近幾年我國城市機動車輛平均增長速度在15%-20%,而同時期城市停車基礎設施的平均增長速度只有2%-3%,特別是大城市的機動車擁有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停車基礎設施的增長速度。從總體上看,城市停車難問題的出現主要體現在停車需求與停車空間不足的矛盾、停車空間擴展與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上。主要體現在靜態過夜停車困難和動態出行停車困難的問題上,停車難是有車一族的頭痛問題,也是有待解決的社會痛點問題。
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帶來停車泊位的剛性需求,立體車庫因其能夠有效緩解城市停車難、停車貴的現狀,正在受到政府的大力倡導建設,成為當前最火熱的朝陽產業之一。與傳統停車場相比,立體車庫最大的優勢就是節省空間。一個車位的平均佔地面積為27.5平米到35平米,立體車位的平均佔地面積只有0.9平米到7.5平米。停放50輛車,傳統停車場需要1650平米,採用立體車庫只需要50平米,平均1平米就可以停放一輛車。(歡迎關注福星智能停車,了解智能立體停車場資訊)
那麼立體車庫和傳統停車場相比,會不會存在停車入庫比較難的問題呢?有些車主車技不佳,倒車入庫比較困難,在使用立體車庫的時候會不會遇到困難?
這些都不是問題,一些立體車庫自帶轉盤自動校正功能等專利,停車時只需要將車開入車庫中一個定點,車庫系統會自動修正車輛停泊的角度以及方向,從而讓車主免去這些停車技巧上的煩惱。
那麼立體車庫怎麼用呢?從一些已經落地的智能立體停車場項目來看,首先做的就是入場。入場時車庫系統會自動識別汽車的車牌,記錄汽車入場時間;隨後車主將車停入立體車庫的車庫入口,停好車後離開停車樓,停車系統會自動存儲車主的愛車,同時車主會獲得停車憑證,之後車主就可以立場去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了。但車主需要取車時,只需向車庫系統出示停車憑證,等待車庫出車即可。車庫會利用轉盤校正功能調整好車輛出庫時的朝向,車主只需等待出車完成,並通過停車憑證完成繳費即可駕駛車輛離場。
相對於傳統停車場,智能立體停車場因其便利性、停車位總量大等原因更受廣大車主的青睞。(歡迎關注福星智能停車,了解智能立體停車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