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十首經典詩詞:滲透到骨髓裡的悲哀與絕望,讀一次心痛一次
後人對李煜的評價很高。
納蘭性德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後主兼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
王國維說:「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之作及永叔、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柏楊說:「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詞學的造詣,空前絕後,用在填詞上的精力,遠超過用在治國上。」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史稱後主。
他一心潛習於詩詞歌賦,無心覬覦(jì yú)皇位,但命運卻把他推上了寶座。公元975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後被宋太宗毒死,走完他悽涼悲慘的一生。
李煜接手時,南唐已搖搖欲墜,無論誰接手都註定要滅亡。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但正是亡國成就了他千古詞壇的地位。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
被譽為「千古詞帝」的李煜,對後世影響極大。詞存世共有三十餘首,在內容上以亡國降宋為分水嶺。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風格綺麗柔靡,雖還含有花間派習氣,但在人物、場景的描寫上有較大的藝術概括力,部分詞裡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樂·別來春半》;後期詞抒寫亡國之痛,哀婉悽涼,意境深遠,極富藝術感染力。
李煜對詞的發展主要有四方面貢獻:
①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豔情為主。而李煜的詞多數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成為抒懷述志的新詩體,藝術手法對後來豪放派詞也有影響。
②詞境優美,感情純真。李煜被俘入宋,直悟人生無常及苦難與悲哀,通過對宇宙人生悲劇性的體驗與審視,所以其言情的深廣超過其他南唐詞人。
③語言自然、精練而又富有表現力,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善於用白描的手法抒寫他的生活感受,用貼切的比喻將抽象的感情變為具體可感。
④在風格上有獨創性。花間詞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綺麗見長,而李煜的詞語言直白簡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閒坐細思量。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閒不捲,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刪掉,衷心感謝!
作者簡介:納蘭唐兒、醉臥古典詩詞等筆名。多家校園雜誌寫手,作品被《意林》等文摘轉載。喜歡佛學、藝術,痴迷易經、文學,是靠古典詩詞與戲曲滋養的女子。作品系本人原創,歡迎收藏、留言、轉發(只限於本平臺)。若轉發別的平臺,請徵求我同意,並署我名字以及註明出處,否則以侵權起訴。請關注我,會常常更新古詩詞,與你們穿越回到唐風宋月去,一起品味唐韻詩腳與宋闋音律,然後狂醉三千場。
#全民讀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