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逃跑時忘帶劉備老婆,劉備大度說了一句話,現今成了經典名言

2020-12-10 悲秋憶文

三國時期開始於公元220年,不過其實早在公元200年左右三國時期的大體局勢就已經開始成型了。曹操、劉備、孫氏家族在這個階段開始粉墨登場。因為曹家、劉家、孫家之間互相徵戰卻互相不能徹底打倒對方,這就造成了後來的「三國鼎立」格局,湧現出了不少令人可歌可泣的故事。

由於後來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更是把三國時期的這段歷史通俗演義化,使得三國的歷史成了中國人最為熟悉的一段歷史。上至80歲的老人,下至六七歲的孩童,都能在「三國」這個話題上展開一次滔滔不絕的論述。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司馬懿這些人物都活躍在人們的大腦當中。

雖然三國人物各有特色,比如諸葛亮之智,曹操之奸等等,但是人氣最高的估計還是劉關張三兄弟。從溫柔到暴躁,從謙虛到驕傲,從小商小販到殺豬暴發戶,三兄弟角色齊全,性格各異,卻一起完成了一段從平民到王侯將相的逆襲傳奇。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張飛逃跑時忘帶劉備老婆,劉備大度說了一句話,現今成了經典名言。我們先看「桃園三結義」: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劉關張三兄弟可以算得上是「貧賤之交」了,他們三兄弟結義的時候,關羽是一個逃犯,劉備是無業游民或者小商小販,唯獨張飛稍顯富貴些,是一個殺豬大戶,稱得上「頗有資財」。不過,一個殺豬的屠夫,在當時天下大亂、群雄逐鹿的時候,也算不得是什麼特別富貴的身份了。但此時的他傾力幫助劉備,也無異於雪中送炭了。

有了桃園三結義,劉皇叔才算是真正的有了一點兒「資本」。而這個「資本」都是他的兩個兄弟給的,其中可能張飛給的最多,因為張飛把自己的家財全部賣掉,聚集了劉備的第一個班底:三百鄉中勇士。同時張飛還為劉備的軍隊準備了兵器以及其他的必需物資——除了馬匹是別人送的——也有可能是張飛曾經殺豬的老客戶。

所以在後來幾十年艱難的創業當中,劉備對自己這個三弟是非常「疼愛」的。哪怕這三弟又好喝酒,又脾氣暴躁,但是劉備總像是對待自己的親弟弟那樣慈祥、溫厚。甚至張飛把劉備的老婆兒子都給弄丟了,劉備也沒有責備張飛,反而對張飛進行安撫,兄弟之情可謂深刻了。

故事還是發生在徐州的時候,天子命劉備討伐袁術(其實是曹操的意思),劉備急需一人守城。當時他身邊能夠獨當一面的只有關羽和張飛,但是關羽才能略勝張飛一籌,劉備希望他能夠跟著自己幫忙參謀,所以留下了張飛守城並保護自己的家眷,並且特別叮囑他不要喝酒,不要體罰下屬,張飛許諾到:

「弟自今以後,不飲酒,不打軍士,諸般聽人勸諫便了。」

張飛雖然暴躁,但也是個講信用的人,何況是他哥哥吩咐的呢?所以劉備去了之後許久也沒有飲酒。可是這喝酒的人一天也離不開酒,尤其是好久不喝酒之後,更是心頭如貓抓一般。終於有一天張飛忍不住了,也不知是懷著把大家都拖下水的心思還是怎麼,他把所有人都叫來飲酒,飲酒的時候又逼著呂布的老丈人曹豹喝酒,並且把他暴打了一頓。

這下曹豹自然心懷恨意,與呂布密信裡應外合打敗了張飛。張飛已經喝得爛醉如泥了,也不敢跟呂布力戰,只能自己帶著18名騎兵跑了出去,而劉備的家眷則被呂布扣留了。這下張飛心裡慌了,自己失信不說,還把哥哥的家眷都弄丟了,徐州城也弄丟了,如何是好?他急忙前去找劉備匯報,劉備還沒有說話,關羽就氣的直跺腳說:

「你當初要守城時說甚來?兄長分付你甚來?今日城池又失了,嫂嫂又陷了,如何是好!」

張飛本來就是個暴脾氣,然後也比較要面子,這下自己在兩個哥哥面前出醜,還被二哥責罵,一時之間覺得十分羞憤,拔出劍來就要把自己的腦袋剁下來。此時,關羽為劉備的家眷著急,所以責備張飛;劉備卻在想:如今家眷都沒了,就只有這兩個兄弟了,殺了三弟也找不回家眷,何況三弟對我恩重如山呢?看見張飛要自殺,趕緊大度地說了一段名言:

「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吾有;家眷雖被陷,呂布必不謀害,尚可設計救之。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

劉備說這話的意思,其實並不是突出妻子不重要,主要還是用來安慰自己三弟的。因為這個時候他的家底就兩個弟弟,再殺一個弟弟洩恨有何意義呢?不過,他的話後來卻被一些不仁不義的黑幫分子所引用,變成了玩弄婦女、糟蹋婦女的一個「合理理由」,想來劉皇叔要知道後面這事估計也會很尷尬了。

相關焦點

  • 張飛逃跑時丟下劉備妻兒,劉備所說一句話,成經典流行語
    要說《三國志》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人物是誰?那麼毫無疑問一定是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三兄弟。這三人感情十分要好,甚至比親兄弟還要親上幾分,一起走南闖北建功立業。他們三人之間的義氣情感是後人最為佩服的,可以說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據說曹操非常欣賞關羽的為人,曾多次拉攏但關羽心系自己的兄弟說什麼都不同意。在面對妻女和兄弟時,劉備也毫無猶豫的直接選擇了兄弟,據說張飛逃跑時丟下劉備妻兒,劉備所說的一句話成為了經典的流行語。
  • 張飛為逃命丟了劉備老婆,劉備說了2句話,如今成黑幫名言
    說到三國,有人想到梟雄曹操,有人想到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還有人想到皇室後裔劉備。想到他們,有人是因為他們做的事情,有人是因為他們說的話。曾經張飛為了保命丟下了劉備的老婆,劉備說了兩句話。現如今再看看這兩句話,已經成為了黑幫名言。
  • 劉備留下一句話成經典名言,用來教育世界!
    因此,除了留下傳奇故事,他們經常留下許多著名的智慧名言。在三國時期,劉備死後,他留下了兩個時代的名言。今天,他還在唱歌。其中一本寫在教科書裡,用來教育世界。另一句話是挽救張飛的生命,成為當時香港黑幫的經典名言。眾所周知,劉備早年生活困難。雖然他出身皇室,但他並沒有任何皇室權利。
  • 張飛為逃命丟下劉備老婆,劉備冷冷講出2句話,如今成黑幫名言
    傳說想刺殺他的刺客聽說劉備的仁義後放棄自殺;新野城被攻破後老百姓寧願拖家帶口跟劉備南下荊州,用肉盾為劉備擋住追兵。所以後來很多人都以劉備為目標,甚至效仿他們進行結義,傳承這份感情、人設。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現代黑幫有一句名言卻是從劉備口中傳來的。或許劉備說這句話的本意不是黑幫理解的那樣,但實際上黑幫卻按照內容行事。
  • 劉備死後留下兩句千古名言,一句黑幫常掛在嘴邊說,一句教育後人
    當權者能說會道的重要性,無異於一隻警犬的嗅覺。從三國上看,曹操、孫權和劉備都會說話,隨隨便就是至理名言,流傳千古。很多人大概想不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一名言,乃是出自野心勃勃的諸葛亮之口吧。在《三國演義》中,劉備也留下許多經典名言,至今仍流傳深遠,傳頌不止。
  • 劉備有兩句霸氣人生格言,一句被教育界奉為經典,一句成黑幫名言
    的確曹操在歷史上也是個有爭議的人物,正好跟劉備相反,如今很多人反而對曹操的評價非常高。近代歷史上,魯迅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曹操是個有本事的人,而且是個英雄。而歷史上三國歸晉後,就有很史料說曹操是奸雄,三國演義更是把曹操當做了國賊來寫。宋朝說書的,每次說三國戲的時候,說到曹操打仗贏了,都是一副咬牙切齒的表情。
  • 劉備最該感謝的貴人,隨口一句話,就讓劉備當上了皇帝
    說到三國時代,劉備總是一個很難被遺忘的英雄人物。無論是人品還是韜略,都讓人敬佩萬分。劉備也算是草根起家,早年更是賣過草鞋和草蓆,最後成為三國鼎立的雄主之一,假若他的運氣再好一點點,說不定能夠逆轉乾坤,一統中原。其實,細細說來,劉備能夠有此成就,還是因為遇到了貴人。
  • 劉備得知張飛死訊,輕聲說了4字,此時諸葛亮徹底看清劉備真面目
    都說朝夕相處的戰友才是彼此間最了解對方的人,劉備最親近的人就是諸葛亮,諸葛亮通過劉備在張飛死後的態度終於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知道了事情發生在公元221年,這一年是荊州被東吳奪走後的第一年,也是關羽離世一周年。
  • 劉備兩句千古名言:一句黑社會混混常說,另一句卻成了警世良言!
    在三國爭霸時期,劉備作為一方霸主,也是非常有個人魅力的,身邊無數有才能的人追隨他一起打江山。那時他說過兩句話特別的有名,一句成了講義氣的代表句,很多黑社會的混混常掛在嘴邊,另一句則被寫入了教科書裡,成為了警示後人的經典語錄。。。
  • 劉備與關羽張飛感情如何?劉備心懷責備,一個證據就能表明
    這些都是三國演義中經典的描寫,無論是男女老少,人們都能夠說出個所以然來。劉備建立蜀漢的時間是三國中最晚的,不過劉備顛沛流離了半輩子,能夠建立蜀漢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劉備能夠建立蜀漢,與眾多追隨他的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論是魏蜀吳三國中的哪一個,這些人手中都有大量的謀士和武將,劉備也不例外。
  • 張飛死後,劉備輕聲說了4字,此時諸葛亮徹底看清劉備真面目
    導語:相信大家對三國時候劉備關羽張飛的兄弟應該不陌生,三人白手起家,克服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後最終成立蜀漢,成為當時三分天下的霸主之一,在佩服他們的同時也非常欽佩他們的兄弟情誼。關張飛因為喝酒誤事丟失了徐州城,當時的徐州城也是劉備的根基。
  • 三國中,劉備得知張飛死後卻只說了四字,原因只在張飛咎由自取?
    「基友一生一起走,誰先脫單誰是狗」是現在比較流行的網絡語,展示了我們現在都十分注重兄弟情義,說到義氣,大家不難想到桃園三結義的好兄弟,關羽、張飛和劉備是歷史上著名的好哥們,後來張飛不幸被殺,劉備說的話卻讓人質疑他們之間的友情。
  • 劉備還是沒有選擇張飛,選擇了魏延,劉備的識人之明是毋庸置疑的
    經常看不起這個人,瞧不起那個人,就連黃忠這樣的大將他都有點瞧不起,經常說什麼不想與老兵為伍,說白了就是嫌黃忠年紀大了,自己怎麼能與一個老頭並列五虎將呢?可是諸葛亮看出了關羽那點心思,於是寫了一封極度讚美他的信,把關羽高興壞了,這才作罷。 可是如此高傲的關羽卻對魏延從未表現出任何不滿,在劉備安排魏延鎮守漢中的時候,關羽那可是一聲不吭,沒有任何反對意見。
  • 劉備說過兩句千古名言,一句上了課本,另一句卻成黑幫名言
    其實劉備這個人看似普通,但他卻有自己的一番本事,比如他特別能夠識人善用,在這一點上連諸葛亮都佩服不已。為了收攏下面的弟兄,他也經常會給他們講話,其中有兩句話最為經典。堪稱千古名言,一句上了課本,另一句卻成江湖黑話。
  • 張飛捨棄嫂子自己逃命,劉備沒怪罪他,說了兩句話如今成常用語言
    劉備這個人在三國上爭議很大,有些人認為他是偽君子,因為他一生都在復興漢室,可是最後復著復著倒把自己復成皇帝了;當然也有人認為他是真的仁義,江陵逃難之時有很多百姓其實是真心跟著劉備的,這就說明平時他為人還可以,同時面對黃權投靠曹魏的舉動並未株連他的家人,反而對其子盡心有待,最終才有了之後黃崇戰死綿竹。
  • 劉備、關羽、張飛是如何相遇的,又為何要桃園三結義
    涿郡當然也貼出了這樣的告示,就是張貼在涿郡的告示引起了一個人的注視,我們此次的第一位主人公出場了,他就是今後的一代梟雄劉備。話說劉備,字玄德,形貌奇異,兩隻耳朵長長垂到了肩膀上,兩隻手臂也長長垂到了膝蓋下面,但凡不同尋常的人歷史上也總是描述成相貌與旁人不同的樣子,這很正常,為了說明這是個不同尋常的人。
  • 劉備說的漢室後裔,關羽,張飛是真的嗎?
    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嗎?無法驗證歷史記錄。但你能相信他敢說,關羽張飛?一百個不信在我心裡,我還是想在嘴裡喊「為幫扶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匡扶漢室而戰!」。原因值得商榷。正文:草鞋小販劉備,怎麼突然去了揭竿而起匡扶漢房間?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天下一片狼藉。
  • 劉關張發生分歧時,劉備總是數落張飛,張飛為何不生氣?還笑呵呵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張飛性格憨厚,每次有事了,劉備總是:你這廝你這廝的數落張飛,但是張飛非但不生氣,還樂呵呵的對著劉備笑。今天我們就看看為何張飛不生劉備的氣。首先劉備數落張飛,其實是大哥對弟弟的諄諄教誨,他們之間的這種數落親情的味道更多一點,張飛豈聽不出好歹?就像在家裡父親說孩子幾句,孩子怎麼可能就離家出走呢?而且張飛的氣度也是非常大的,根本不是小肚雞腸之人。
  • 創業者劉備
    其實,創業這個詞兒一點都不新鮮,因為所有讀過中學的中國人都會說那句話: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這是諸葛亮出師伐魏前給後主劉禪寫的《出師表》的第一句話,語文老師都逼著我們背誦過。劉備創業的啟動資金是張飛家的,桃園三結義大家都知道。東漢靈帝末年,劉備率徒屬參加鎮壓黃巾起義軍,因功累遷至高唐令。不久,為起義軍所敗,投奔少時好友、中郎將公孫瓚。公孫瓚是劉備的同學,比他學習好,家裡條件也好。這是劉備的第一個老闆。
  • 劉備張飛都很厭惡呂布,為何關羽和他關係良好?其中原因不簡單
    在呂布投靠徐州的劉備時,劉備還管呂布叫哥,而關羽喊他呂將軍,唯獨張飛老是看呂布不順眼。 當時張飛就給呂布起了「三姓家奴」的外號,這4個字可以說快把呂布給整得半死。因為張三爺的這4個字罵人不帶髒,卻就把呂布給挖苦透了。