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通訊》期刊的訂閱和投稿指南
geogebra領悟數學系列50:2021屆五中初三第一學期期中數學壓軸題(造橋選址)的ggb演示和解決
科學研究:
研究領域:數學教師教育、數學教育技術、STEM教育、學習科學等
科研項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創新型STEM教師培養的探索性研究」(在研)等。
教改項目:主持湖南省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數學教師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已結題);主持湖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改革研究實踐項目「卓越中學數學教師本碩一體化培養模式研究」(已結題)等。
代表著作:
袁智強. 數學師範生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發展研究[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6.04. (ISBN 978-7-03-047982-2)
李士錡, 黃興豐, 吳穎康, 袁智強. 數學教育研究方法論[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5.(ISBN:978-7-03-043244-5)
代表論文:
袁智強, Marina Milner-Bolotin. 基於TPACK理論的學科教育技術課程研究及啟示——以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運用技術教數學與科學」課程為例[J]. 數學教育學報, 2020, 29(1): 23-28
袁智強, 李士錡. 數學師範生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TPACK)發展研究——以「正態分布」為例[J]. 電化教育研究, 2013,34(3): 107-113
袁智強. 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研究綜述[J]. 數學教育學報, 2012, 21(6): 13-18
袁智強. 用NVivo分析數學師範生的信息技術觀[J]. 現代教育技術, 2012, 22(9): 28-31
袁智強. 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新課標教材整合的比較研究——以數學1為例[J]. 數學教育學報, 2008, 17(3): 88-90
袁智強. 加強中外數學教育交流——從了解ICMI開始[J]. 數學教育學報, 2005, 14(4): 59-62
袁智強. 關於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的調查與分析[J]. 數學教育學報, 2002, 11(2): 95-98
……
從上面的著作和簡介來看,真是牛人啊!
華南師範大學王林全教授的研究生(包括教育研究生)子弟大部分都是牛人,例如譚國華(原廣州教育研究院)、許世紅(原廣州市教研室、現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吳有昌(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蘇洪雨(華南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龐進發(東莞名教師)、袁智強(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彭上觀、劉喆(華師大教授)龐新軍(正高級教師),還有……而我是王教授的最後一屆教育研究生,唉,不要說成就了……
https://www.ixigua.com/6735053505469383176/
好的,本文重點談談研究geogebra需要在教學意義上提升。
geogebra和課程融合是筆者目前的一個在研的區課題。
等等。
筆者作為一線教師,感覺能學的是下面這兩篇:
第二篇:
文章中談到的技術筆者也會,但是現在缺的是如何像袁教授一樣,在教學意義上提升。所以附上,督促自己學習。
最近經典幾期(點擊可打開):
學問,就是邊學邊問,邊問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